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害是指农药使用不当使植物产生的各种病态反应。有急性药害和慢性药害之分。
急性药害指的是在短时间内(一般10d内)即可表现出症状,通常叶片很快出现斑点、失绿、黄化等;果实变褐,表面出现药斑或落花落果;根系发育不良或形成黑根、鸡爪根等。
慢性药害是指用药10d后才表现出症状,通常为黄化、植株矮化、小果、劣果等。植物由于种类多,生态习性各有不同,加之有些种类长期生活于温室、大棚,组织幼嫩,常因用药不当而出现药害。其发生原因及防止措施如下。
1.产生药害原因
(1)药剂种类选择不当
如波尔多液含铜离子浓度较高,多用于木本植物,草本植物由于组织幼嫩,易产生药害。石硫合剂防治白粉病效果颇佳,但由于其具有腐蚀性及强碱性,用于草本植物时易产生药害。
(2)部分植物对某些农药品种过敏
即使在正常使用情况下,也易产生药害。如桃类花木、樱花等对敌敌畏敏感,桃、李类对乐果及波尔多液敏感等。
(3)在植物敏感期用药各种植物的开花期是对农药最敏感的时期之一,此时用药,植物易产药害。
(4)高温、雾重及相对湿度较高时易产生药害
温度高时,植物吸收药剂及蒸腾较快,使药剂很快在叶尖、叶缘集中过多而产生药害;雾重、湿度大时,药滴分布不均匀也易出现药害。
(5)浓度高、用量大为克服病虫害抗性等原因而随意加大农药浓度、用量,易产生药害。
(6)误用药害
是指由于不能用于某种作物而误用到某种作物上造成药害。这种情况在生产上虽不是经常发生,但发生药害后的后果十分严重,特别是误用了除草剂。如2,4—D丁酯误用于西瓜田。
(7)未清洗容器或喷雾器械这种现象从农药生产到田间使用都会出现。这种药害事故,是最容易出现的药害之一,每年都发生多起。
(8)产品质量
一种情况是农药本身质量差、杂质多,使用时引起药害。同一种产品,如乙草胺,进口的、国产不同厂家的产品对作物的敏感性不同。另外一种情况是农药管理不当,贮藏时间过长,引起分层、沉淀、结块等现象。农药变质不仅造成浪费,也容易引起药害。
(9)农药的不合理混用
合理混用农药有许多优点,但要遵循混用原则,如果农药混用不当,也会造成药害。如波尔多液和石硫合剂混用容易产生药害。
2.作物药害的症状
(1)斑点
斑点药害主要发生在叶片上,有时也在茎杆或果实表皮上。常见的有褐斑、黄斑、枯斑、网斑等。如波尔多液在苹果表面上表现为产生木栓组织的棕色网斑;用井岗霉素喷洒西瓜苗,叶部会出现小黄斑状药害。
(2)黄化
可发生在植株茎叶部位,以叶片黄化发生较多。这是由于农药阻碍了叶绿素的正常光合作用而引起黄化的。如氰戊菊酯药害在西瓜上表现新叶发黄。
(3)畸形
由于药害引起的畸形可发生于作物茎、叶和根部,常见的有卷叶、丛生、肿根、畸形穗、畸形果等,番茄受2,4-D药害时,出现典型的空心果和畸形果。
(4)枯萎
药害枯萎往往整株表现症状,多数是由除草剂引起。如西瓜苗受绿麦隆药害后,嫩叶黄化、叶片枯焦、植株萎缩,乃至死苗。
(5)脱落
这种药害大多表现在植物果树及部分双子叶植物上,有落叶、落果等症状。桃树受铜制剂药害后,会引起落叶;山楂树使用乙烯利不当会引起落叶、落果;苹果树使用波尔多液或石硫合剂会引起落花、落果。
(6)劣果
此类药害表现在植物的果实上,使果实体积变小,果实表现异常,品质变劣,影响食用价值。番茄受铜制剂药害后,形成褐果现象;苹果幼果期受含硫制剂药害后,表现为大面积锈果现象;葡萄受增产灵药害,会表现出果穗松散,果实缩小,表皮粗糙;西瓜受乙烯利药害,瓜瓤暗红色,有异味。
3.防止药害措施
为防止植物出现药害,除针对上述原因采取相应措施预防发生外,对于已经出现药害的植株,可采用下列方法处理。
(1)排毒洗毒分别采用清水冲根或叶面淋洗的办法,去除残留毒物。
(2)加强肥水管理使之尽快恢复健康,消除或减轻药害造成的影响。
(3)喷激素缓解
用于抑制和干扰作物生长的调节剂、除草剂,在发生药害后,喷洒“九二〇”激素类植物生长的调节剂,可缓解药害程度。
(4)使用解毒剂针对导致药害药物的性质。选用具有针对性的药剂解救。如遇硫酸铜药害,可喷0.5%生石灰水解。
(5)除去药害部位
使用内吸性较强的杀虫剂,常在果树上采用灌注、注射、包扎等施药方法,若因浓度过高而发生药害,对受害较重的树枝,应迅速去除,留下无药枝段,以免药剂继续下运传导和渗透,并迅速灌水,以防止药害继续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