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斯,这个让国人谈之色变的“恶魔”,也能造福人类吗?去年,就在因瓦斯爆炸夺去214名矿工生命的孙家湾煤矿的近邻——艾友煤矿,新建的燃气发电机组将从煤矿里抽出的瓦斯转化为电能,源源不断地送到煤矿上……
每逢麦收季节,农业大省的一些地方就会“狼烟四起”。实际上,农民兄弟们烧秸秆,烧掉的是牛肉、牛奶、牛皮等许多东西。如果将秸秆充分利用起来,升值的部分可能是其辛辛苦苦种植出来的粮食价值的5到10倍。例如,山东等地的大部分农田,可亩产粮食1吨多,去掉所有的成本也就是纯收入500多元。而如果同时收获3吨饲料,则可以使一头成年黄牛吃150天,实现“两亩地一头牛”。为什么农民兄弟们还在烧秸秆呢?为什么不能解决农民烧秸秆问题呢?这里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没有为秸秆找到一个很好的出路,没有能力将秸秆变成牛羊的“面包”。
吞噬矿工生命、加剧全球气候的瓦斯可以发电、供暖,焚烧后把天空搞得乌烟瘴气、甚至影响飞机起落的秸秆可以壮牛羊、肥田地,再次印证了环保界流行的老话:“世界上本没有垃圾,废物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
可喜的是,中石化胜利油田胜动集团经过多年攻关,先后研制出高、低浓度瓦斯发电机组,前者填补国内空白,后者填补世界空白——该集团生产的瓦斯发电机单机容量在100千瓦—2500千瓦,可以单台机组运行或多台机组并联、并网运行,能够根据瓦斯量的变化调整电站容量;发电效率较高,通常在32%—40%;单机重量轻、体积小,移动方便、建站灵活、周期短;启停快捷,操作简单,维修方便;每千瓦装机容量的投资仅为火力发电的1/3左右。
值得欣慰的是,最近山东枣庄一家民营企业自费投入1300万元,历经9年研发,科学解决了养殖业中饲料运输难、贮存难、吸收难、转化难等众多棘手问题,为秸秆找到了合理的出路。他们为牲畜生产草“面包”,其中微生物和酶制剂、加工机械和外包装的技术创新,根本解决了青储饲料加工成本昂贵、时间短、烂窖、吸收转化低等许多问题,并由此带动了粗饲料工业这个乡土气最浓的朝阳产业,废物转化为资源已成为活生生的事实。
在人们传统印象中,鸡粪是人见人嫌、躲之不及的废物垃圾,可在福建圣农集团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傅芬芳的眼里,这可是件千金不换的宝贝。2005年福建圣农集团首先投资2000万元,新建了两座鸡粪生物有机肥厂,年产生物有机菌肥6万吨,形成将鸡粪转化成生物有机菌肥的第一产业链,当年该公司新增产值6000万元。今年2月,圣农集团开始建设他们的第三条产业链——鸡粪发电厂,项目已通过专家的可行性论证,2006年7月第一期工程将开工,投资2.3亿元,建设1座总装机容量为2×1.2万千瓦的鸡粪火电厂。鸡粪火电厂每年能燃烧15万吨以上的鸡粪,生产的电量除了满足圣农自身的需求外,还有剩余的近1万千瓦的电量送入当地的电网,向近万个家庭提供清洁能源,电厂还可产生大量的热气能,向当地3万户居民供气,2006年可新增产值3500万元。
眼下,还有大量的“垃圾”和“废物”在污染环境、危害健康,秸秆综合利用和瓦斯发电,也只是万里长征刚起步。在资源瓶颈日趋严峻的今天,变“废”为宝、化害为利,仍然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