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种认定编号:蒙认菌2012002号
品种名称:东达一号
申请单位:内蒙古东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选育单位:内蒙古东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白灵菇变异株经分离后选育而成。
性状描述:
子实体扇贝形-鲍鱼形,乳白色,个体大小14.7×18.3cm,柄短粗3.7×4、3cm,伞片厚1.2-6.3cm,菌褶乳白色。
品质:2011年内蒙古自治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综合检测中心测定,粗蛋白15.4%,灰分5.5%。
抗性:经鉴定,高抗木霉病。
试验情况:
2009年区域试验,平均每kg干料产菇0.468kg,比对照田吉龙增产14.9%。
2010年区域试验,平均每kg干料产菇0.488kg,比对照田吉龙增产16.7%。
2011年生产试验,平均每kg干料产菇0.442kg,比对照田吉龙增产13.9%。
栽培技术要点:
1、修棚整地,做地埂,铺地膜。
2、科学配料:干玉米芯30%,干沙柳木渣30%,棉籽皮30%,麸皮7%,豆粕粉2%,复合肥1.0%,石膏粉2%,PH值调整到8.5,百分比含水量70%。将这些物质与水充分拌合。
3、装袋:在每年7月初-8月10日前进行,每袋装湿料1.9kg,尽量装的紧实,戴颈盖。注意一定将料紧实,否则容易被杂菌污染,播种时培养料的ph值不能低于7.5。
4、灭菌:用太空包汽灶温度达到85℃以上,灭菌12小时,高压灭菌2小时。
5、接种:在无菌条件下,接入白灵菇原种,避光培养。播种期:需在保护地栽培,一般呼、包、鄂地区在7月10日-8月底拌料装袋和播种。施肥:追施豆浆和葡萄糖水。
6、发菌:温度控制在22-28℃,培养60天,需经常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
7、菌袋后熟:待白色菌丝体全部长满培养料面(约播种后50-60天),即可进入后熟阶段,此时温度控制在20-22℃内,再培养20天左右,待菌棒便硬备用。
8、低温刺激阶段:菌袋后熟以后,需把温度控制在8-11℃内,需8天时间,在低温条件下让菌棒中的菌丝体生殖生长。
9、出菇管理:打开袋口,把环境温度控制在13-18℃之间,增加喷水量和通风量(分3次通风2-3小时),适度增加光照度(lx600度4-6小时)。此时温度控制在15-18℃内,若此时温度偏高,可改成早晚通风,午间闷棚。出菇期间,相对湿度保持在85%以上,每天喷水3-5次,通风3次,每次0.5-1.0小时左右,早晚及时采菇,根据市场要求,采大留小。
适宜地区:具备保温(12℃-27℃)保湿(50%-95%)和适度避光的保护地条件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