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利用酒糟与土洞周年栽培鸡腿菇技术

时间 : 06-07 投稿人 : 枫玮 点击 :

1 工艺流程

利用酒糟与土洞周年栽培鸡腿菇技术 | 植物科普

淀粉渣→晒干储用→白酒糟(湿)→加3%的石灰粉→碱化、晾晒处理→按配方加棉籽壳或玉米芯粉、麦麸等拌匀→建堆通风发酵处理5~7天,调节pH值、含水量→装袋(包)接种→洞外发菌培养→洞内覆土保湿栽培→出菇管理、采收→后茬菇管理→菌糠→有机肥。

2 时间安排

采取洞外发菌(人工开挖土洞,洞内周年温度一般在12~18℃)、洞内出菇方式,一年分3批栽培出菇,每批出菇2茬,洞内出菇管理期平均3个月左右,批次间隔期约1个月。即从每年3、4月份开始装袋发菌,5月中旬入洞覆土,6月上旬开始出菇,直到了月下旬第一批栽培结束。清理土洞及换茬消毒后,于8月中下旬将第二批出菇菌袋入洞覆土,9月上旬开始出菇,直到10月下旬第二批栽培结束。第三批出菇菌袋发好菌后,于11月下旬入洞覆土,12月中旬开始出菇,直到翌年2月下旬至3月份第三批栽培结束。这样安排栽培季节,可与大棚栽培的出菇旺季基本错开,鲜菇价格较高,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

3 鸡腿菇生长发育条件与栽培特点

鸡腿菇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3~35℃,最适生长温度22~28℃。菌丝的抗寒能力很强,而35℃以上时菌丝体易发生自溶现象。子实体的形成需要低温刺激,当温度降到9~20℃时,鸡腿菇菇蕾就会破土而出。低于8℃或高于30℃,子实体均不易形成。在12~18℃范围内,子实体发育较慢,个体大,品质优良,保鲜期长。20℃以上生长快,菌柄易伸长,超过25℃,子实体易开伞和自溶。

鸡腿菇培养料的含水量以60%~70%为宜。子实体发生时,空气相对湿度以85%~90%为宜,低于60%菌盖表面鳞片反卷,湿度在95%以上时,菌盖易发生斑点病。覆土层的含水量控制在25%~5%为宜。

鸡腿菇菌丝生长和子实体生长发育都需要新鲜空气,尤其在出菇阶段更需要大量的氧气。供氧量是影响鸡腿菇产量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土洞栽培,通风不良会造成根基膨大、菌柄粗长中空、纤维增多、菌盖短薄、顶端裂口变色,商品性、质量差,产量较低。

鸡腿菇菌丝生长不需要光线,可在黑暗条件下发菌,但菇蕾分化和子实体发育生长时需要300~900勒克斯的光照。黑暗条件下出菇,会造成菌盖色泽灰暗,子实体发育不良,易发病;光照过强则抑制子实体生长,且质地、色泽变差。

鸡腿菇菌丝能在pH值2~10的培养基中生长。培养基经过鸡腿菇菌丝生长之后,一般能自动平衡到pH值为了左右。培养基或覆土材料均以pH值为6.8~7.6最适宜,生产中初始pH值常调至7.5~8。

4 品种选择、栽培料配方与预处理

4.1 品种选择 可选用山东省农科院植保所选育出的适合酒糟为主料栽培的鸡腿菇优良品种平鸡1号和鸡东1号等。

4.2 栽培料配方 鲜酒糟300千克(折干约100千克),棉籽壳20千克或碎玉米芯30千克,麦麸6~8千克,石灰10千克,尿素0.3千克,过磷酸钙1千克,石膏粉1千克。

4.3 原料预处理 新鲜酒糟中含有对鸡腿菇菌丝生长不利的醇、醛类物质,酸性较大,且含水量高,需经预处理。应加入3%的石灰,拌匀后摊开晾晒4~5小时,勤翻料,促进水分和有害物质挥发。预处理后的酒糟,加入经2%石灰水拌湿处理的棉籽壳,或经3%石灰水拌湿处理的碎玉米芯,及麦麸、石膏粉等,再加入适量水充分拌匀,进行建堆通风发酵。

4.4 发酵方法选取地势较高、平坦硬化、朝阳的场地,将1000~1500千克栽培料(折干)建成一半球形料堆,从堆底中心的预留空间引出土根通风管,外接1台小型鼓风机,堆表面拍平后,均匀向堆心的预留空间插通气孔,建堆完毕,用消霉净1000倍药液和50%锐劲特1500倍液将料堆表面均匀喷洒土遍,以消毒和防虫,最后用塑料薄膜覆盖料堆并将周边压实。当发酵料层最高温度达到65℃以上,用鼓风机进行间歇式鼓风,每次半小时左右,间歇2~3小时,夜晚可停止鼓风,揭去塑料膜,覆盖草苫,维持24小时后进行第一次翻堆。翻堆时应将堆表层料翻至内部,上部和底层料翻至堆中间。翻堆后重新建堆,再次升温后,按第一次发酵升温通风方式进行间歇式鼓风,以此类推,共翻堆3次即可。第三次翻堆时再均匀喷洒1次适量的消毒剂和杀虫剂药液,将料堆盖严薄膜,不再通风,通过自然升温或人工通热蒸汽,当料温全面、均匀达到60℃时,保持24小时后摊堆,充分晾排余热及废气。发酵好的栽培料呈棕褐色,无异味。用石灰水调pH值为7.5~8、含水量60%~65%。发酵总时间约5~7天。

5 装袋、接种、发菌

原料经堆积发酵处理后,可进行装袋与播种。一般细袋栽培:筒膜规格为45厘米×26厘米,料长约25厘米。圆块菌包栽培:筒膜规格为65厘米×55厘米,料厚约12厘米。采用3层菌种2层料的层播方式播种,接种时菌种块要适当大一些。用种量为培养料的10%以上。发菌时室温控制在23~26℃,料温一般不要超过28℃,勤倒袋、检查。接种后7天在料袋菌种层部位扎微孔,并撒布石灰粉,以促进发菌。在22~28℃温度下,遮光培养,并经常通风换气,经35~40天,菌丝可长满菌袋。

6 覆土消毒与操作

菌丝满袋后再放置10天左右,使鸡腿菇菌丝体达到生理成熟即可进行覆土出菇。在土洞中靠两边洞壁做畦,在畦底及四周撒1层石灰粉,中间留操作道。畦宽约90厘米,细袋脱膜后菌棒平放或切半竖放,间隔2~3厘米,菌块脱袋或不脱袋平放,用处理过的土壤将间隙填平,浇土遍透水后,在整个出菇面上覆盖约3厘米的覆土;土粒大小以直径0.5~2厘米为宜,适量均匀喷洒1%石灰水,最后用薄膜架空覆盖畦面保湿。

覆土材料中可能潜存着许多病源、杂菌和害虫,使用前必须对其进行消毒处理,以预防出菇期病虫害的发生。消毒处理方法如下。

6.1 甲醛消毒法 每立方米覆土用40%甲醛150毫升,对水5~10千克,均匀喷洒在覆土上,然后堆起,盖上薄膜,四周封严,密闭熏蒸24小时,然后翻晾,3~5天后即可使用。

6.2 暴晒消毒法 将配制好的覆土加入2%的石灰粉,铺在干净的地面上、经阳光暴晒3~5天,每天翻动1~2次,最后喷水预湿,也可达到较好的消毒效果。

6.3 药剂消毒法 将覆土用3%的漂白粉溶液或0.15%的优氯净溶液,并混合50%敌敌畏200倍液喷洒均匀,翻匀后盖薄膜闷堆2天后即可使用。

7 出菇管理

菌料覆土后,7~10天菌丝就可长透覆土层,进入菇蕾分化期。此时需加强管理,才能达到鸡腿菇优质高产的目的。具体管理措施如下。

7.1 去掉薄膜,适当加强通风,保持洞内空气新鲜。

7.2 适度增加光照,以刺激菌丝由营养生长快速转入生殖生长。

7.3 控制洞内温度在12~20℃范围。

7.4 提高空气湿度和保持覆土层适宜湿度,使空气湿度达到85%~90%。覆土的湿度以手握成团、落地即散为宜。水分管理以喷洒洞壁和浇湿走道为主,一般不宜向菇床和子实体上直接喷浇水。在适宜的条件下,覆土后15~20天,鸡腿菇便会破土而出。再经7~10天时间,子实体基本长成,及时采收。

8 转茬管理及补充营养液

头茬菇采收完毕,应及时清除床面的菇根、死菇、烂菇、老菌索等,挖除有杂菌污染的覆土,然后用湿润的覆土补覆1~2厘米厚,再用pH值为8的石灰水均匀全面喷洒床面,使覆土层和培养料充分吸足水分,再架空覆盖薄膜,经10天左右即可出第二茬菇。出菇前在覆土层可适量喷施营养液,以提高产量和质量。常用的营养液配方有:葡萄糖300克,味精50克,磷酸二氢钾50克,硫酸镁25克,复合维生素B片15克,尿素土50克,水50千克。一般可增产15%~25%。

9 适时采收

鸡腿菇子实体成熟快,成熟后易开伞自溶,应在菇体6~7成熟时及时采收。一般当菌柄伸长至10~13厘米,菌盖紧包菌柄,菌环尚未松动时采收。采收时,用手轻握菇体轻轻旋动后再拔起。采下的鸡腿菇要及时用利刀削去泥根,切削时切口要平整,防止将菇柄撕裂,整理干净的成品菇,按客户要求包装后,放入内壁光滑、容积适中的箱中,及时保鲜贮运鲜销。如进行盐渍加工,要及时清洗、杀毒和腌制加工,以防褐变。

10 主要病虫害的防治

鸡腿菇病害主要有绿霉、曲霉、石膏霉、叉状炭角菌及细菌等,危害鸡腿菇的虫害主要有线虫、跳虫、螨虫、菇蛆等。

鸡腿菇病虫害防治应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及以栽培、物理、生态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无公害化防治原则。生产中主要采取如下措施:①选用优质、无病虫害菌种;②发酵堆制优质培养料;③搞好发菌场、土洞的清洁卫生,特别是土洞换茬栽培前的全面消毒和杀虫;④适当加大播种量和适温发菌;⑤覆盖土彻底消毒处理;⑥控制好土洞、菇床的温度、湿度和通风;⑦及时采收和清除菇根;⑧及早发现和治理病虫害,将病虫消灭在局部和发生初期。

主要消毒剂有 75%酒精、高锰酸钾、新洁尔灭、漂白粉、优氯净、生石灰、过氧乙酸及消霉净等。

主要杀菌剂有 40%甲醛溶液、波尔多液、施保功、特克多、甲基硫菌灵、多菌灵及克霉灵等。

主要杀虫剂有 氯氰菊酯、除虫菊酯、阿维菌素、锐劲特、菇净等。

另外,可采用0.1%碘化钾溶液、1%漂白粉溶液喷洒或浸袋防治菌料线虫。出菇期间,对螨虫的防治应以诱杀方式为主。采用炒香的菜籽饼或浸沾醋糖液的湿纱布置于畦床周边,待菇螨爬满纱布,集中烫杀处理,连续诱杀几天后,可基本消除螨害。

相关文章

  • 盐碱地植棉高产栽培技术
    盐碱地植棉高产栽培技术

    一、影响盐碱地棉花高产的制约因素1.出苗保苗难盐渍化引起土壤溶液浓度过高,影响种子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加上春季盐碱地地温回升缓慢,易造成烂种;出苗后又常受低温、盐分、水份等条件的影响,易造成老小苗,生长迟缓,甚至引起死苗。2.棉花前期发育不良由于盐碱含量高,降低了棉花对养分的吸收能力,加之盐碱地有机...

    1381 种植科普 农作物种植知识
  • 通豆6号大豆
    通豆6号大豆

    通豆6号菜用大豆,在启东市广大农村可谓无人不知。这种原名为“天鹅蛋1号”的青毛豆早已成为播撒启东市近20万亩农田的“金豆豆”,每年产生的增收效益以千万元计算。一个非主导类农业作物良种在一个地方产生如此神奇的增收效果,这在南通乃至江苏种业史上实属罕见。通豆6号以出苗势强、株型紧凑、结荚性强、生长期短、...

    2668 种植科普 种植指南
  • 如何处理开过花的水仙
    如何处理开过花的水仙

    春节过后,水仙花就凋谢了。通常人们都会把开过花的水仙球扔掉,这其实很可惜。水仙是一种多年生植物,它是靠鳞茎来繁殖的,如果将那些已开过花的鳞茎再埋到土里,它就可以继续生长繁殖。选择背风向阳、土层深厚的菜园地或苗圃地,深耕耙平后筑成高垄,在垄上开沟,将已开过花的鳞茎埋入其中,叶片自然保留。一个月后,叶片...

    1974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种植知识
  • 天津市今秋小麦种植技术意见
    天津市今秋小麦种植技术意见

    近几年,天津市部分种麦地区整地质量有所下降,水肥利用率较低,加之九月份以来,天津市小麦主产区降雨偏少且不均衡,多数种麦地出现旱情。因此,就今秋种麦提出如下意见:一、选用高产、优质、抗逆品种。根据近两年我市引进示范小麦新品种的表现,部分品种显现出优势,但有些新品种的抗寒性还需经过生产进一步考验。各主产...

    1499 种植技术大全 农作物种植知识
  • 相关专题
    相关专题

    农业人才联盟专题2006年昆明国际花卉展教师节专题秋季畜牧农事要点中国黄金蝉专题...

    746 种植常识 农作物种植
  • 家庭养兰要学会判断
    家庭养兰要学会判断

    初学养兰失败原因各不相同,但有一点可能是相同的,即判断失误。当要对所养的兰花采取某种措施时,总是根据现状,如,兰盆干了要浇水;兰株缺肥该施肥;环境不符合兰花生长要求要改善等。浇水、施肥和改善生长环境都应该做,但关键是对现状是否判断对了,主观成分有多重。“养兰一点通,浇水三年功&rdquo...

    2954 种植技术 农业种植方法
  • 粮田变菜田如何进行土壤改良
    粮田变菜田如何进行土壤改良

    蔬菜栽培是高度集约化生产,对土壤要求较高。将粮田改成菜田,要对土壤进行改良与培肥。其主要途径如下。1、增施有机肥料。有机肥料能改善土壤结构,丰富土壤微生物,增强土壤的保肥、供肥、保水能力,保持土壤疏松,增强透气性。因此,增施有机肥是菜园土壤改良和培肥的最有效措施。2、合理进行土壤耕作。配合施用有机肥...

    2122 农作物种植技术 种植常识
  • 意大利生菜
    意大利生菜

    意大利生菜由台农种苗公司特选的生菜新品种,适应性广,可四季栽培。春作特耐抽苔在高温、高湿之夏也能以高抗病的优势正常生长,秋冬栽培史是盎盎生机。该品种株形紧凑直立,高25厘米,开展度20厘米,叶片皱缩,青绿色、倒卵圆形,叶片30张以上。秋冬季单株重500克以上,春夏季单株重250克,栽培条件适宜的情况...

    276 种植常识 农作物种植管理
  • 怎样使吊竹梅叶色娇艳
    怎样使吊竹梅叶色娇艳

    吊竹梅对夏日高温不适应,需要在凉爽通风的环境生长,因此,在炎夏季节切忌烈日曝晒,做好遮阳通风工作,否则会引起叶黄枯焦。春末秋初每天上午10时至下午3时进行遮阳;6-8月正值高温季节,阳光强烈,需要从上午8时至下午5时全天遮阳,早遮晚揭。在室内养护将四周窗户打开,或移到室外荫棚下。但若将植株长期置于阴...

    325 种植技术 种植常识
  • 猴头菌栽培有门道
    猴头菌栽培有门道

    猴头菌作为一种大型真菌,素有“山珍”之称它含有16种氨基酸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而且具有生长周期短、栽培方法简单、经济效益高、市场前景好等优势,很适合于一家一户在简陋条件下栽培。一、合理选材、科学配方栽培猴头菇的原料极为广泛,如棉籽壳、木屑、玉米芯、豆秸、野草、酒糟等,适量加入麸皮、玉米粉等辅助原料...

    1430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种植知识
  • 稻鳖综合种养技术要点
    稻鳖综合种养技术要点

    现在种养结合的农业技术非常流行,很多大规模养殖户朋友都已经开始推行了综合种养技术,今天要来一起学习学习稻鳖综合种养技术要点。 (一)主要做法 1.田间工程 防逃围栏建造:鉴于中华鳖攀爬、逃逸能力强,采用内壁光滑、坚固耐用的砖墙作为防逃围栏设施。防逃围栏下沉50厘米以上,墙高150厘米,顶部采用10...

    2895 植物病虫害诊断方法
  • 威海2008年小麦秋种技术指导
    威海2008年小麦秋种技术指导

    今年威海市小麦喜获丰收。全市121.2万亩小麦,单产367公斤,总产44.5万吨。为奠定明年小麦丰产基础,提出以下技术意见,供各市区在秋种中结合本地实际参考应用。一、选用优良品种,实行区域化种植今年秋种,要紧密结合良种补贴项目,在选好优良品种的前提下,统一供种,实行区域化种植,提高品种纯度和质量,提...

    1628 种植常识 种植指南
  • 小麦种子保存技术
    小麦种子保存技术

    小麦种子在收获后到播种前正处于高温、多雨、贮粮害虫多发时期,正确保存小麦种子应做到三防。一、防混杂。对于尚未加工包装的毛种子,在贮藏、晾晒过程中很容易造成品种混杂,正确方法是做到单晒,单贮,并做好标识,一旦出现混杂,即作“转商”处理。二、防霉变。小麦种子在贮藏过程中,水分过大,温度过高易引起霉变,影...

    1821 种植知识 种植科普
  • 塑料袋地栽黑木耳技术
    塑料袋地栽黑木耳技术

    塑料袋地栽黑木耳是一个完整的、成熟的技术体,每一个环节都有严格的操作要求,其具体程序与环节简介如下:原料和菌种:栽培黑木耳的原料广泛易得,主要是林业农业和工业生产的下脚料:锯末、用枝丫树头粉碎加工的木屑、玉米芯、豆秸、葵花盘、甜菜渣、棉籽壳等等,此外配以一定比例的辅助原料:糠麸、豆饼粉、石膏和石灰等...

    1477 农作物种植技术 种植科普
  • 柿树秋冬季管理
    柿树秋冬季管理

    发展柿树生产是农民致富的好门路,而根据多年经验,秋冬季管理在柿树生产中尤为重要,应掌握以下几点: 一、拉枝修剪 1.秋季拉枝最好的时间是9月份,拉枝主要对象是主枝和辅养枝。基部主枝开张角度应在90度左右,小于70度向下拉,大于70度向上拉,方位不适当向左或向右拉。 2.柿树冬剪有利于幼树早期结...

    647 农作物种植技术 种植常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