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粳3号(W006)
品种(生态)类型:晚粳常规稻品种
审定编号:皖稻2009005
育种人:南京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
品种来源:宁粳1号×宁粳2号,系谱法选育。
主要特征特性:2006年、2007年两年区试结果表明,株高84厘米左右,亩有效穗23万左右,穗总粒数97粒左右,结实率85%左右,千粒重27克左右,全生育期125天左右,比对照品种(M1148)早熟4-5天。
抗性表现: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抗性鉴定,2006年中抗白叶枯病(抗性5级)、抗稻瘟病(抗性3级);2007年感白叶枯病(抗性7级)、抗稻瘟病(抗性3级)。
品质表现: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2006年米质达部标1级,2007年米质达部标2级。
产量表现:在一般栽培条件下,2006年区试亩产500公斤,较对照品种增产0.8%(不显著);2007年区试亩产469公斤,较对照品种增产4.3%(不显著)。
2008年生产试验亩产477公斤,较对照品种增产11.9%。
适宜推广区域:我省沿江区和皖南山区作晚稻种植。
注意事项:在不同使用条件下,宁粳3号抗性、品质和产量表现都可能有所不同。建议推广者进一步做好宁粳3号在推广地区的示范和技术指导工作,向使用者说明宁粳3号在推广地区使用存在的抗热性、抗倒性、抗病性等方面的遗传性缺陷,告知使用者适宜的栽培技术和正确防治有关病虫草害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