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滑子菇滑子菇高产栽培技术

时间 : 11-24 投稿人 : 乐阳 点击 :

滑子菇又名滑菇、光帽鳞伞,日本叫纳美菇。学名pholiota namekio。在植物学分类上属真菌门、担子菌亚门、担子菌纲、伞菌目、丝膜菌科、鳞伞属。属于珍稀品种,原产于日本,自七十年代中叶,始于辽宁省南部地区,现主产区为河北北部、辽宁、黑龙江等地。我县1989年开始规模生产以来,利用本地的资源优势和气候优势,经过广大科技人员的不断技术创新,使滑子菇的生产量、质量不断提高,现已成为我县食用菌产业的主导产品。2004年产量5万吨,占全国产量的40%,占世界产量的25%。已成为我县广大农村脱贫致富的好项目。

滑子菇滑子菇高产栽培技术 | 植物科普

1、生物学特性

1.1营养 滑子菇属木腐菌,在自然界中多生长在阔叶树,尤其是壳斗科的伐根、倒木上。人工栽培滑子菇以木屑、秸杆、米糠、麦麸等富含木质素、纤维素、半纤维素、蛋白质的农副产品为人工栽培的培养料。滑子菇对生长素的需求在常用的以米糠、麦麸为培养基的配方中不需另加。

1.2温度 滑子菇菌丝在5℃~32℃之间均可生长,最适温度为22℃~25℃。子实体在5℃~18℃间都能生长;高于20℃,子实体菌盖薄,菌柄细,开伞早,低于5℃,生长缓慢,基本不生长。

1.3光照 滑子菇栽培不需要直射光,但必须有足够的散射光。菌丝在黑暗环境中能正常生长,但光线对已生理成熟的滑子菇菌丝有诱导出菇的作用。出菇阶段需给予一定的散射光。光线过暗,菌盖色淡,菌柄细长,品质差,还会影响产量。

1.4、湿度 菌丝培养料含水量以60%~65%为宜。子实体形成阶段培养料含水量以75%~80%为最好,空气相对湿度要求85%~95%。

1.5、空气 滑子菇也是好氧性菌类,对氧的需求量与呼吸强度有关。早春,接种之初,气温低,菌丝生长缓慢,少量的氧即能满足需要;随着气温升高,菌丝新陈代谢加快,呼吸量增加,菌丝量增加,就要注意菇房通风和料包内外换气。出菇阶段子实体新陈代谢十分旺盛,更需新鲜空气,在环境中如二氧化碳浓度超过1%,子实体菌盖小、菌柄细、早开伞。

1.6、酸碱度 培养料的酸碱度直接影响细胞酶的活性,滑子菇菌丝生长需要酸碱度ph值5~6。木屑、麦麸、米糠制成的培养料酸碱度一般为6~7,但经加温灭菌后ph值要下降,无须再调整ph值。

2、高产栽培技术

2.1栽培季节 滑子菇属低温变温结实型菌类,我国北方一般采用春种秋出,栽培时宜半熟料栽培,最好选择气温在8℃以下的早春季节,最佳播种期为2月中旬-3月中旬。

2.2选择优良菌种

⑴品种选择 滑子菇根据出菇温度的不同分极早生种(出菇适温为7℃~20℃)、早生种(5℃-15℃)、中生种(7℃-12℃)、晚生种(5℃-10℃)。生产者要根据当地气候、栽培方式和目的来选用优良品种。现在主产区的主栽品种主要有早丰112、c3~1等。

⑵菌种选择 选用菌种时要求不退化,不混杂,从外观看菌丝洁白、绒毛状,生长致密、均匀、健壮;要求菌龄在50-60天,不老化,不萎缩,无积水现象;选用菌种时应各品种搭配使用,不可单一使用一种品种,防止出菇过于集中影响产品销售。

2.3滑子菇出菇棚的建造 良好的栽培场地是滑子菇正常生长发育的基本条件,在目前农村的生产水平和经济条件下,一般都是因陋就简利用空闲住房,棚室作菇房 ,也有在防空洞、山洞等场所栽培滑子菇的,且大都采用一场两用,即是菌丝培养室又是子实体生长发育的出菇室。

现标准化生产一般采用百叶窗式出菇棚,棚高3.5m,棚内培养架可用木杆、竹杆分层搭设,一般架高1.7 m~1.8m,宽0.6m,底层距地面0.2m,层架间距0.3 m~0.4m,以设七层为宜,中间留0.8m走道。也可用水泥当立柱,拉四条8号铁线为横杆的结构。

2.4常用配方 (1)木屑77%,麦麸(或米糠)20%,石膏2%,过磷酸钙1%,ph值6.0-6.5 ,含水量60%-65%.

(2)目前推广的配方:木屑84%,麦麸或米糠12%,玉米粉2.5%,石膏1%,石灰0.5%, ph值6.0-6.5 ,含水量60%-65%。

2.5拌料 将培养料按比例称好,搅拌均匀,加水量可根据原料的干湿,使含水量达60%-65%,堆闷30分钟。

2.6灭菌 ⑴采用散料灭菌 蒸气式(充气式锅炉)层层撒料灭菌法。首先将锅屉上铺一层麻袋以免漏料,当蒸气上来后再向锅屉上平铺厚为6cm~8cm左右的培养料(不能用手或铁锹拍压)。当大气上来时,再用铁锹分层撒料,做到撒料均匀,要压住气,如此一层层装入,装8分满即可,也就是料面装到离上口20cm。加盖、压实,大火猛攻达100℃后保持2小时后,再闷30~40分钟即可趁热出锅,灭菌一定要彻底,每锅适宜灭菌200-500盘(注 采用粗木屑为主料的应延长灭菌时间)。

⑵包盘 首先将模子放在托盘上,把事先裁好的薄膜放在800倍液的霸力溶液中浸泡或放在0.1%的高锰酸钾的溶液中10分钟后再放在模子上铺好,将灭菌好的培养料趁热装盘,培养料温度不可低于80℃,将菌盘内的培养料压紧、压实、包好。

2.7接种  ⑴接种室消毒及准备工作:首先应做好接种室的消毒,每立方米用5克~8克消毒盒重点消毒,操作者应按操作要求做好接种前的准备工作,用5%来苏尔喷洒培养盘和一切搬运、接种工具;关闭门窗,使室内空气静止。

⑵接种方法:当料温降至25℃左右时,即可按无菌操作要求接种。每标准盘用200克或250克菌种。去掉老皮和原基,将菌种掰成杏核大小的块,打开薄膜,把菌种撒于料面,用消毒过的压板适当压实,对折薄膜并将两端向上卷紧,以防水分蒸发。生产实践证明,接种量适当加大些,菌丝生长迅速,可以防止杂菌早期发生。

2.8发菌管理

⑴菌丝萌发定植期管理 北方滑子菇接种一般安排在2月中旬~3月中旬完成, 此时日平均温度在-6℃~5℃左右,未达到菌丝生长所需的最低温度5℃以上,这时需人为提温,如在室外码盘发菌的,夜间应用玉米秸或稻草将菌垛周围围起。促进菌丝定植 ,并每隔三四天测料温一次,菌块温度高于12℃以上时,应将菌盘单盘上架摆放。

⑵菌丝扩展封面期管理 定植的菌丝体,逐渐变白,并向四周延伸。随着温度提高,菌丝生长加快并向料内生长,但随着温度的升高,杂菌也会蔓延,造成污染,这个阶段应以预防污染为中心,未上架的菌盘摆成“品”字型,垛高8层以下,棚内温度控制在8℃~12℃为宜,要求五至七天翻盘倒垛一次,加大通风量。

⑶菌丝长满期管理 进入四月中旬,气温升高,菌丝已长满整个盘,此时菌丝呼吸加强,需氧量加大,释放热量,需要控温在18℃左右,另外加大通风量。

⑷越夏管理

七八月份高温季节来临,滑子菇一般已形成一层黄褐色腊质层,菌块富有弹性,对不良环境抵抗能力增强,但如温度超过30℃以上,菌块内菌丝会由于受高温及氧气供应不足而死亡。因此,此阶段应加强遮光度,昼夜通风,棚顶上除打开天窗或拔风筒外,更应安装双层遮荫网或喷水降温设施。并且在所有通风口处安装防虫网,防止成虫飞入或幼虫危害,必要时可喷洒低毒无残留的生物农药。如:喷洒20%的溴氢菊脂或氯氢菊脂等

2.9出菇期管理 8月中旬气温稳定在18℃左右,滑子菇已达到生理成熟,可进行开盘出菇管理。

⑴划菌:菌块的菌膜太厚,不利于出菇,需用竹刀或铁钉在菌块表面划线,纵横划成宽2cm左右的格子。划透菌膜,深浅要适度,一般1cm深即可,划线过深菌块易断裂。然后平放或立放在架上、喷水,调节室温到15℃左右,促使子实体形成。  ⑵温度管理:滑子菇属低温型种类,在10~15℃条件下子实体生长较适宜,高于20℃子实体形成慢,菇盖小、柄细、肉薄、易开伞。子实体对低温抵抗力强,在5℃左右也能生长,但不旺盛。变温条件下子实体生长极好,产菇多、菇体大、肉质厚、质量好、健壮无杂菌。9月以后深秋季节,自然温差大,应充分利用自然温差,加强管理,促进多产菇。夜间气温低,出菇室温度不低于10℃;中午气温高,应注意通风,使出菇室温度不高于20℃。

⑶湿度管理:水分是滑子菇高产的重要条件之一,为保证滑子菇子实体生长发育对水分的需要,应适当地喷水,增加菌块水分(70%左右)和空气湿度(90%左右),每天至少喷水2次,施水量应根据室内湿度高低和子实体生长情况决定。空气湿度要保持在85%~95%之间,天气干燥,风流过大,可适当增加喷水次数,子实体发生越多,菇体生长越旺盛,代谢能力越大,越需加大施水量。

喷水时应注意事项:菌盘喷水时要用喷雾器细喷、勤喷,使水缓慢通过表面划线渗入菌块、不许喷急水、大水。喷水时,喷雾器的头要高些,防止水冲击菇体。

冬季出菇室采用升温设备,不能在加温前喷水,应在室温上升后2小时喷水。

⑷通风的管理:出菇期菌丝体呼吸量增强,需氧量明显增加,因此,需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通风时,注意温、湿度变化,出菇期如自然温度较高,室内通风不好,会造成不出菇或畸形菇增多,此外,温度较高的季节出菇时必须日夜开启通风口和排气孔,使空气对流,保证室内的足够的氧气供菇体需要。

⑸光照的管理:滑子菇子实体生长时需要散射光,菌块不能摆得太密,室内不能太暗,如没有足够的散射光,菇体色浅,柄细长。

2.10采收期管理 滑子菇应在开伞前采收,开伞后采收不仅滑子菇商品质量下降,而且由于开伞后孢子落在菌盘上会引起菌盘感染。采收标准根据收购商要求确定。采收完头潮菇后应停水2~3天,使菇盘上的菌丝恢复,积累养分,使菇盘含水量达到70%,棚内空气湿度达85%,加强通风,拉大昼夜温差,促使二潮菇形成。(来自:中国种植技术网)

相关文章

  • 龙胆草栽植技术
    龙胆草栽植技术

    龙胆草主产于东北及内蒙地区,是北方地道药材,一向畅销国内外。龙胆草野生草甸、山坡及灌木丛中,喜阳光充足,较湿润的地方,喜凉爽气候,可耐-40℃以下的严寒,怕炎热和烈日暴晒。龙胆草每年5月初返青,10月下旬枯萎,这些特点构成龙胆草的生长习性。其栽植要点如下:一、选地、整地1、应选择地势平坦,最好有灌溉...

    1422 农业种植教程 种植指南
  • 辣椒播种时间一点通
    辣椒播种时间一点通

    辣椒适宜的播种期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栽培方式等具体情况决定。一般低温季节播种的苗龄要求35~50天,高温季节播种的苗龄要求25~40天。定植期减去苗龄可以推算出播种期。要掌握好播种期,如果播种太早,苗易老化,造成生殖生长和营养生长失调,往往导致产量显著下降。在广东,辣椒一年四季都可种植,但最适生长...

    996 农业种植禁忌 种植指南
  • 大棚种植丝瓜技术
    大棚种植丝瓜技术

    一、大棚丝瓜宜选用植株生长旺盛、耐寒、适应强的品种,如圆筒丝瓜。 二、整地施肥:播种前结合耕翻,亩施高品质厩肥5000公斤以上,整平耙均后,沿种植行开沟,每亩再施过磷酸钙50公斤、硫酸钾25公斤,或腐熟饼肥100公斤;然后封沟起垄,准备种植。 三、播种时间及栽培方式:大棚丝瓜可于10月中旬进行直...

    1493 种植知识 种植常识
  • 冬种辣椒需田间管理
    冬种辣椒需田间管理

    时下即将拉开冬种大幕,辣椒是主种品种之一,要想获得丰产,需加强田间栽培管理。一、品种选择:宜选择植株长势强、抗病、丰产的品种。二、种子处理及播种:一般采用药剂浸种,利用苗床育苗。浸种可用0.01%天丰素3.5毫升加70%红日杀菌剂15克兑水7公斤,充分搅匀后浸种12小时,捞出进行保湿催芽。这样一方面...

    2792 种植知识 种植技术大全
  • 加强中后期田管夺取水稻丰收
    加强中后期田管夺取水稻丰收

    7月下旬是水稻生长的重要转折期,稻苗即将由分蘖期逐步转向拔节期,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是巩固有效穗数,促进大穗孕育的关键阶段。搞好中后期管理,尤其是抓好穗肥的施用,直接关系到协调群体与个体,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病虫防治与肥水管理之间的矛盾,因此抓好中后期管理,是确保今年秋熟水稻丰产的重要保证。...

    865 种植技术 种植科普
  • 如何扦插繁殖桂花树
    如何扦插繁殖桂花树

    扦插要选择适宜的时间。桂花春梢,4月底停止发展,到6月底已经成为半老不嫩的壮枝。这种壮枝生命力最强,用以扦插比较容易成活。桂花生长的最适温度是25℃—28℃超过30℃就生长缓慢。因此,长江下游地区以6月下半年左右扦插较好。秋季也可进行,但成活率较低,对新苗生长还得特别注意防寒。扦插最好于...

    441 农业种植方法 种植方法
  • 马铃薯新品种通过审定
    马铃薯新品种通过审定

    甘肃省农业科学研究院马铃薯研究所(邮编:730070,电话:0931-7614674)选育的马铃薯新品种“LK99”,前不久通过了甘肃省品种审定。该品种生育期85天左右,结薯集中,单株结薯4-5个,大中薯率84%。薯块休眠期较长,耐贮藏。薯块干物质含量25.2%,淀粉含量15.9-16.8%,粗蛋白...

    337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种植技术
  • s形插花:简洁中的风情万种
    s形插花:简洁中的风情万种

    s形的插花是因其造型与英文字母s相似而命名的,其来源可追溯到18世纪的画家威廉·霍卡斯,他对自然界中那些弯弯曲曲的线产生浓厚兴趣,并在许多作品中采用了优美的s形曲线题材。s是由一个正向与一个反向的两个弧度相连接而成。当然,插花不是简单的划线,需要将花体由狭至宽、再由宽至狭地表现。准备好花材:线型花材...

    2990 种植技术 种植常识
  • 家庭盆栽月季春季管理
    家庭盆栽月季春季管理

    早春,大地复苏,气温逐渐回升,家庭盆栽月季也开始萌动,为使将来枝繁花艳,必需做好以下的管理工作。适应外界条件月季一般于3月中下旬萌芽,在保护越冬栽培区,要作好生长前的准备;地栽的去掉防寒物,并浇透底水;窖藏的打开窖盖,使其通风透光,室内越冬的月季,要开窗透风,目的是让植株逐步适应早春转暖的气候条件。...

    866 种植技术大全 农作物种植知识
  • 水稻节水新技术
    水稻节水新技术

    联网信息 国际农业研究磋商小组的科学家正在研究水稻节水栽培技术,据说新技术可以节水25%。 随着城市化步伐加快以及人口增长,水资源日趋匮乏。在农业生产中,种植水稻耗水量极大。根据统计,收获1吨水稻需耗费2000吨水,因此开发节水种稻技术就显得非常重要。  由国际农业磋商小组的两个研究中心棗马尼拉国...

    1005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农作物种植管理
  • 地栽牡丹春季管护的误区
    地栽牡丹春季管护的误区

    牡丹的春季管护直接影响到开花质量和花后生长,在日常管理中,由于对牡丹的生态习性了解不够,很容易走进春季管护的误区。现将在养护工作中容易出现的一些错误做法做一下简要分析。 一、浇春水过晚:春季气温回升快,但极不稳定,早春浇水可以有效降低地温,延缓植株萌芽,以免受到晚霜和倒春寒的危害。如果浇水过晚,不...

    869 农作物种植技术 种植科普
  • 夏植丝瓜适逢其时机
    夏植丝瓜适逢其时机

    多年来的试验表明,夏植丝瓜的采收期正逢蔬菜秋淡季节,鲜瓜上市价格稳定,经济效益好。因此,菜农应合理安排播期,加强肥水管理,确保夏丝瓜品质产量,满足市场消费者的需求,从而获得增产增收。另外,夏丝瓜的栽培管理与春秋丝瓜有所不同,存在着蔓叶易发生徒长、开花结果迟缓等现象,栽培上应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一...

    499 种植常识 农作物种植知识
  • 美丽又实用的押花艺术
    美丽又实用的押花艺术

    押花的应用非常广泛:美丽的押花蜡烛可以使浪漫的夜晚更加迷人;精美的押花首饰盒最适合保存自己心爱的饰物;用自己精心制作的押花贺卡来传递无限的友情与关爱;不同艺术风格的押花框画搭配不同的家居装饰,展示与众不同的生活品位。所有这些押花作品既含有很高的艺术情趣,又具备很强的装饰效果。而亲自动手制作押花,可谓...

    1227 农作物种植管理 农业种植禁忌
  • 夏丝瓜栽培技术要点
    夏丝瓜栽培技术要点

    丝瓜以其质脆味甜深受人们的喜爱。夏丝瓜4月下旬~7月上旬种植,6~10月份上市,其栽培方法如下: 品种选择夏丝瓜要选耐热、早熟、丰产的品种。 选地夏丝瓜对土地没有什么特殊要求,只要前作不是瓜类的就可以种植。 整地播种由于夏季雨水多,夏丝瓜整地要深沟高畦;畦沟宽1.6米,畦面宽1.2米。夏季温度高,出...

    979 种植常识 农作物种植知识
  • 秋冬管茶园 春茶获高产
    秋冬管茶园 春茶获高产

    茶树经过一年的采摘,树体受到了很大的伤害,抓住秋冬季节及时做好抚育工作,对于加快恢复树体,培壮树势,夺取翌年茶叶优质高产至关重要。科学深翻 深耕在秋冬季均可进行,这样根系伤害后易恢复。对成龄茶园要求普通深耕一次,深翻深度和宽度视茶树树龄来确定。如幼龄茶园一般深挖沟为15厘米,宽50厘米,离开茶树20...

    1610 种植技术 种植科普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