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2011年冬小麦抗旱促春管技术方案

时间 : 03-02 投稿人 : 欧力园艺 点击 : 1352 次

编者按:

2011年冬小麦抗旱促春管技术方案 | 植物科普

去年10月份以来,我国冬小麦主产区基本无有效降水,旱情出现早、发生面积大。当前旱情仍在持续发展,给春季麦田管理构成严重威胁。为科学指导各地加强春季田间管理,农业部组织专家制定《2011年冬小麦抗旱促春管技术方案》,要求各地实行分类指导,科学运筹肥水,因时、因地、因苗、因墒落实好抗旱促春管技术措施,促进冬小麦正常生长发育,努力夺取夏粮丰收。

2011年冬小麦抗旱促春管技术方案

 农业部小麦专家指导组

 (2011年2月9日)

去年秋播期间,小麦主产区土壤墒情好,小麦播期集中,播种质量高,出苗整齐,越冬前苗情总体较好。但去年10月份以来,华北、黄淮等冬小麦主产区基本无有效降水,旱情出现早、发生面积大。持续发展的旱情,对小麦正常生产发育构成严重威胁。目前,立春已过,雨水将至,西南麦区已进入拔节期,江淮以南麦区开始起身,黄淮和华北麦区也将由南到北陆续返青,小麦生产进入了春季管理的关键时期。为此,农业部小麦专家指导组提出,今年春季麦田管理要按照“抗旱保墒,浇水保苗,镇压划锄,促根壮蘖”的技术路线,实行分类指导,科学运筹肥水,因时、因地、因苗、因墒落实好田间管理措施,尤其是受旱严重的地区要早浇返青水、早施返青肥,促进冬小麦正常生长发育,搭好丰收架子。

一、华北、黄淮麦区春季管理技术

华北、黄淮麦区包括河北、山东、河南、江苏北部、安徽北部,山西中部和南部、陕西北部和关中平原等地。针对本区域春季气候干旱持续发展,气温回升快、起伏大、灾害多和春季小麦生根增蘖、分蘖成穗、小花分化的发育特点,春季小麦管理要早抓早管、科学抗旱、分类指导,采取合理运筹水肥、旱地镇压提墒保墒等措施,实现返青期促根系增分蘖,起身期壮分蘖保穗数,拔节期稳穗数攻粒数,为小麦高产奠定良好基础。

(一)及早搞好旱情较重麦田的浇水保苗

对于没浇越冬水,受旱严重,分蘖节处于干土层中,次生根长不出来或很短,出现点片黄苗或死苗的麦田,要把浇好“保苗水、促苗壮”作为春季田间管理的首要措施抓紧抓好。

一是及早动手,浇好“保苗水”。对于因旱严重影响小麦正常生长的地块,当日均气温稳定在3℃、白天浇水后能较快渗下时,要抓紧浇水保苗,时间越早越好。浇水时应注意,要做到小水灌溉,当日下渗,地表无存水。避免大水漫灌,地表积水,出现夜间地面结冰现象。

二是施用适量氮素化肥。对于因旱受冻黄苗、死苗或脱肥麦田,要结合浇水每亩施用10公斤左右尿素。并适量增施磷酸二铵,促进次生根喷出,增加春季分蘖,提高分蘖成穗率。

三是节水灌溉,浇后锄地保墒,提高水分利用率。要注意先浇受旱受冻严重的麦田,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每亩灌水30至40立方。浇水后地表墒情适宜时要及时划锄,破除板结,疏松土壤,保墒增温,促进根系和分蘖生长。

(二)旱地麦田早春镇压提墒

对于没有水浇条件的旱地麦田,春季管理要将镇压提墒作为春季麦田管理的重点措施。麦田镇压后,土壤中毛细管形成,深层的土壤水分沿毛细管上升至上层土壤,有利于滋润根系生长,提高小麦抗旱能力。同时,趁早春土壤返浆或下小雨后,用化肥耧施入氮肥,对增加亩穗数和穗粒数、提高粒重、增加产量有突出效果。一般亩追施尿素10公斤左右。对底肥没施磷肥的要配施磷酸二铵。

(三)突出搞好水浇麦田的分类管理

目前华北和黄淮麦区水浇麦田墒情、苗情、土壤供肥能力差异较大,春季肥水管理一定要因地因苗制宜,分类指导。对于冬前浇过越冬水的水浇麦田,春季管理可按照先管三类麦田,再管二类麦田,最后管一类麦田的顺序管理。

一是各类麦田返青期都要镇压划锄。镇压可压碎坷垃,沉实土壤,弥封裂缝,减少水分蒸发和避免根系受旱;对旺长麦田,镇压可抑制地上部生长,控旺转壮。镇压要结合划锄进行,先压后锄。划锄能保墒、提温、消灭杂草,锄地时要锄细、锄匀、不压麦苗。

二是以促为主,搞好三类麦田的肥水管理。三类麦田返青始期每亩总茎数小于45万,多属于晚播弱苗。春季肥水管理应以促为主。春季追肥应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在返青期5厘米地温稳定在5℃时开始追肥浇水,每亩施用5-7公斤尿素和适量的磷酸二铵,促进春季分蘖,巩固冬前分蘖,以增加亩穗数。第二次在拔节中期施肥浇水,提高穗粒数。

三是促控结合,搞好二类麦田的肥水管理。二类麦田返青始期每亩总茎数45-60万。春季肥水管理的重点是巩固冬前分蘖,适当促进春季分蘖发生,提高分蘖的成穗率。地力水平一般,亩茎数45-50万的二类麦田,在小麦起身初期追肥浇水,结合浇水亩追施尿素10-15公斤;地力水平较高,亩茎数50-60万的二类麦田,在小麦起身中期追肥浇水。

四是控促结合,搞好一类麦田的肥水管理。一类麦田返青始期每亩总茎数60-80万,属于壮苗麦田,应控促结合,提高分蘖成穗率,促穗大粒多。在起身期喷施壮丰安等调节剂,缩短基部节间,控制植株旺长,促进根系下扎,防止生育后期倒伏。在小麦拔节期追肥浇水,亩追施尿素12-15公斤。

五是以控为主,搞好旺苗麦田的肥水管理。旺苗麦田一般年前亩茎数达80万以上,植株较高,叶片较长,主茎和低位分蘖的穗分化进程提前,早春易发生冻害。拔节期以后,易造成田间郁蔽,光照不良和倒伏。春季肥水管理应以控为主。在起身期喷施调节剂,防止生育后期倒伏。对无脱肥现象的旺苗麦田,应早春镇压蹲苗,避免过多春季分蘖发生。在拔节期前后施肥浇水,每亩施尿素10-15公斤。

(四)及时做好化学除草,综合防治病虫害

春季是各种病虫草害多发的季节。各地一定要搞好测报工作,及早备好药剂、药械,实行综合防治。由于冬前旱情较重,杂草发生程度轻,冬前化学除草面积相对较小,应强化返青后的化学除草工作。使用除草剂时,要严格按照使用浓度和技术操作规程,以免发生药害。各地农业技术人员要指导农民选用正确的药剂、喷药浓度和喷药时间。

春季病虫害的防治要大力推广分期治理、混合施药兼治多种病虫技术。返青至拔节期是纹枯病、全蚀病、根腐病等根病和丛矮病、黄矮病等病毒病的侵染扩展高峰期,也是麦蜘蛛、地下害虫和草害的危害盛期,是小麦综合防治关键环节之一。各地植保部门要做好病虫的预测预报工作,指导农民及时防治。

(五)密切关注天气变化,预防早春冻害

早春冻害(倒春寒)是华北和黄淮麦区早春常发灾害。防止早春冻害最有效措施是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在降温之前灌水。由于水的热容量比空气和土壤热容量大,早春寒流到来之前浇水能使近地层空气中水汽增多,在发生凝结时,放出潜热,以减小地面温度的变幅。因此,有浇灌条件的地区,在寒潮来前浇水,可以调节近地层小气候,对防御早春冻害有很好的效果。

小麦是具有分蘖特性的作物,遭受早春冻害的麦田不会冻死全部分蘖,另外还有小麦蘖芽可以长成分蘖成穗。只要加强管理,仍可获得好收成。因此,若早春一旦发生冻害,就要及时进行补救。主要补救措施:一是抓紧时间,追施肥料。对遭受冻害的麦田,根据受害程度,抓紧时间追施速效氮肥,促苗早发,提高小分蘖的成穗率。一般每亩追施尿素10公斤左右;二是中耕保墒,提高地温。及时中耕,蓄水提温,促进根系发育,能有效增加分蘖数,弥补主茎损失。

二、长江中下游麦区春季管理技术

长江中下游麦区包括江苏、安徽、河南、湖北等地沿长江区域的麦田。立春以后,长江中下游麦区小麦开始返青,此期一、二类苗的主茎叶片为4-6叶,但是今年也有相当大比例的晚播稻茬小麦,主茎叶片只有2-3叶,必须抓住早春小麦返青期,因苗制宜进行分类管理,促进弱苗转化升级。

(一)及早因苗施好壮蘖肥,促进弱苗转壮

对于基肥施用量不足、又未及时施用苗肥,群体过小并已经脱肥发黄的麦田,返青后及早亩施10-15公斤三元高效复合肥,促进弱苗转壮、春季早发,提高分蘖成穗率。对秸秆还田量大的麦田,如麦苗发黄严重,应尽快施用速效复合肥,并增加尿素促僵苗转化。对于目前只有一个叶片的晚播独秆小麦,只要基本苗足(每亩25万左右),应控制苗肥施氮量,重施拔节肥即可。对于晚播苗弱、基本苗偏少的麦田,要尽快施用速效复合肥或氮肥促进苗情转化。

长江中下游麦区的旱地麦田和稻茬麦田中,墒情差的地块,应在返青期追肥浇水,抗旱促苗壮。

(二)重点施好拔节肥,促进壮秆大穗

大面积生产中,春季管理的重点是施好拔节肥,对群体茎蘖数适宜的一、二类苗麦田,在叶色正常褪淡,植株基部第一节间接近定长时追施拔节肥,有利于培育壮秆大穗,一般每亩可施用尿素和三元复合肥各7-10公斤。对群体过大,叶色未正常褪淡的麦田,拔节肥应适当推迟施用,要做到叶色不褪不施肥,以防止倒伏。对群体过小、穗数不足的三类苗和脱肥落黄严重麦田,可适当提早施用拔节肥。

(三)清沟理墒,防御渍害

拔节至孕穗期,小麦需水量虽然增加,但此期长江中下游麦区降水量开始增多,防御渍害尤为重要。在小麦拔节以前,对未开好排水沟的麦田,要抓住晴天及时开好麦田三沟,并要求开沟泥土均匀散开,不损伤麦苗。已开好沟的麦田,由于秋冬干旱,沟系坍塌严重,要及时疏通,保证排水畅通,做到雨止田干、沟无积水。麦田外三沟亦应畅通,以有效降低春季小麦次生根发生期的土壤含水量,促进春季次生根发生,为后期增粒、增重创造条件。对发生渍害的黄僵苗,拔节肥应提前追施,并适当增加三元复合肥施用量,以促进苗情转化。

(四)冻害防御及补救

早春气候多变,低温寒潮、春霜冻害时有发生,特别是3月中、下旬到4月上、中旬。北方常有寒潮南下,此时如气温下降到0℃以下,持续6-7小时,已经拔节的麦苗就会遭受冻害。植株幼穗发育到雌雄蕊分化期至孕穗期的麦田,最易受冻,发生越迟冻害越重,对产量影响越大。在小麦春季冻害发生后,一是要在低温发生2-3天后调查幼穗受冻程度;二是对茎蘖受冻死亡率超过10%以上的麦田要及时追施恢复肥,以争取受冻轻的分蘖和后发生的高位分蘖成穗,减少产量损失。一般茎蘖受冻死亡率在10%-30%的麦田,可每亩追施尿素4-5公斤,茎蘖受冻死亡率超30%的麦田每增10个百分点,每亩需增施尿素2-3公斤,但上限值不宜超过每亩15公斤。

(五)化学除草

去年秋季该区化学除草的面积较小,春季化除尤为重要,各地要根据杂草种类及时进行化学除草、控制杂草危害。

(六)防倒、防病、治虫

对群体过大、有倒伏风险麦田,应适时镇压控旺或化控防倒。要加强白粉病、赤霉病、纹枯病和锈病等病虫害的测报和防治。

三、西北麦区春季管理技术

西北麦区包括山西北部、甘肃、新疆等地,旱地小麦面积较大,春季管理的主要技术如下。

(一)镇压划锄,顶凌耙耱

顶凌耙耱、镇压、划锄是西北麦区早春的首要管理措施,耙耱或镇压可压碎土块,弥封裂缝,沉实土壤,提墒保墒,促进根系发育,提高小麦抗旱能力,促进次生根和分蘖生长发育。

(二)早春趁墒追肥

趁早春土壤返浆或下小雨后,用化肥耧或开沟施入氮肥,每亩地追尿素5-6公斤,对增加亩穗数和穗粒数、提高粒重、增加产量有突出的效果。对底肥没施磷肥的要在氮肥中配施磷酸二铵。

(三)水浇地麦田管理技术

参考华北、黄淮麦区春季管理技术。

(四)加强病虫草害防治

要做好小麦条锈病、纹枯病、麦蚜等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和防治,注意在返青期化学除草。甘肃省应特别注意加强小麦条锈病的预测预报与防治,继续大力推广“准确监测,带药侦察,发现一点,控制一片”的防治经验,早发现,早防治。

四、西南麦区春季管理技术

西南麦区包括四川、重庆、贵州、云南等地,春季管理的主要技术如下。

(一)平原麦区春季管理技术

西南麦区春季气温回升较快。目前小麦已经拔节,应抓紧追施拔节肥浇拔节水,每亩追施8-10公斤尿素,促进大分蘖生长和提高成穗率。

群体较大的旺长田或植株偏高的品种,要控高防倒。可在拔节初期喷施矮壮素或矮丰等生长调节剂,以降低株高。

(二)丘陵旱地小麦春季管理技术

丘陵麦区以旱地小麦为主,受前作收获期较晚的影响,部分麦田播种偏迟,群体偏小,加上耕层瘠薄,后期易遭受干旱影响。对长势弱、缺肥的地块,当前开沟追施尿素每亩5-8公斤,以促进生长和小花分化。盆地麦区有效磷普遍较缺,在追肥时最好以尿素和磷酸二铵混合施用。

(三)稻茬麦田要防御渍害

平原和丘陵的稻茬麦田存在不同程度的湿害,特别是拔节至抽穗阶段是小麦湿害的敏感时期。若土壤过湿,会导致根系活力下降,吸肥功能减弱,严重田块分蘖大量死亡,成穗率降低。要在春雨来临之前,开好边沟、围沟、排水沟,强化清沟排水,降低地下水位,排除渍水。

(四)加强条锈病、赤霉病、白粉病和蚜虫的防治

当前正是防治条锈病中心病团的关键时期,要趁大面积还没有发病,及时防治出现中心病团(病株)的点和片。2月末至3月中下旬,对发病田块进行喷药防治,控制病害,以防出现大流行。4月份,小麦进入扬花灌浆阶段,应对病情较重的田块进行喷药防治,确保植株和叶片的正常生理功能。小麦抽穗扬花阶段春雨较多,易感染赤霉病,应在扬花期做好防治工作。要重视丘陵旱地小麦的白粉病防治。对于蚜虫,应加强监测并及时发布区域性发生发展动态,加大技术指导和统防统治力度。

相关文章

  • 无公害西葫芦定植后的温度管理
    无公害西葫芦定植后的温度管理

    定植后,缓苗期间由于定植水充足,为了提高温度,一般不通风。晴天中午气温超过30℃时,可开小口实行少量通风。当心叶开始生长时,标志着缓苗期已结束,在其后的温度管理上,白天控制在20℃左右,最高不超过25℃;夜间温度前半夜为13-15℃,后半夜为10-11℃,最低为8℃,以促进根系发育,控制地上部徒长。...

    296 农业种植方法 农作物种植
  • 介绍两个奇特椒类珍品
    介绍两个奇特椒类珍品

    一、南瓜椒 南瓜椒为一年生茄科植物,幼苗茎、叶均为紫色,随着生长逐渐由紫色转为墨绿色,每叶腋处着生一朵花,2朵花的很少,花紫色,花后结紫色果,先紫后红,更奇特的是其果实形状如南瓜,所以称之为南瓜椒。株高盆栽45-60厘米,大田栽培可达1.3米,单果重一般在3-6克,株结果30-50个。南瓜椒可食用,...

    2767 种植常识 种植指南
  • 秋芹菜中后期管理要点
    秋芹菜中后期管理要点

    秋芹菜的中后期(指从9月初到10月中旬)是秋芹菜生长最快的时期,以后生长速度放慢,到霜降前后即停止生长。秋芹菜在9月初到10月中旬这段时间,叶面积迅速扩大,叶柄迅速伸长,营养物质大量积累。这时在管理上要保证供给充足的肥、水,促进植株生长。蹲苗结束后,每亩地追施尿素22公斤;10天后再施一次硝酸铵,每...

    2939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农作物种植知识
  • 赤霉素处理可提高大花蕙兰坐蕾率
    赤霉素处理可提高大花蕙兰坐蕾率

    大花蕙兰花穗伸长期如遇持续高温天气极易造成花蕾变黄,导致掉蕾,严重时整枝花穗转黄枯萎。如何有效提高花穗坐蕾率,是大花蕙兰商品化生产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通过多年的生产实践,我们发现用赤霉素(GA3)溶液喷洒大花蕙兰花穗能减少黄蕾,提高坐蕾率。方法是用浓度为200毫克/公斤赤霉素(GA3)水溶液直接喷洒...

    1854 种植科普 农作物种植
  • 红葡萄品种--维欧尼
    红葡萄品种--维欧尼

    Viognier(维欧尼):长势旺盛的品种,从9月初就开始成熟。难于种植,对于多种病害都很敏感,需要种植在贫瘠干燥多石的土壤里。酒精度高,酸度低,和谐,圆润,带有强烈花香(紫罗兰、金合欢)而且能发展出蜂蜜、麝香、桃和干杏的香气。这个品种以前只有北隆河的Chateau Grillet, Condrie...

    875 种植技术大全 农作物种植管理
  • 百合高产要三改
    百合高产要三改

    一、改用劣质种茎为优质种茎选用龙牙百合等优良品种做种。百合需从异地购种,这是百合复壮的一个重要措施。选用带毒少或无毒种茎是百合高产栽培的关键。同时要注意选用粗壮肥大的种茎。采用鳞片繁殖的种球或直接用母球中的子球做种。二、改播种过早为适时播种播种过早易遇干旱,往往引起烂种,且8月上旬气温高,不利于百合...

    2591 农业种植教程 种植方法
  • 一叶兰的栽培种植-花木栽培技术
    一叶兰的栽培种植-花木栽培技术

    一叶兰又名蜘蛛抱蛋,亦属百合科。主要栽培变种有:斑叶一叶兰,叶面有白色斑块;金线一叶兰,叶面有白色或黄色线条。一叶兰形态及习性:一叶兰为多年生常绿草本,根状茎粗状匍匐。叶基生、质硬,基部狭窄成沟状,长叶柄,叶长可达70厘米。花单生,开短梗上,紧附地面,花径约2.5厘米,褐紫色,花期4月-5月。一叶兰...

    2961 种植科普 种植指南
  • 生姜、香芋高产栽培技术
    生姜、香芋高产栽培技术

    生姜、香芋是我市传统的特色农产品。近年来,随着农作物种植结构的调整以及市场价格的拉动,我市生姜、香芋的种植面积也不断扩大,已经成为了我市主要的特色农产品之一。目前,我市生姜、香芋已播种完毕,正处于生长前期。为了提高生姜和香芋的产量和品质,充分发挥特色农产品的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现就生姜、香芋的高...

    2115 农业种植禁忌 种植方法
  • 提子栽培要点
    提子栽培要点

    提子又称“美国葡萄”、“美国提子”,是葡萄的一类品种,市场销售价格比其它优良葡萄品种高1~3倍。要使提子优质丰产,必须选择具有适宜环境条件的地方种植。 气温红提子原产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年平均气温18℃以上。我国大部分地方的气温是适应提子生长的。 土壤根据有关资料,山坡和平地都可栽种。以通气性、排水性...

    2384 种植知识 农业种植禁忌
  • “园林新秀”——金叶含笑
    “园林新秀”——金叶含笑

    金叶含笑为木兰科含笑属常绿大乔木。其树形端庄秀美,叶色奇特,花大芳香,果鲜红欲滴,具有鲜明的园艺特性,是目前流行的也是值得大力推广的园林绿化树种,因而享有“园林新秀”的美称。一、形态特征和生态特性金叶含笑树干通直圆满、高大挺拔,树皮灰白色,平滑,为常绿大乔木,高25米,胸径60~80厘米。叶芽长卵形...

    1442 种植技术大全 农作物种植管理
  • 七月冬枣树管理技术
    七月冬枣树管理技术

    ①施肥。对于株产鲜枣15千克左右的成年枣树,按照株施尿素1.1千克、五氧化二磷0.25千克、硫酸钾1.8千克标准施肥;对于正在发育的幼树,应按年株施纯氮25克、五氧化二磷20克的比例施肥。②夏剪。对花期未采取夏剪的生长过旺或结果少的枣树,这一时期应赶紧进行夏剪。③病虫害防治。继续加强对斑点病...

    2242 农作物种植技术 种植技术大全
  • 花卉水培与水养的区别
    花卉水培与水养的区别

    近年来,一些水养和水培花卉因清新环保、格调高雅、易于养护、便于组合而受到人们的青睐。表面看来,水养和水培花卉的栽培形式相同,都是液体养护,可二者并非一回事,它们有着显著的区别。水养:用于水养的花卉一般都具有膨大的鳞茎,里面贮存着丰富的营养,其生长开花主要依靠自身贮存的养分。栽培时只需将根系浸泡在清水...

    1761 农业种植禁忌 种植方法
  • 白葡萄品种--威代尔
    白葡萄品种--威代尔

    威代尔(Vidal)属于白色葡萄品种类,是白玉霓(Ugni blanc)和Seyval Blanc的杂交后代,在法国称为Vidal Blanc或Vidal 256,在加拿大与美国东部有大量种植,是一耐寒品种是加拿大酿造典型冰葡萄酒的主要原料品种之一。成熟缓慢但稳定,皮厚,较易繁殖和果汁丰富,很适合贵...

    1408 农业种植方法 农作物种植
  • 荔枝优质种苗繁殖管理技术
    荔枝优质种苗繁殖管理技术

    一、实生苗嫁接繁殖苗圃地选择:选择田块标准长方形,阳光充足,地形开阔,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水利沟渠、田间道路配套完善,适宜苗圃地建设的作业需要。苗圃地培肥:苗床土壤粘结性要适合砧木生长及起苗固土需要,对较为肥沃,粘性不强的土壤,并不适宜起苗器带泥团起苗等作业,所以需对苗床地进行不同土质的搭配,苗床地...

    1538 农业种植教程 种植指南
  • 【常绿乔木】-女贞简介
    【常绿乔木】-女贞简介

    植物名称[女贞] 所属分类:[木犀科 ]别名桢木、蜡树、将军树产地与习性原产中国,分布在长江流域及南方各省,华北、西北地区也有栽培。为常绿乔木。喜阳光,但亦耐半阴。喜肥沃的微酸性土壤,中性,微碱性土壤亦能适应,瘠薄干旱则生长慢。花期6月。形态特征株高10m,树皮灰色,光滑。叶对生,革质,卵形或卵状椭...

    473 农业种植教程 种植方法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