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种名称:正红507
申请者:四川正红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育种者:四川正红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
品种来源:K169×K61
特征特性:西南春玉米(中高海拔)组出苗至成熟121.9天,比对照渝单8号晚熟0.7天。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紫色,花药黄色,颖壳绿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94厘米,穗位高119厘米,成株叶片数20片。果穗筒形,穗长17.2厘米,穗行数18-20行,穗粗5.0厘米,穗轴红色,籽粒黄色、马齿,百粒重31.8克。接种鉴定,感大斑病、茎腐病、穗腐病、小斑病、纹枯病,抗丝黑穗病,中抗灰斑病、南方锈病。籽粒容重739克/升,粗蛋白含量10.00%,粗脂肪含量4.00%,粗淀粉含量73.00%,赖氨酸含量0.30%。
产量表现:2017-2018年参加西南春玉米(中高海拔)组联合体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637.7千克,比对照渝单8号增产12.8%。2018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46.7千克,比对照渝单8号增产25.3%。
栽培技术要点:选择中等以上肥力地块适期播种,四川在3月下旬到4月上旬播种为宜。施足底肥,早施苗肥,重施拔节孕穗肥(大喇叭口期),N、P、K配合施用。合理密植,播种密度4000株/亩。加强田间管理,注意防旱排涝。苗期注意防治地下害虫,拔节孕穗期到乳熟期注意防治黏虫,后期应加强玉米螟的防治。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西南春玉米(中高海拔)区的四川省甘孜州、阿坝州、凉山州海拔800-2200米的地区;贵州省贵阳市、毕节市、安顺市、六盘水市、黔西南州海拔1000-2200米地区;云南省昆明市、楚雄州、大理州、保山市、丽江市、德宏州、临沧市、普洱市、玉溪市、红河州、文山州、曲靖市、昭通市、
—778—
迪庆州、怒江州、西双版纳州海拔1000-2200米地区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