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澳甜糯 75)甜糯玉米品种简介_玉米种子介绍_玉米品牌澳甜糯 75

时间 : 12-19 投稿人 : 宏皓 点击 :
审定编号:国审玉20210110

品种名称:澳甜糯75

申请者:天津市南澳种子有限公司

育种者:天津市南澳种子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JY025×JY028

特征特性:北方(东华北)鲜食糯玉米组出苗至鲜穗采收期85.5天,比对照京科糯569早熟1.0天。株高223厘米,穗位高85厘米,穗长23厘米,穗行数14-20行,穗粗5.2厘米,籽粒白色,接种鉴定,感大斑病、丝黑穗病、黑粉病;北方(黄淮海)鲜食糯玉米组出苗至鲜穗采收期72.0天,比对照苏玉糯2号早熟2.0天。株型半紧凑,株高214厘米,穗位高82厘米,穗长22厘米,穗行数14-18行,穗粗5.0厘米,籽粒白色、半马齿,接种鉴定,抗大斑病,感丝黑穗病,中抗灰斑病;南方(东南)鲜食糯玉米组出苗至鲜穗采收期78.5天,比对照苏玉糯5号早熟1.0天。叶片深绿色,叶缘绿色,花药黄色,颖壳绿色。株型半紧凑,株高189厘米,穗位高64厘米,穗长18.6厘米,穗行数12-18行,穗粗5.0厘米,穗轴白色,籽粒白色、半马齿,接种鉴定,中抗大斑病,中抗丝黑穗病,中抗灰斑病;南方(西南)鲜食糯玉米组出苗至鲜穗采收期85.5天,比对照渝糯7号早熟1.5天。株高191厘米,穗位高73厘米,穗长18厘米,穗行数14-18行,穗轴白色,籽粒白色、半马齿,接种鉴定,中抗大斑病、灰斑病、瘤黑粉病,高感丝黑穗病。

产量表现:2019-2020年参加北方(东华北)鲜食糯玉米组国家统一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1183.3千克,比对照京科糯569减产5.60%。2020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183.3千克,比对照京科糯569减产5.2%。2019-2020年参加北方(黄淮海)鲜食糯玉米组国家统一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882.0千克,比对照苏玉糯2号增产16.9%。2020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868.0千克,比对照苏玉糯2号增产22.0%。2019-2020年参加南方(东南)鲜食糯玉米组国家统一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965.9千克,比对照苏玉糯5号增产16.10%。平均亩产1038.6千克,增产13.4%。2019-2020年参加南方(西南)鲜食糯玉米组国家统一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925.5千克,比对照渝糯7号增产7.5%。2020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015.1千克,比对照渝糯7号增产8.6%。

澳甜糯 75 | 甜糯玉米品种

栽培技术要点:早春3月下旬地膜覆盖,足墒播种,密度不超过3000株/亩,施用氮磷钾均为15的三元复合肥50千克/亩,株高50厘米时追施尿素,用量30千克/亩,整个生育期视墒情情况,及时灌水,苗期及时掰除底部分蘖。早春3月中下旬地膜覆盖,足墒播种,密度不超过3000株/亩,施用氮磷钾均为15的三元复合肥50千克/亩,株高50厘米时追施尿素,用量30千克/亩,整个生育期视墒情情况,及时灌水,苗期及时掰除底部分蘖。早春2月中下旬地膜覆盖,足墒播种,密度不超过3000株/亩,施用氮磷钾均为15的三元复合肥50千克/亩,株高50厘米时追施尿素,用量30千克/亩,整个生育期视墒情情况,及时灌水,苗期及时掰除底部分蘖。早春2月中下旬地膜覆盖,足墒播种,密度不超过3000株/亩,施用氮磷钾均为15的三元复合肥50千克/亩,株高50厘米时追施尿素,用量30千克/亩,整个生育期视墒情情况,及时灌水,苗期及时掰除底部分蘖。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黑龙江省第五积温带至第一积温带、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北京、新疆、宁夏、甘肃、陕西等省市自治区年≥10℃活动积温1900℃以上玉米春播种植区种植;适宜在山东,安徽,北京,河南,江苏,天津上海,广东,江西,福建,江苏,安徽,浙江,广西,海南重庆,贵州,四川,云南,湖北,湖南种植。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精选头条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