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如何提高园林植物抗盐性

时间 : 10-23 投稿人 : 元鸣 点击 : 928 次

我国盐碱地主要分布于西北、华北、东北和滨海地区,总面积约3至4亿亩。通常土壤含盐量在0.2%至0.5%时就不利于植物生长了,而我国不少盐碱地的含盐量达0.6%至1.0%。因此,研究园林植物抗盐性对盐碱地区的绿化事业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如何提高园林植物抗盐性 | 植物科普

园林植物的抗盐机理

园林植物对土壤盐分过多的适应能力或抵抗能力称为抗盐性。其抗盐机理有以下两种类型:

1.避盐

一些植物以某种途径或方式来避免盐分过多的危害。有的植物透性小,能阻止外界的盐分进入植物体内,从而避免盐分的威胁。这种透性通常取决于1价阳离子(k+、na+等)和2价阳离子(ca2+等)的平衡。有的植物吸盐后不存留在体内,而是通过茎叶表面的分泌腺排出或将其转运至老叶中,最后脱落。如柽柳常在茎叶表面存留一些nacl的结晶。有的植物通过细胞内的区域化作用稀释盐分。如肉质植物可将盐分集中于液泡,使水势下降,保证吸水。

2.耐盐

有些植物通过生理或代谢来适应、耐受已进入细胞内的盐分。如绿藻在吸收na+的同时也增加对n的吸收,从而维持元素平衡。有些植物在代谢上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如向日葵在高浓度nacl下能使光合磷酸化保持在较高水平上。

如何提高植物抗盐性

1.选育抗盐品种

合理种植耐盐品种,如白榆、沙枣、紫穗槐、香石竹、月季等。采用组织培养等高新技术选择抗盐突变体,培育抗盐新品种。

2.进行抗盐锻炼

在播种前用一定浓度溶液处理种子。即让种子吸水膨胀后放入适宜浓度的盐溶液中浸泡一段时间,其抗盐性将明显提高。

3.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

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稀释植物体内盐分,促进其生长。如用5毫克/升的iaa(吲哚乙酸)等喷施。

4.改造盐碱土合理灌溉

根据各地水的碱度用适量的硫酸铝或硫酸亚铁(即黑矾)与水中的碱分中和,配制出中性浇灌水。增施有机肥:栽种前一年的春季,先深翻土地,然后施腐熟粪肥(0.8至1.5公斤/平方米)。以后每隔一个月左右都松土一次。待七八月份雨季后,再松土、施肥一次。翌年三四月份,土壤中的碱分被肥中的腐殖酸吸附得差不多了,此时栽植有利于园林植物生长。

相关文章

  • 常春藤的栽培与养护
    常春藤的栽培与养护

    1、花絮常春藤原产于我国,分布于秦岭以南各省区,不仅是垂直绿化的主要树种之一,也是极好的木本地被植物,亦可盆栽。常春藤蔓枝密叶,是一种十分美丽的观叶常绿藤本花卉,是我国园林中垂直绿化的主要树种之一,又是极好的木本地被植物。常春藤适宜栽植于建筑物、围墙、陡坡、岩壁及树荫下地面等处,亦可盆栽。齐紫色藤蔓...

    1414 种植科普 种植指南
  • 室内观叶花木植株调整四环节
    室内观叶花木植株调整四环节

    室内观叶植物和露地种植的各种果树、花木或盆景不同,通常不需要修剪。只有偶然生长得过大或不匀称时,为了调整株形才进行必要的修剪整形。但根据当地花农和养花爱好者的实践,对室内观叶花木采取以下四种方法进行修剪,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简述如下:一是摘心。通过扦插或播种繁殖的小苗大多采用摘心的方法,可促使其多分...

    2234 种植常识 农作物种植管理
  • 神奇的观叶花卉芦荟
    神奇的观叶花卉芦荟

    芦荟,又名油葱、龙角、象胆,百合科多年生常绿草本。外形似剑麻而略小。其叶深绿色,呈尖舌状、莲座状簇生,表面光滑油润,肉质肥厚,两边有刺状小齿,四季青翠,生机盎然。冬春或夏秋之交,叶丛中抽出花穗,开深红兼橙黄色或具赤色斑点的穗状小花;偶有白色者,亦素雅动人。无论其形态和色彩均给人以清新、优雅和朴实无华...

    937 种植技术 种植技术大全
  • 青食甜玉米丰产栽培技术
    青食甜玉米丰产栽培技术

    青食甜玉米糖分、蛋白质含量高,口感好,深受人们欢迎,是青食玉米市场上的佳品。但在生长中极易遭受病虫危害,严重影响质量和产量。因此,要获得优质高产的青食甜玉米,除因地制宜选好良种外,还要在生产中采取一系列措施。 1、 选地、精细整地。要选择排水方便,通风好,光照充足,土层深厚的地块。深翻后暴...

    563 种植常识 农作物种植
  • 专用薯栽培技术
    专用薯栽培技术

    专用薯是指用于薯片、薯条、休闲食品、全粉等高档食品加工的优质品种。目前生产上大面积种植的专用薯品种主要是大西洋、夏波蒂等国外品种。国内的品种由于一些关键性指标难以达标,因此还没有形成规模。但国外品种栽培难度大,适应性不强,退化快。我县黄灌区因其特殊气候和生产条件,基本满足专用薯的生长,是省内较理想的...

    1376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农作物种植管理
  • 耐寒柑桔新品种-福莱春
    耐寒柑桔新品种-福莱春

    “体重”约150克的扁圆形的个头、糖酸配搭恰到好处的果肉……“别小看这个新品种,它每亩可让农民增收3000多块钱呐!”31日,从市科协获悉,由蒲江县与中国农科院柑研所开发的新品“福莱春”柑桔将亮相蓉城。据悉,从明年起,这种从成都诞生的新品种,将直销非洲,这也是成都柑桔首次出口国外。福莱春特点耐寒且储...

    275 种植技术大全 种植方法
  • 咋进行芹菜育苗
    咋进行芹菜育苗

    芹菜要求冷凉湿润的环境条件,并具有一定的耐寒性,其生长适宜温度15-20℃。苗期较耐高温,种子4℃开始发芽,其最适温度15-20℃,高温下发芽缓慢,同时,芹菜种子发芽需要较多的水分及一定的光照。芹菜全年可分数次播种育苗,具体时间视地区而定,如杭州一般在6月中旬至8月及1月下旬至2月播种育苗。其中1-...

    319 种植知识 种植科普
  • 果树嫁接巧松绑
    果树嫁接巧松绑

    部分果农因农忙、遗忘或不懂技术等多种原因,不解开果树绑条,致使绑条长时间地紧缚接口,造成接口紧绑处被勒进去,成一道较深的环状沟。当风力较大或受其它外界因素影响时,经常发生上部枝条从接口处被折断现象,致使所嫁接品种不能成活。现介绍一种快速、实用而又简便易行的解绑方法。果树嫁接后,当接口开始部分愈合时,...

    2045 种植常识 种植指南
  • 花卉盆景摘叶技术
    花卉盆景摘叶技术

    在花卉盆景栽培管理过程中,适时适度摘除叶片,有利于提高花卉盆景的观赏价值,延长观赏时间,促进抽枝发叶和开花结果。不同的花木种类,摘叶时期、摘叶量、摘叶目的,摘叶前后的养护推施不尽相同,因此,摘叶技术应正确使用。茉莉花经室内越冬后,出室在向阳之地养护15天左右,结合翻盆换土,摘除全部老叶,并对枝条进行...

    1288 农业种植方法 农作物种植知识
  • 红豆杉栽培技术
    红豆杉栽培技术

    红豆杉为常绿乔木,树皮红褐色,浅纵裂,叶条状微弯并呈镰形,叶片深绿色,有两条灰绿色气孔带。雌雄异株,种子扁卵圆形,球花单生,3至4月开花,11月种子成熟。红豆杉大多采用种子繁殖。11月种子成熟后即可采收,之后将肉质种皮清洗干净晾干,随即用湿沙层积埋藏在背阴干燥处,上面覆盖塑料膜及草帘。夏秋季应每月翻...

    2696 种植技术大全 农作物种植知识
  • 水稻节水高产控灌技术
    水稻节水高产控灌技术

    水稻节水高产控制灌溉技术是国家级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项目,已在全国10多个省区推广。1998年,水利厅在灵武等四市县进行试验、示范,当年取得了明显的节水增产效果。1999年,全区9个种稻市(县)共示范推广29417亩,平均灌水27次,亩灌水量746立方米(田间水量),比对照区平均减少灌水14次,减少...

    444 种植科普 种植指南
  • 冬种甜玉米高产栽培要领
    冬种甜玉米高产栽培要领

    甜玉米含有人体必需的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营养丰富,清甜可口,深受城乡市民的喜爱,除鲜食外,还可加工成罐头、饮料等。徐闻县冬季气候温和、无霜,光照充足,资源丰富,冬种甜玉米生产潜力大。从近几年种植的情况看,冬种甜玉米时间短,病虫害少,易管理,省工省本,产量高,宜于春节前后收获上市,价格好,经济效益高,...

    1335 农作物种植技术 种植科普
  • 丝瓜络高密度栽培技术
    丝瓜络高密度栽培技术

    丝瓜又名天丝瓜、天罗,是一年生草质攀援藤本。丝瓜起源于亚洲,分布于亚洲、大洋洲、非洲和美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2000年前印度已有栽培,6世纪初传入中国,以嫩瓜供食。丝瓜络是我国重要的中药材及加工沐浴用品等加工原料,丝瓜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均可入药,因此,发展丝瓜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广阔的...

    948 种植技术大全 农作物种植知识
  • 香椿系列品种介绍
    香椿系列品种介绍

    一、褐香椿褐香椿芽初生时,芽薹及嫩叶为褐红色。芽粗壮,小时叶片较大,肥厚,皱缩,有白色茸毛,8~12天可长成商品芽。芽、茎基部及复叶下部的小叶微带绿色。5月上旬除芽薹前端为褐红色外,其他小叶及芽薹下部均为绿色。展叶后,小叶有8~10对,呈椭圆形,前端尖,基部呈心脏形,并稍向一侧斜,叶缘呈锯齿形。褐香...

    1530 农作物种植管理 农业种植教程
  • 水稻良种――林A
    水稻良种――林A

    审定编号:桂审稻2007051号品种名称:林A(462A)选育者:李丁民,覃惜阴品种来源:金23A//IR58025B/RTN24B特征特性:属野败型不育系。株高96.0厘米左右,株型较紧凑,叶色绿,分蘖力中等,剑叶直角度中,叶鞘绿色,穗型及着粒密度一般,颖色淡黄,稃尖杆黄色,无芒,平均每穗粒数16...

    1134 种植科普 种植指南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