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离子可以抑制细菌和真菌的生长,所以不少的防菌农药中都含有铜元素。
在当今含铜农药配剂里,铜化合物的成分通常占8至75%,并以下列的一种方式存在:氧氯化铜、氢氧化铜、硫酸铜、四氨合铜和氧化铜。不同的存在方式会使农药有不同的有效期,就雨水或浇水造成的失效性而言,氧化铜的效果最好。一般的含铜农药配剂常兼有镉、铅等杂质,越廉的农药含量便越高,这些杂质对植株的成长都有不良影响。
农药会以可湿性粉剂或颗粒剂,水剂或悬浊液销售。铜的微粒越是细小,相同份量的农药便可以覆盖越大的植株表面面积,给与植株更好的保护。而细小的微粒吸附力也比大的微粒好,也更耐风雨的洗刷。
多数含铜农药的酸碱值都是PH6至7之间,当酸碱值偏低时,铜成分的可溶性便会增加,过多的铜离子会对植株造成伤害。
在各种成分中,氢氧化铜的可溶性最高,其次是氧氯化铜和硫酸铜,氧化铜的可溶性最低。一般含较低可溶性铜成分农药的
药效持久性都较好。在使用含铜农药时,切忌将溶剂的酸碱值调在PH6以下,因为会产生大量可进入植株、果实体内的铜和其他杂质金属离子,对植株构成药害。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还应该要注意以下八点。
1)应在细菌或真菌病征出现前使用。
2)使用时要将农药的PH值调在6以上。
3)对植株的叶片和果实要均匀喷布。
4)药效会随植株的生长而降低,在潮湿季节亦会有减效情况出现,所以在适当时要重复使用。
5)农药的微粒越小,效果越好,有效期会越长。
6)避免与其他农药混用。
7)气温高时避免使用。
8)低浓度的农药密施比高浓度少施,效果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