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双高”甘蔗生产机械化技术

时间 : 07-03 投稿人 : 涟漪 点击 :

§1甘蔗生产机械化技术含义

甘蔗生产机械化技术是指在甘蔗生产全过程中所采用的机械化作业技术。它包括耕整地机械化技术、开行机械化技术、种植(施肥)机械化技术、中耕机械化技术、植保机械化技术、灌溉机械化技术、收获机械化技术、装载运输机械化技术、破垄平茬机械化技术、蔗叶粉碎还田机械化技术。

§2推广“双高”甘蔗生产机械化技术的意义

农业机械具有高效的特点,与传统人畜力作业方式相比,机械作业可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减轻劳动强度,提高作物单产,降低生产成本。目前我区甘蔗生产机械化还处于发展初期,甘蔗生产主要依靠人工作业,劳动强度大,劳动效率低,生产成本高,甘蔗单产低。落后的生产方式制约了甘蔗生产的发展和蔗糖业成本的降低。甘蔗生产机械化技术是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甘蔗单产、增强蔗糖业国际竞争力的有效措施。据有关部门和单位试验示范结果表明:实施深耕深松机械化技术,甘蔗增产率达31%,每亩增收230元;实施中耕机械化技术可提高生产效率32倍以上,作业成本减少25元/亩,肥料利用率提高15%;连续3年实施蔗叶粉碎还田机械化技术后,土壤有机质含量从原来的1.5%提高到2.7%,可增产7%~10%。广西已确立为全国“双高”甘蔗优势产区,发展“双高”甘蔗生产,必须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提高甘蔗单产和含糖份,降低生产成本。因此,在“双高”甘蔗生产中推广应用甘蔗生产机械化技术具有现实和重要意义,发展甘蔗生产机械化势在必行。

§3“双高”甘蔗生产机械化技术主要内容介绍

一、耕整地机械化技术

耕整地机械化技术包括耕地机械化技术和整地机械化技术。

(一)耕地机械化技术

1、技术内容及其作用

耕地机械化技术是采用拖拉机配套铧式犁等机具进行耕翻、疏松土壤作业的技术。深耕深松是旱作农业生产中的一项重要耕作技术,在“双高”甘蔗生产中,深耕深松机械化技术对提高甘蔗单产具有明显作用。

深耕加深耕层,疏松土壤,增加土壤中的孔隙度,以增强雨水入渗速度和数量,避免产生地面径流,打破犁底层,熟化土壤,创造一个深厚的耕作层,促进作物根系生长发育,同时清理田间残茬杂草,掩埋肥料,消灭寄生在土壤或残茬上的病虫害。深耕起到了翻转土层、疏松耕层、改善深层土壤物理性状的作用。

深松起到疏松土层而不翻转土层的作用:深耕犁在土层下犁过,撬松土壤,打破犁底层,增强雨水入渗速度和数量,能避免翻耕土壤过程中水分散失,但不能翻埋肥料、杂草、秸秆,不利于减少病虫害。

传统甘蔗生产方式依靠人畜力作业,其耕层通常只能达到10~15cm,这样的耕层深度存在犁底层浅而硬、地表径流严重、土壤蓄水保墒透气能力差的缺陷,限制了甘蔗根系的营养吸收面,甘蔗抗旱能力弱,根系难以深扎,易被风吹倒,产量难以提高。适当采用深耕深松机械化技术,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为甘蔗生长创造良好的保水、保肥、透气的土壤条件,有利于甘蔗根系的发育和吸收较多的养份和水份,提高抗旱、抗倒伏能力,达到提高甘蔗单产的目的。

2、技术规范和实施要点

(1)技术规范

深耕深度30~35cm,立垡率≤3%,回垡率≤3%,不漏耕不重耕,耕深一致,深松深度40~50cm。

(2)实施要点

深耕:

①因土深耕。耕作层比较浅,或土质比较粘重的土壤,要加深其耕层,发挥深耕增产作用更显著。

②逐年深耕。深耕可以提高土壤贮水能力,但深耕不当常造成减产,主要是生土被翻耕至表土,降低了耕作层的肥力。因此,要逐年深耕,每年加深2~3cm,土壤肥力高的可深耕一些。

③增施肥料。深耕可以提高土壤保肥力,但对土层养份增加很少,甚至下降,所以深耕应配合增施肥料,否则达不到预期目的。

④提早深耕。土质粘重的蔗地,宜在植蔗前数月深耕。使翻耕起来的生土能充分风化而改良其物理性,深耕后最好种植一造绿肥。

深松:

①土层深厚肥沃,深松效果好。

②土层深厚,土质粘重,深松可以改良土壤结构,但在雨水较多季节,土壤下沉快、效果不大,应增施有机肥。

③土层蔬松的砂壤土、砾土等,深松效果也不好。

④土层浅,土壤肥力低的蔗地,深松宜浅一些,关键是增施肥料,提高土壤肥力。

⑤土壤自然回实,一般两年深松一次即可。§1甘蔗生产机械化技术含义

甘蔗生产机械化技术是指在甘蔗生产全过程中所采用的机械化作业技术。它包括耕整地机械化技术、开行机械化技术、种植(施肥)机械化技术、中耕机械化技术、植保机械化技术、灌溉机械化技术、收获机械化技术、装载运输机械化技术、破垄平茬机械化技术、蔗叶粉碎还田机械化技术。

§2推广“双高”甘蔗生产机械化技术的意义

农业机械具有高效的特点,与传统人畜力作业方式相比,机械作业可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减轻劳动强度,提高作物单产,降低生产成本。目前我区甘蔗生产机械化还处于发展初期,甘蔗生产主要依靠人工作业,劳动强度大,劳动效率低,生产成本高,甘蔗单产低。落后的生产方式制约了甘蔗生产的发展和蔗糖业成本的降低。甘蔗生产机械化技术是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甘蔗单产、增强蔗糖业国际竞争力的有效措施。据有关部门和单位试验示范结果表明:实施深耕深松机械化技术,甘蔗增产率达31%,每亩增收230元;实施中耕机械化技术可提高生产效率32倍以上,作业成本减少25元/亩,肥料利用率提高15%;连续3年实施蔗叶粉碎还田机械化技术后,土壤有机质含量从原来的1.5%提高到2.7%,可增产7%~10%。广西已确立为全国“双高”甘蔗优势产区,发展“双高”甘蔗生产,必须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提高甘蔗单产和含糖份,降低生产成本。因此,在“双高”甘蔗生产中推广应用甘蔗生产机械化技术具有现实和重要意义,发展甘蔗生产机械化势在必行。

§3“双高”甘蔗生产机械化技术主要内容介绍

一、耕整地机械化技术

耕整地机械化技术包括耕地机械化技术和整地机械化技术。

(一)耕地机械化技术

1、技术内容及其作用

耕地机械化技术是采用拖拉机配套铧式犁等机具进行耕翻、疏松土壤作业的技术。深耕深松是旱作农业生产中的一项重要耕作技术,在“双高”甘蔗生产中,深耕深松机械化技术对提高甘蔗单产具有明显作用。

深耕加深耕层,疏松土壤,增加土壤中的孔隙度,以增强雨水入渗速度和数量,避免产生地面径流,打破犁底层,熟化土壤,创造一个深厚的耕作层,促进作物根系生长发育,同时清理田间残茬杂草,掩埋肥料,消灭寄生在土壤或残茬上的病虫害。深耕起到了翻转土层、疏松耕层、改善深层土壤物理性状的作用。

深松起到疏松土层而不翻转土层的作用:深耕犁在土层下犁过,撬松土壤,打破犁底层,增强雨水入渗速度和数量,能避免翻耕土壤过程中水分散失,但不能翻埋肥料、杂草、秸秆,不利于减少病虫害。

传统甘蔗生产方式依靠人畜力作业,其耕层通常只能达到10~15cm,这样的耕层深度存在犁底层浅而硬、地表径流严重、土壤蓄水保墒透气能力差的缺陷,限制了甘蔗根系的营养吸收面,甘蔗抗旱能力弱,根系难以深扎,易被风吹倒,产量难以提高。适当采用深耕深松机械化技术,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为甘蔗生长创造良好的保水、保肥、透气的土壤条件,有利于甘蔗根系的发育和吸收较多的养份和水份,提高抗旱、抗倒伏能力,达到提高甘蔗单产的目的。

2、技术规范和实施要点

(1)技术规范

深耕深度30~35cm,立垡率≤3%,回垡率≤3%,不漏耕不重耕,耕深一致,深松深度40~50cm。

(2)实施要点

深耕:

①因土深耕。耕作层比较浅,或土质比较粘重的土壤,要加深其耕层,发挥深耕增产作用更显著。

②逐年深耕。深耕可以提高土壤贮水能力,但深耕不当常造成减产,主要是生土被翻耕至表土,降低了耕作层的肥力。因此,要逐年深耕,每年加深2~3cm,土壤肥力高的可深耕一些。

③增施肥料。深耕可以提高土壤保肥力,但对土层养份增加很少,甚至下降,所以深耕应配合增施肥料,否则达不到预期目的。

④提早深耕。土质粘重的蔗地,宜在植蔗前数月深耕。使翻耕起来的生土能充分风化而改良其物理性,深耕后最好种植一造绿肥。

深松:

①土层深厚肥沃,深松效果好。

②土层深厚,土质粘重,深松可以改良土壤结构,但在雨水较多季节,土壤下沉快、效果不大,应增施有机肥。

③土层蔬松的砂壤土、砾土等,深松效果也不好。

④土层浅,土壤肥力低的蔗地,深松宜浅一些,关键是增施肥料,提高土壤肥力。

⑤土壤自然回实,一般两年深松一次即可。

相关文章

  • 夏季怎样贮好粮
    夏季怎样贮好粮

    夏季来临,农家贮粮难度就会加大。那么,如何贮存好粮食呢?一、凡需长期贮存的粮食,一定要认真整理,达到干、饱、净。二、贮粮前应对各种器具进行清洗曝晒,用80%的敌敌畏乳油20倍稀释液喷洒灭虫。喷药后的器具须晾晒干,2至3小时后再使用。三、当贮粮房内温度高于室外时,应在夜晚将门窗全部打开,通风换气降温。...

    2029 种植技术大全 种植方法
  • 杏鲍菇介绍
    杏鲍菇介绍

    杏鲍菇,又名刺芹侧耳,是近年来开发栽培成功的集食用、药用、食疗于一体的珍稀食用菌新品种。杏鲍菇学名:Pleurotuseryngii Quel.别名:剌芹侧耳。隶属于真菌门、担子菌纲、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杏鲍菇品种:真菌门、真担子菌纲、伞菌目、侧耳属杏鲍菇菌肉肥厚,质地脆嫩,特别是菌柄组织致密、...

    800 农作物种植技术 种植科普
  • 主干形桃树辩证管理
    主干形桃树辩证管理

    一、依势定产,把握两点:1.主干粗度达不到,还处在树形建造期的果园,栽植第一年冬剪时,要以主干粗度定产。树高在1.5米左右,离地50公分处,直径2.5公分左右的横向枝可结7斤果左右,留7枝左右;主干高度在2米左右,离地1米高,横向枝直径长3公分左右可结15斤果左右,留15枝左右。所有结桃枝长度在50...

    2015 种植科普 农作物种植知识
  • 龙眼裂果预防措施
    龙眼裂果预防措施

    近来,笔者多次接触到关于龙眼裂果的问题。造成龙眼裂果的原因有许多,但普遍认为水分供应不均匀(如久雨或久旱骤雨)、果实发育期不平衡(如营养失调、养分缺管、比例不当)、病虫害严重为害等是主要原因。果实裂果后,经常会引来各种蜂类、蝇类等昆虫取食果实汁液,影响果实的产量和质量。为此,在栽培管理过程中,我们要...

    1865 农业种植方法 农作物种植
  • 酶技术开发大麦型饲粮
    酶技术开发大麦型饲粮

    浙江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科技人员根据我国南方饲料资源紧缺,但利用冬闲田生产饲用大麦的潜力却十分巨大的实际情况,针对大麦因富含抗营养因子β—葡聚糖而导致其饲用价值明显低于玉米,因难以进入我国饲料工业客观现实。系统测定了大麦营养与抗营养特性,研制出高酶活β—葡聚糖酶,创建了对大麦抗营养因子作酶解调控的...

    2041 种植常识 农作物种植知识
  • 稀里哗啦百草枯功效与使用说明书
    稀里哗啦百草枯功效与使用说明书

    农药类型:其它农药名称:稀里哗啦百草枯农药剂型:生产企业:丰牌农业(中国)有限公司防治对象:使用方法产品特点:联吡啶盐类触杀型灭生性除草剂,光谱、速效、能杀灭大部分禾本科及阔叶杂草,对单子叶与双子叶植物的绿色组织有极强的破坏作用。施药后能在短短的几小时内,抑制生长点,杂草不再生长,3-5天后达到死草...

    1035 农药功能查询 除草剂名称
  • 白灵菇、鸡腿菇一年两茬高效益
    白灵菇、鸡腿菇一年两茬高效益

    近几年,辽宁省凤城市草河区保卫村三组村民陈丹青利用温室栽培白灵菇-鸡腿菇,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2006年2茬合计纯收入5.9万元。白灵菇9月份生产,12月初~4月出菇,生产周期为8个月,生产的主要原料是玉米芯、玉米秆、麦麸子,采用熟料栽培。1亩温室可栽培1.8万袋,可产菇4500千克,市场销售价每千...

    576 种植科普 种植指南
  • 啶虫脒原粉功效与使用说明书
    啶虫脒原粉功效与使用说明书

    农药类型:其它农药名称:啶虫脒原粉农药剂型:生产企业:济南凯利达化工有限责任公司防治对象:使用方法 啶虫脒原粉适用作物药物残留...

    544 农药有些哪 除草剂配方
  • 25%吡虫啉.辛硫磷功效与使用说明书
    25%吡虫啉.辛硫磷功效与使用说明书

    农药类型:其它农药名称:25%吡虫啉.辛硫磷农药剂型:生产企业:山西运城绿齐农药有限公司防治对象:使用方法 商品详细介绍 《吡辛乳油》简介: 一、100ml×40瓶/件:200ml×30瓶/件:300ml×20瓶/件:500ml×20瓶/件:1000ml×12瓶/件:防治蚜虫(伏蚜)、稻飞虱、...

    2844 除草剂十大名牌 农药知识
  • 绿豆的综合加工技术
    绿豆的综合加工技术

    一、绿豆汁:新鲜绿豆50千克,用自来水清洗干净,加水250千克,进行预煮,煮到绿豆刚好煮透而不开花为止。然后用纱布滤出汤汁,加入100千克白砂糖,加热使之溶解,再过滤1遍,重新煮沸2-3分钟,趁热装入消毒的饮料瓶中密封保存,低温储藏能保持1年不变质。饮用时冲淡3-4倍,香甜可口,是一种新型营养性饲料...

    448 农作物种植技术 种植常识
  • 七八月份如何管理麻核桃
    七八月份如何管理麻核桃

    笔者从事麻核桃生产多年,摸索了不少管理经验,现将七八月份麻核桃的管理方法介绍如下:一、水肥管理水。已挂果的树到7月份果实大小已基本定型,进入壳硬化期。此期,不需要人为浇水。土壤水分过多,会造成果壳花白和果尖发白,影响果面的美观,不好出售。尤其是“鸡心”、“公子帽&...

    2320 农作物种植技术 种植常识
  • 黄瓜有花无瓜的原因与防治
    黄瓜有花无瓜的原因与防治

    有花无瓜的原因 有的农户种的黄瓜只见开花不见结瓜。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黄瓜植株体内细胞分裂失调,导致只开雄花而不开雌花,这样就难以结瓜。当黄瓜植株枝叶藤蔓发育粗壮,就能增强其分蘖发叉能力,雌花、雄花也才能在同株体上均匀地开放。若黄瓜植株在生长过程中藤蔓失调疯长,就会破坏黄瓜植株体的分枝能力,从而导致植...

    2620 农业种植教程 种植指南
  • 榆兰叶甲防治
    榆兰叶甲防治

    名称:榆兰叶甲学名:Pynrrhaltaaenescens (Fairmaire类属:鞘翅目叶甲科分布在河套滩地、湖泊淤积地等滩地甘草的主要食叶害虫,其他产区也有分布,但危害较轻或不造成危害。主要为害期为7月中旬至8月下旬,年发生2~3代,以成虫在杂草丛间、植株残体下、土块、土缝内越冬。形态特征成幼...

    2717 种植科普 农作物种植管理
  • 八种水稻栽秧先进方法
    八种水稻栽秧先进方法

    一、改进后的强化栽培:3叶至4叶1心嫩秧早栽,水源好的田宜早栽,水源差的田可稍迟,旱秧、水秧都适用,但都应施足底肥,深耕耙平,尽量选壮苗,浅水栽秧;行距、窝距均为1尺3寸,每窝三个单株间距3寸呈三角形。这种栽插法密中有稀,稀中有密,最大程度地减轻了植株间养份与阳光的竞争,有利植株个体发育,因而能轻大...

    720 农作物种植技术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 怎样提高保护地的消毒效果
    怎样提高保护地的消毒效果

    利用现有的土地进行保护地生产,是提高产值增加效益的有效措施。为了推进无公害标准化蔬菜生产,实现蔬菜产业的现代化,农民增产增收。对种植三年以上的大棚或日光温室土传病害日趋严重,真菌性病害、细菌性病、根结线虫病、土壤板结、酸化,有的植株死秧后查不出病因的现象,实际是土壤盐渍化造成的盐害。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1227 种植知识 农业种植教程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