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甘蔗间作玉米技术

时间 : 12-26 投稿人 : 大学生园艺 点击 :

甘蔗间作玉米是指以栽培甘蔗生产为主,在甘蔗行间种植玉米的栽培方式。甘蔗间作玉米,能有效增加复种指数,增加粮食产量和经济收入,提高土地利用率及湿光利用率;玉米叶秆还田又可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理化性状;甘蔗、玉米共生时间长,提早荫蔽行间可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及杂草危害。在进行甘蔗间作玉米时,应注意以下栽培技术要点:

甘蔗间作玉米技术 | 植物科普

一、因地制宜,选择蔗田。蔗田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间作物能否高产、稳产,玉米叶面积系数大,水分需求多。因此宜选择有一定灌溉条件的蔗田,同时要求土壤肥沃,氮、磷、钾含量高,有机质含量高,PH值适中。

二、选用良种,适时早播。玉米品种宜选择早熟、矮秆、株叶紧凑,抗倒伏,适应性广,产量高、品质优的杂交种或本地早熟糯玉米。甘蔗品种宜选用新台糖系列及69/421等良种。甘蔗亩下6000芽以上,最终有效茎5500条以上,亩产量5~7吨。甘蔗下种后及时播种,玉米出苗要求的日平均温度在10℃~12℃以上。我县2月份以后气温稳步回升,播期应在3月中旬完成。在适宜条件下,玉米越早播,产量越高,且成熟提早,对甘蔗影响越小,较易获得甘蔗、玉米产量双丰收。生产实践证明,全膜覆盖能有效提高地温,保水保肥、宜选用4米宽地膜全田覆盖,拉紧压实,促进甘蔗及玉米早生快发。宿根蔗间作玉米应在甘蔗收获后及时清洁蔗园,松蔸,施足基肥,盖膜后播种,后期管理与新植蔗相同。

三、隔二间一,合理密植。合理的种植密度能促进个体与群体协调生长,并且能兼顾主次作物互利互补。甘蔗间作玉米,行行间作,虽然玉米单产高,但明显影响甘蔗产量,总体效益不好。甘蔗地隔二行间作玉米,不影响甘蔗玉米生长、中耕施肥与培土,对甘蔗产量影响不明显,整体效益比净种甘蔗高。甘蔗行距90厘米,采用隔二间一方式,塘距50~60厘米,每塘2株,保证玉米每亩1200~1500株。

四、施足基肥,及时追肥。下种前重施底肥,亩施细碎有机肥1500~2000千克,加尿素20千克,普钙60千克,硫酸钾20千克作种肥。玉米在4~5叶可追施速效氮肥作提苗肥,拔节开始时,茎叶生长迅速,需肥量剧增。结合中耕锄草,亩用尿素20千克,普钙40千克,碳酸钾10千克作拔节肥,增强抗倒、抗旱能力。

五、及时收获,拔秆翻压。玉米成熟及时摘苞,拔秆,结合甘蔗追肥,把玉米秆翻压在田间,并进行大培土,提高蔗田有机质含量,培肥地力,保持土壤疏松,增加保水抗旱能力,对增强甘蔗生长后劲,提高单产有良好的作用。

相关文章

  • 抗热春豇豆Ⅲ介绍
    抗热春豇豆Ⅲ介绍

    春豇豆(Ⅲ)是湖南省株洲市小神农种苗经营部引进的极耐热、抗病毒病、抗虫性较好的优良品种,春、夏、秋三季均可露地栽培。经全国几百个点,连续3年试验证明,此品种适合各地栽培。该品种全生育期―般80~100天,植株蔓生,生长势较强,蔓长3m。叶片较小,浓绿色,以主蔓结荚为主,第一花序着生在主蔓第2~4节上...

    1335 种植技术大全 农作物种植
  • 白育1号白菜
    白育1号白菜

    该品种叶色绿稍深,白帮,球叶合抱,叶球呈炮弹形。株高48厘米,株幅76厘米,球高38厘米,球粗30厘米。单株重6~8公斤,外叶10~11特征特性该品种叶色绿稍深,白帮,球叶合抱,叶球呈炮弹形。株高48厘米,株幅76厘米,球高38厘米,球粗30厘米。单株重6~8公斤,外叶10~11片左右,球叶约80片...

    842 种植技术 种植科普
  • 火龙果的灌溉与排水技术(下)
    火龙果的灌溉与排水技术(下)

    (2)灌水方法及灌水量①漫灌在水源丰富、地势平坦的地区,常实行全园灌水。但本方法对土壤结构有一定的破坏,费工费时,又不经济,现已逐步减少采用。②畦灌以植株为单位修好树盘,或顺树行做成长畦,灌水时引水入树盘或畦。这种方法节约用水,好管理,广为采用。但同样会对树畦土壤结构产生破坏,造成吸收根死亡。③穴灌...

    2547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种植知识
  • 西洋杜鹃催花法
    西洋杜鹃催花法

    西洋杜鹃,是指从德国、汉堡、比利时等地引进原种,经我国丹东、无锡等地杂交培育出来的杜鹃新品种,是杜鹃家族中花色最丰富、花形最美丽的一个新成员。西鹃的自然花期,多在4月的中下旬,温室栽培可提前到12月,家庭莳养经采取催花措施,使开花时间介于两者之间。简便易行的催花措施,是套袋增温法,能使西鹃在春节期间...

    1262 种植技术大全 种植指南
  • 富贵竹的养殖方法
    富贵竹的养殖方法

    摘要【富贵竹的养殖方法:富贵竹用扦插繁殖,可用腐叶土、园土和河沙等量混合种植,也可用椰糠和腐叶土另加少量基肥作为培养土,保持盆土湿润,经常向叶面喷水以保持较高的环境湿度】 富贵竹又称仙达龙血树,为百合科龙血树属观叶植物。 富贵竹为常绿小乔木,地下无根茎,根为黄褐色(此可区别于朱蕉类)。茎细长直...

    2381 农业种植方法 种植指南
  • 核桃树要如何嫁接?嫁接方法有哪些?
    核桃树要如何嫁接?嫁接方法有哪些?

    核桃树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而且在很多农村地区的庭院内都能看到核桃树的身影。而种植过核桃树的朋友都知道,核桃树的结果时间比较晚,一般没有经过嫁接的实生核桃树的结果时间要等上6年以上。可见核桃要想结果快,嫁接才是最为关键的因素。那么核桃树要如何嫁接呢?嫁接的方法有哪些?一起来学习下吧。通常,核桃树...

    1513 植物常见病防治
  • 梨木虱危害及防治
    梨木虱危害及防治

    梨木虱以成、若虫刺吸芽、叶、嫩枝梢汁液进行直接为害,分泌黏液,招致烟霉菌,使叶片造成间接为害、出现褐斑而造成早期落叶,同时污染果实,影响品质。 发生规律 以冬型成虫在落叶、杂草、土石缝隙及树皮缝内越冬,在早春2~3月份出蛰,3月中旬为出其不意出蛰盛期在梨树发芽前即开始产卵十枝叶痕处,发芽展叶期将卯产...

    1423 植物病害与病因
  • 寒地水飞蓟种植技术
    寒地水飞蓟种植技术

    选主蕾顶桃、籽粒饱满、发芽率高、无病虫害、含量高的种子,多为灰色或白灰色,黑籽含量低,不可再留做种子。选 地1、应选择地势平、排水良好、中等肥力地块。2、对于前茬作物喷施过量药物的地块(豆黄隆等)谨慎种植。播 种亩保苗:平均亩保苗为1.2~1.4万株左右,按亩播量0.8~1.6公斤备种。播期:黑...

    622 农业种植禁忌 农作物种植
  • 四季秋海棠栽培技术
    四季秋海棠栽培技术

    四季秋海棠又名蚬肉秋海棠、玻璃翠、四季海棠、瓜子海棠等,为秋海棠科秋海棠属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原产南美巴西,是目前栽培最普通的一种秋海棠。由于其具有适应性广、花期长、观赏性佳与其他花卉配植效果好等优点,故日益成为重要的花坛、盆栽植物,具有相当大的市场潜力。生态习性喜温暖,不耐寒,生长适温10―30C...

    2579 农业种植方法 农作物种植
  • 华南地区超甜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华南地区超甜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超甜玉米作为一种新型果蔬型作物,其丰富的营养、独特的风味及多样化的加工产品深受人们的喜爱。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尤其在广东、广西、江西、福建及临近地区发展迅速,现将其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一、严格隔离,防止串粉   超甜玉米与非甜质玉米及其它类型甜玉米(普通甜玉米、半加强型甜玉...

    1899 农业种植禁忌 种植方法
  • 新技术催生西瓜新品种
    新技术催生西瓜新品种

    将一个西瓜的花蕾送进实验室,两个月后就能培育出一棵具有高产、优质、高抗等优点的西瓜苗,成为一个新品种。这并不是梦。如今,市农科所西瓜专业所与河大合作,将生物技术与西瓜常规育种技术结合起来,以加快育种速度。目前,这项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农作物育种是非常繁琐和辛苦的科研活动。培育出一个农作...

    1160 种植常识 种植方法
  • 高粱新品种──凌杂1号
    高粱新品种──凌杂1号

    凌杂1号是凌海市种子公司以不育系910A为母本,恢复系LR9198为父本组配而成的高粱杂交种。  该品种幼苗长势强壮,叶鞘绿色,叶浓绿,株高220厘米,穗长31厘米,长纺锤形,千粒重37-40克,籽粒整齐,黑壳、白粒,着壳率低,出米率84.2%。籽粒含角质67%,单宁0.04%,蛋白质9.08%,淀...

    2025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农作物种植
  • 葡萄萌发期如何管理
    葡萄萌发期如何管理

    1.补施基肥 对上年秋季未施基肥的葡萄园,可在3月上中旬(南方)至4月中下旬(北方)补施。北方多采取沟施,可结合出土清防寒沟将基肥施入。南方篱架园采用条状沟施肥法。即距主蔓基部80厘米,挖深、宽各50厘米的条沟。基肥以农家肥为主,适当配合速效性氮、磷、钾肥。施肥量可根据品种、树龄、负载量而定。一般每...

    1713 农作物种植技术 种植常识
  • 如何种植出高品质萝卜
    如何种植出高品质萝卜

    优质萝卜是这样种出来的这些日子,泸州市江阳区茜草街道建国村的张义明天天笑逐颜开。他去冬种植了1亩多地的来自韩国的优质长白萝卜品种。仅仅两个月的时间,现在他每天都要卖上几百斤,有时上千斤。他粗略计算了一下,他这1亩多地的萝卜可以采收5000公斤,可以实现销售收入12000多元,单个重平均都在2公斤左右...

    509 种植常识 农作物种植知识
  • 小豆高产栽培方法
    小豆高产栽培方法

    小豆种类多,常见有赤小豆、红小豆、竹小豆、眉豆及杂豆等。它们含有相当丰富的营养成分,其中有的还兼具药用价值(如赤小豆等),是城乡人民素来喜爱的优质副食品。适当发展小豆生产,不仅可以增收,还能获得用地养地的生态效益。以往各地大都采用零星分散种植,管理粗放,加上品种混杂,产量普遍较低。因此,必须采取相应...

    2980 种植常识 农作物种植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