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定编号:国审稻20210033
品种名称:荃优10号
申请者: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育种者: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安徽荃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品种来源:荃9311A×荃恢10号
特征特性: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品种。在长江上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51.4天,比对照F优498晚熟0.4天。株高111.0厘米,穗长24.0厘米,每亩有效穗数15.1万穗,每穗总粒数181.4粒,结实率86.0%,千粒重28.9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两年分别为5.0、3.6,穗颈瘟损失率最高级7级,褐飞虱9级,高感褐飞虱,感稻瘟病,抽穗期耐热性较强,耐冷性一般。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71.5%,垩白度1.9%,直链淀粉含量16.7%,胶稠度 78毫米,碱消值5.7级,长宽比3.0,达到农业行业《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三级。在长江中下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33.6天,比对照丰两优四号早熟2.4天。株高125.8厘米,穗长25.3厘米,每亩有效穗数14.9万穗,每穗总粒数201.0粒,结实率82.6%,千粒重26.6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两年分别为3.7、3.9,穗颈瘟损失率最高级7级,白叶枯病5级,褐飞虱9级,高感褐飞虱,感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抽穗期耐热性较强。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54.1%,垩白度2.9%,直链淀粉含量14.4%,胶稠度70毫米,碱消值5.3级,长宽比3.2,达到农业行业《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三级。
产量表现:2018年参加长江上游中籼迟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40.91千克,比对照F优498增产2.48%;2019年续试,平均亩产640.81千克,比对照F优498增产3.39%;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40.86千克,比对照F优498增产2.93%;2020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08.95千克,比对照F优498增产4.43%。2016年参加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30.52千克,比对照丰两优四号增产2.73%;2017年续试,平均亩产618.46千克,比对照丰两优四号增产2.85%;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24.49千克,比对照丰两优四号增产2.79%;2018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56.10千克,比对照丰两优四号增产3.68%。
栽培技术要点:长江上游作一季中稻种植:1.适期播种,培育壮秧。根据当地生态条件,适时早播,保证安全抽穗;稀播匀播,培育多蘖壮秧。2.适时移栽,合理密植。该品种分蘖中等,每亩插足基本苗8万-10万。3.科学施肥,提高群体质量。宜中肥水平,亩用纯氮13千克左右。重施基肥,早施分蘖肥,拔节前期增施钾肥,增强植株抗逆性。4.合理灌溉,适时防治病虫草害。抽穗期遇低温天气,适时灌水保温;适时防治病虫害。长江中下游作一季中稻种植:1.适期播种,培育壮秧。根据当地生态条件,适时早播,保证安全抽穗;稀播匀播,培育多蘖壮秧。2.适时移栽,合理密植。该品种分蘖较好,穴栽1-2粒种子苗,每亩插足基本苗6万-8万株。3.科学施肥,提高群体质量。该品种具氮高效,不宜高肥,一般亩用纯氮13千克左右,基肥∶追肥为6∶4,增施磷、钾肥。4.合理灌溉,适时防治病虫草害,抽穗期遇低温天气,适时灌水保温。5.病虫害防治。根据当地植保部门的病虫预测预报,及时防治稻瘟病、白叶枯病、纹枯病、稻曲病和稻飞虱、螟虫等病虫害,稻瘟病常发区注意加强防治。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四川省平坝丘陵稻区、贵州省(武陵山区除外)、云南省的中低海拔籼稻区、重庆市(武陵山区除外)海拔800 米以下地区、陕西省南部稻区的稻瘟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稻瘟病重发区不宜种植。适宜在湖北省(武陵山区除外)、湖南省(武陵山区除外)、江西省、安徽省、江苏省的长江流域稻区以及浙江省中稻区、福建省北部稻区、河南省南部稻区的稻瘟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稻瘟病重发区不宜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