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河南小麦增收技术指导

时间 : 01-14 投稿人 : 林希 点击 :

河南省小麦连续5年增产,今后若想实现小麦持续增产,必须在稳定面积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生态区域,推广不同的配套技术。

河南小麦增收技术指导 | 植物科普

河南小麦今年总产达到306亿公斤,单产达到383.1公斤。按照规划,2020年河南省小麦产量至少需要增加80亿公斤以上,单产达到490公斤。

在稳定小麦种植面积的基础上,惟有改善农田基本生产条件,大力推行适合于不同生态区的良种良法配套技术体系,才能实现全省高、中、低产区全面增产。

 高产区许昌以南半雨养平原区抓好关键技术 挖掘增产潜力

周口、商丘、许昌、漯河及驻马店东部各县的小麦种植面积占全省小麦种植总面积的37%左右,小麦产量占全省小麦总产量的45%左右,是我省的主要粮仓。这些区域小麦单产、总产的提高对全省小麦生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近几年的统计表明,这一区域的多数地方年降水量都在700毫米以上,小麦生育期间降水量在350毫米以上,光、热资源丰富,土壤条件较好,小麦的生产潜力较高。

实现这一区域小麦增产目标的几项关键措施有:①继续引用具有亩产600公斤的超高产品种;②继续完善农田基本建设,尤其是针对该区域北部降雨偏少的实际,进一步改善灌溉条件,力求旱年不减产;③加大力度推广玉米秸秆还田技术,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秸秆还田的机械化水平;④扩大测土配方施肥面积,注意增施钾肥;⑤加强病虫害防治,健全综合防治机制,尤其是要加强对小麦纹枯病和赤霉病的防治。

稳产区豫北干旱平原区域普及配套技术 稳产转向高产

黄河以北的黄海平原是我省历史上的小麦高产区,尤其是西部的焦作和新乡两市,小麦单产一直处于我省的领先地位。但比较而言,这一区域的小麦产量增加较慢,主要原因一是降水偏少,大部分区域年降水量在650毫米以下,小麦生育期间降水量在300毫米左右,大部分麦田都依赖灌溉。近几年来,由于灌溉成本不断提高,麦田灌溉次数明显减少,尤其是小麦生育中后期干旱比较严重,同时东北部砂土面积较大,保墒性差。二是小麦生产技术优势已不明显,优质强筋麦栽培技术未能很好普及落实(豫北为国家强筋麦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区小麦产量的提高。

实现该区小麦持续增产的关键技术有:①焦作市及新乡市西部老高产区要引进超高产品种,大力推广超千斤栽培技术,达到良种良法高水平配套。②东部、北部地区进一步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改善灌溉条件,降低灌溉成本,要按照小麦生育要求实施科学灌溉,不能把可灌麦田变成靠天收麦田;③进一步搞好秸秆还田,培肥地力,提高耕作整地质量,注意苗全、苗匀,继续推广氮肥后移技术;④加强病虫害综合防治,尤其是要注意小麦纹枯病和生育中后期病虫害的防治;⑤在地下水严重缺乏的壤土区域,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在底墒充足的基础上小麦拔节期只浇一水,亩产可达450公斤左右)。

低产区豫西南伏牛山前低丘、缓岗雨养区 改良土壤提高单产

北纬33°两侧的伏牛山南及东南低丘、缓岗地带海拔在100~200米,地面坡度不大,包括平顶山市的大部分地区,南阳市的西北、西部盆地边缘以及驻马店市西部丘岗区域,面积500万~1000万亩。多年来,因为小麦持续低产,这一区域几乎成为“被遗忘的角落”,很少有国家、省市的科研院所和单位对其进行改良和开发,这一带丰富的光、热、水资源被白白浪费。

因为位于亚热带北部边缘,这一区域的年降水量在750毫米以上,小麦生育期间降水量350毫米以上,长年土壤水分含量属于中等水平,光热资源丰富。又因为地势起伏,农田不平,土层厚薄不一,土壤保水保肥性较差,肥力偏低,这一区域尤其是南阳、平顶山和驻马店市级小麦单产和总产提高受到影响。

这一区域的光、温、水条件较好,只要着重在改良土壤上下工夫,小麦增产的潜力是可以得到挖掘的。建议省市有关科研、生产单位在这一带岗坡地设立若干试验基点,开展试验研究和示范,以改土培肥为核心,推行新的小麦栽培技术,可以试用机械免耕秸秆还田的保护性耕作方式;增施肥料,改进施肥技术,在较短时间内摸索出一套适合这一地带的小麦高产栽培配套技术并迅速推广应用。与其他干旱缺水区域相比,这一低产区的改良和利用是比较容易的,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旱地区豫西、西北黄土丘陵旱地麦区推广抗旱技术 确保稳产丰产

由于这一区域的年降水量较少(多在650毫米以下),加上不具备灌溉条件,当地小麦产量的提高受到根本限制。在目前耐旱品种和抗旱生产技术无重大突破的状况下,旱地小麦要有较大增产是困难的。尽管如此,仍建议该区尽量推广应用耐旱品种和多种抗旱栽培技术,如秸秆地面覆盖、合理配方施肥、夏季深耕蓄水以及应用多种抗旱剂等,逐步达到丰水年增产、欠水年不减或少减产。

(河南小麦研究会理事长研究员 王绍中)

相关文章

  • 冬小麦播种技术
    冬小麦播种技术

    由于今秋天气持续降雨,低温寡照,导致秋作物成熟期普遍后移,收获、腾茬、整地推迟。据气象部门预报,三秋期间我市还将有明显降雨过程,将加大机耕和播种的困难,势必影响到小麦适期播种。针对这一情况,特提供小麦播种关键技术如下:一、抓紧腾茬整地,科学配方施肥各地要抓紧收秋整地,做到收一块、腾一块、耕耙一块。对...

    1882 种植知识 农业种植方法
  • 郁金香反季节盆栽
    郁金香反季节盆栽

    郁金香生长期的适宜温度为15-22℃,自然花期在4-5月份。近年来溧水县花农采取一系列技术措施,进行郁金香反季节盆栽获得成功,经济效益较好。1、种球培育。在自然花期过后,除去花朵,开始培育种球。先用浓度为0.1%的复合肥液浇根,后用浓度为0.1%的磷酸二氢钾和浓度为0.1%的尿素液叶面喷施。待植株叶...

    1795 农业种植教程 农作物种植
  • 大岩桐育苗种植管理技术
    大岩桐育苗种植管理技术

    大岩桐的进口种子发芽率高、出苗整齐、品种丰富,在目前园艺生产中被广泛使用。市场上较易得到且常用的品种有:重瓣大岩桐(Gloxinia-double),主要有锦花系列和神秘系列。锦花系列的重瓣率达90%以上,是目前重瓣率最高的系列。株高15cm,花径8cm,此系列品种最为畅销。神秘系列的重瓣率60%左...

    1236 种植知识 农业种植教程
  • 甜柿种植体系标准之整形修剪
    甜柿种植体系标准之整形修剪

    为规范、指导无公害甜柿的生产,提高甜柿的安全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四川省农科院园艺所专家组日前制定了《甜柿体系标准》———一、幼树整形1、主干疏层形生长一年后,开始选留第一层主枝,进行定向培育,采用环剥、短截、开张角度等方法控制生长。第一层主枝2年内完成。然后选留第二、第三层主枝和第...

    796 种植常识 农作物种植
  • 小麦留高茬套种玉米技术
    小麦留高茬套种玉米技术

    小麦收割时留高茬,连同麦秸还田技术。适宜于华北、西北小麦收割前套种玉米或其他夏播作物地区,畜牧业较发达,玉米秸秆或其他夏播作物多作为饲料。技术成熟,已在山东胶东、山西运城地区有大面积推广。1.操作规程(1)在麦收前10~15天,套种玉米或其他夏播作物。麦收时,玉米出苗。(2)小麦收获时,提高机械收割...

    550 农业种植禁忌 种植方法
  • 养殖仙人球的技术要点
    养殖仙人球的技术要点

    仙人球习性强健,栽培 简便。盆土可选用腐殖土、园土和粗沙各3份配制的营养土,再加草木灰和陈墙灰1份混匀配制的培养土。花盆不宜太大,以能容纳球体而略有空隙为好,否则,球小盆大空空荡荡影响美观。上盆时,盆底垫上一层碎瓦片或粗煤渣,以利排水。栽种深度以球体根颈与土面相平为宜。刚栽的仙人球不要浇水,每天喷水...

    2702 种植技术大全 农作物种植知识
  • 早春大棚毛豆温湿度管理
    早春大棚毛豆温湿度管理

    定植后3~5天不通风,以利保温保湿,促使缓苗。缓苗后,晴天适当降温炼苗,棚温控制在白天23~25℃,夜间17~23℃,相对湿度75%左右。随着秧苗的生长发育,大棚(拱棚)要逐渐延长通风时间,加大通风量。3月中旬前,大棚+小拱棚+地膜覆盖栽培的,大棚内小拱棚日揭夜盖,晴天中午可摇开边膜通风;小拱棚+地...

    949 种植技术 农业种植方法
  • 辣椒适度修剪增产20%
    辣椒适度修剪增产20%

    延秋栽培的甜椒最好进行适度修剪,使老株更新复壮,秋季再出现一次结果高峰。具体做法是:结果盛期过后,约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把甜椒二次或三次分枝留2片叶剪掉。剪后适当控水,过几天后便可长出4-8个嫩枝,枝上一叶一果不再分枝。此时要追肥浇水,促新枝生长。修剪1个月后,新枝普遍开花结果。8月下旬将各新枝全...

    2094 种植知识 种植科普
  • 秸秆营养钵育苗技术要点
    秸秆营养钵育苗技术要点

    本报21日刊发了本报记者采访文章“秸秆营养钵育苗技术新鲜”后,有读者来电提议,时值当前玉米育苗阶段,希望刊登技术操作细节。日前,省农科院作物所助理研究员杨勤对此技术的关键步骤作如下介绍——育苗选种苗床地选择应靠近大田,便于移栽,选择通风、向阳,地势平坦...

    855 农业种植禁忌 农作物种植知识
  • 怎样养好栀子花?
    怎样养好栀子花?

    栀子花为常绿灌木,叶色翠绿,草质有光泽,四季常青,夏季开出洁白芳香的花朵,凋谢后花朵变为黄褐色,余香仍然四溢,花期为四五月。栀子花是深受人们喜爱的庭院和盆栽观赏花卉。它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肥瘠、干湿都生长。但要使其生长茂盛,不论是地栽的或盆栽的都要做好选择土质、夏季遮阴、合理施肥、适当修剪等工作。栀...

    1446 种植知识 种植科普
  • 红叶李的养殖方法|红叶李的种植技术|红叶李的栽培技术
    红叶李的养殖方法|红叶李的种植技术|红叶李的栽培技术

    【形态特征】落叶小乔木,小枝光滑,幼时紫色。叶卵形至倒卵形,端尖,基部圆形,重锯齿尖细,紫红色。花期4一5月,花淡粉红色,径约2.5厘米,常单生,花梗长1.5一2厘米。核果球形,暗红色。【分布】原种樱桃李(Prunes ceras诉ra)原产于亚洲西南部。红叶李在我国各地园林中已普遍栽培观赏。【习性...

    1855 种植知识 农业种植教程
  • 四季海棠的繁殖和花期调控
    四季海棠的繁殖和花期调控

    四季海棠为秋海棠科秋海棠属一年或多年生肉质草本花卉。株高15至30厘米,花期12月至翌年5月,多用作盆栽、花坛装饰。繁殖方法四季海棠有扦插、分株、播种法。生产上扦插与分株应用广泛,但长期多代使用,易造成品种退化,分枝少而弱,叶片、花朵变小。因此,扦插分株,只能选择实生繁殖苗第1至2代母株。为防止品种...

    2428 种植技术 农业种植禁忌
  • 观赏凤梨 菠萝花
    观赏凤梨 菠萝花

    别名:菠萝花生长习性:喜高温、多湿、半荫的环境,盆栽土宜用含腐殖质的砂性土壤。越冬温度须在10C以上。观赏凤梨以其鲜艳的花姿多彩的叶片深受广大群众喜爱,但许多人不知其生长习性,不会养护,很想了解有关凤梨的栽培知识,观赏凤梨品种很多,如粉玉扇、步步高、吉利红星、粉菠萝、五彩凤梨、七彩凤梨、斑莺歌、红剑...

    1798 种植知识 农业种植教程
  • 桂花盆景养护
    桂花盆景养护

    放置场所:桂花盆景宜放在温暖向阳处,夏季要适当庇荫,避开强光直射。浇水:桂花盆土要掌握不干不浇,浇则浇透的原则。一般春秋季每隔3~4天浇一次,夏季高温每天浇一次,冬季每隔7~10天浇一次,夏季须在早晚浇水,冬季则在中午前后浇水,使水温与土温接近,不致骤冷骤热,伤害根系。秋季浇水要适量,梅雨季节要防止...

    2370 种植技术大全 农作物种植管理
  • 秸秆栽培双孢菇技术
    秸秆栽培双孢菇技术

    菌种选择 选择的菌种必须经过出菇实验,才能大面积使用。外观须具有菌丝浓白、粗壮、均匀,无生长间断,无杂菌感染,无虫害。菇房消毒 进料前,要清理菇房和室内物品,然后消毒。消毒一般用熏蒸法,每立方米用甲醛10毫升,高锰酸钾5克,密闭24小时,再开窗排气。菇房无气味时即可把培养料移入菇房。密闭不好的,可用...

    803 种植知识 农业种植方法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