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育单位:达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2品种来源:从“大竹线麻×广西黑皮蔸”杂交后代群体中筛选优良单株系统选育而成。
3特征特性:属中根丛生型苎麻品种,生长旺盛,发蔸及再生能力强;耐肥能力强,在高肥水条件下更能发挥其增产潜力;前期生长快,在长江流域年收割7-9次。苗期叶色淡绿色,生长茎浅绿色,叶片卵圆形、绿色,叶缘锯齿宽、深度浅,叶脉浅绿色、叶柄黄绿色、托叶中肋微红色,雌蕾桃红色,叶片夹角大。高抗苎麻花叶病毒病、炭疽病,抗旱性较强,抗倒力较弱。经国家粮食局成都粮油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粗蛋白质含量23.8%。
4产量表现:2007~2009年四川省区域试验平均生物鲜产8493.87公斤/亩,比川苎6号增产30.58%,比苏丹草增产44.54%,比青贮玉米农大108增产83.44%。2009~2010年生产试验平均生物鲜产量8591.4公斤/亩,比川苎6号增产29.27%,比苏丹草增产43.66%;比青贮玉米农大108增产77.10%。
5栽培要点:① 合理密植,适时收割。根据土壤肥水条件,每亩栽3000-4000蔸,施足底肥。根据年平均气温、降雨量适当控制收割次数,一般收割高度为60-70厘米,年收割次数7~9次。新栽麻当年收割次数控制在3次内,以利于地下部分生长和储藏养分,提高再生能力。②科学施肥,搞好冬培。耐肥能力强,每次收割后应及时追施氮肥,一般每亩追施尿素25公斤左右,高产栽培时可加大施肥量。注意开沟排水防渍,加强冬培管理。冬培时应重施有机肥、磷钾肥或复合肥,并对麻蔸中耕和覆土,以确保麻园的持续生产力。
6适宜种植地区:四川省麻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