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白灵菇栽培加工工艺流程

时间 : 01-09 投稿人 : 金承 点击 :

一、拌料

1、配方:棉籽皮77%、玉米芯10%、麸皮10%、玉米面3%、石灰1%、石膏1%、过磷酸钙1%

2、方法:

①、先将粉碎后的玉米芯在2%的石灰水中浸泡12小时。

②、玉米芯捞出后按配方比例与棉籽皮混合。

③、将玉米面、石灰、石膏、过磷酸钙、麸皮按配方比例混合均匀,其中石灰、过磷酸钙先过孔径为3mm筛子。

④、将所有主辅料混合均匀。

⑤、按料水比1∶1.1——1∶1.2加水并用铁锹翻匀。

⑥、用拌料机搅拌一次,搅拌过的料夏季应马上装袋,冬季可就地堆放三小时后装袋。

二、装袋

高压灭菌采用17×33×0.045CM的聚丙烯塑料袋。常压灭菌采用低压聚乙烯塑料袋(17×33×0.045CM)。用罗盘式装袋机装料,每袋装干料0.8斤。袋口用4.5CM的颈圈及无棉盖体。然后装好的袋子竖放于聚丙烯塑料框内,每框12袋。

三、灭菌

高压灭菌:将装有菌袋的塑料框摆放于高压灭菌锅内,再将高压锅盖用螺丝拧好,一定要呈对角线拧紧。通入蒸汽后,当压力达到0.5个大气压时开始放冷气,放气时一定要缓慢进行以免袋子胀破。冷气放净后,压力为零时关闭放气阀再重新通入蒸气,当压力达到1.25时,保持4个小时。灭菌结束后使之自然降压冷却。当锅内温度达到80℃左右时可打开高压锅继续降温。

四、冷却

当高压锅内温度降到50℃左右时,将装有菌袋的塑料框移到冷却室内。塑料框之间保持10CM的距离以利降温。打开进风口和排风扇,必要时用可移动式大型风扇直吹菌袋降温。冷却室周围及冷却室内地面一定要保持干净,每次菌袋放入前都应用墩布擦二次。

五、消毒

1、对消毒室的要求:

①、消毒室的密闭性一定要好。

②、消毒室应具备缓冲间,紫外线灯管10个,4个空气洁净器。

③、地面及墙壁光滑。

④、非输送带操作员一律不准入内,不准参观。

⑤、消毒液浸泡过的专用墩布每天擦二次。

2、当冷却室内菌袋的温度降至28℃时,将装有菌袋的塑料框及表面经过消毒的原种瓶移至冷却室。根据消毒室空间的大小计算烟雾消毒剂的用量,将消毒剂点燃,打开紫外线灯并关闭所有门窗对菌袋表面及空气进行消毒。

六、接种

当消毒室内气味散尽,操作员在缓冲间换专用防护口罩,手套、鞋、冒及服装。操作员进入消毒室后,关闭紫外线灯,打开空气洁净器,按一米一框的距离将装有菌袋的塑料框摆放在输送带上。这时接种人员在便衣室换鞋、冒、服装并对手进行严格消毒。最后戴上专用不透气套袖(非接种流水线上边的套袖)将双手及经消毒的接种工具伸入接种流水线内准备接种。此时操作员可打开传送带开关及接种线顶部可产生无菌风的空气洁净器开关。当传送带停止后接种人员两人一组(一框)开始接种。要求每瓶菌种接20个菌袋。接种时接种人员不须说话及上厕所,操作规范、快捷,保证菌种掉入通气孔内及布满4.5CM的料面。发现有杂菌的菌种应马上将菌瓶封闭并退出接种流水线。当第一框菌袋接完后,接种人员将剩余的菌种及接种工具拿在手中并将菌种在瓶内粉碎,与此同时,消毒室操作员开启输送带开关,并按一米一框的距离重新摆放装有菌袋的塑料框,开始第二次接种。

七、菌袋装运

接种开始的同时,必须保证在接种流水线的出口处有人将接好种的菌袋塑料框从流水线上搬下放在手推车上(或电瓶车),操作要轻搬轻放并拒绝闲杂人员进入装运车间。同时要保持装运车间地面清洁。必要时关闭门窗。将装有菌袋的塑料框运至发菌室发菌。

八、发菌

菌袋运到发菌室后从塑料框中取出菌袋放在培养架上发菌。

1、温度:发菌温度保持在22--24℃。

2、湿度:发菌室内空气湿度越低越好,如果发菌室内湿度较大,要在发菌室内放置一些石灰块吸潮降温。

3、通风:发菌前期不用通风,10天后应结合温度高低进行通风换气。

4、光线:白灵菇喜欢在避光条件下发菌,更不能有直射光线,如冬季发菌需掀开覆盖物增温,可在发菌室内铺一层遮阳网。

5、污染袋的处理:发菌15天左右,可对培养室内的菌袋进行一次检查。发现有污染的菌袋可挑出处理。处理方法:将污染菌袋在远离生产厂的地方脱掉塑料袋,用拌料机(小型)打碎,料晒干后装袋,用于栽培鸡腿菇。

九、白灵菇的后熟期管理:

白灵菇菌丝长满菌袋后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后熟培养,才能达到生理成熟,否则即便创造出菇条件也不能正常出菇。生理成熟期的管理方法和发菌期基本相同。袋温在20—24℃,生理成熟期为30天左右。

菌袋没有达到生理成熟所要求的时间与积温,也有少量菌袋形成原基开始出菇。遇到这种情况我们不要急于出菇,而是仍按白灵菇后熟期管理。如果此时降温出菇,由于多数菌袋仍没达到完全生理成熟,其结果不但出菇率低,而且产量也低。

十.搔菌:白灵菇菌袋达到生理成熟前五天进行搔菌。搔菌的方法是:将菌袋两头打开,用已经75%酒精消毒过的小钩,扒掉料面中央部位直径为3—4㎝范围内的菌种。注意尽量不要伤害菌丝并迅速将袋口拧死,以防料面水分蒸发。搔菌的目的就是防止白灵菇原基在老菌种块上形成,以便幼菇生长健壮。白灵菇菌袋搔菌五天后进入催菇管理阶段。

十一白灵菇的催菇管理:

1温度:温度调控原则是:①昼夜温差在10℃以上。②晚上必须有低于10℃的低温刺激,最好能控制在3—8℃。③温差及低温刺激的天数在10天以上。

2湿度: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5%—95%。具体做法为:在地面上浇一次大水。此后如果发现湿度不够,可用喷雾器加湿。

3通风与光线:在保证催菇要求的温湿度条件下,尽量多通风。要求光照度在1000勒克斯以上。

催菇管理10-15天,就可看到菌袋两端形成圆球状的原基。此时催菇阶段结束,进入出菇管理阶段。

十二白灵菇的出菇管理:

1温度:温度应保持在8-16℃。温度过低子实体发育缓慢;温度过高子实体生长虽快,但菌盖薄商品价值较低。需要注意的是,白灵菇对温度较敏感,如果袋温超过25℃后,原基有可能死亡,此后很难出菇。

2湿度:湿度保持在80-90%,不要在菇体上喷水。同时防止菌袋或塑料布上的水珠滴在菇体上,以免形成污斑,降低商品价值。采菇前可适当降低空气湿度,从而保持菇体表面洁白。

3通风与光照:

良好的通风是生产优质白灵菇的重要条件之一。优质白灵菇的市场标准是:无柄或短柄,手掌状。如果通风不良,子实体可长成倒马蹄形,柄粗长而菌盖小。这样的菇市场价值较低。所以生产中在协调好温度、湿度的前提下尽量保持室内良好的通风状态。通风的目的就是降低温室内CO2的浓度,促进菌盖的正常发育。

生产优质白灵菇还需有足够的散射光,光照度要求在1000勒克斯以上。但不能有直射光照到菌袋或菇体上。如果光线过强,菌盖颜为土黄色而非优质白灵菇的洁白色。

4疏蕾:

当原基长至玉米粒大小时要及时疏蕾。疏蕾需要大量人工,要提前做好准备,以免错过最佳疏蕾时间。疏蕾原则如下:①每个菌袋只留一个幼菇。②留大菌蕾,去掉小菌蕾。③留健壮蕾,去掉生长势较弱的菌蕾。④留下菌盖大的菌蕾,去掉柄长的菌蕾。⑤留下菇型圆整的菌蕾去掉长条形菌蕾。⑥留下无斑点无伤痕的菌蕾。⑦留下直接在料面上长出的菌蕾,去掉在菌种块上形成的菌蕾。

疏蕾时应注意如下几点:①疏蕾前应对疏蕾人员现场培训半天。②疏蕾工具每个菌袋用75%的酒精消毒一次,以免细菌性病害的交叉感染,③疏蕾工具不能碰伤保留的幼菇及幼菇基部的菌丝。

十三白灵菇覆土出菇:

白灵菇出完第一茬菇的菌袋,在20-24℃的条件下培养10天,再去掉塑料袋,可进行覆土栽培出第二茬菇。

1覆土时间:

山西地区菌袋覆土时间尽量安排在春节以前,这样春节过后,气温逐渐回升,可在4月底前第二茬菇出菇结束。如果覆土时间过晚,气温较高,二茬菇原基易受热死亡。

2覆土方法:

对于一头出菇的菌棒,可将没出菇的一头朝上立式覆土,对两头出菇的菌棒立式卧式覆土都可以。但务必注意,不管是立式还是卧式覆土,菌棒间一定留10㎝的空隙。覆土不能过厚,菌棒似露非露为原则。覆土后浇大水一次。

3温度控制:

白灵菇覆土出二茬菇的关键是控制温度。在生产实践中,往往覆土后菌袋发热,幼菇死亡,二茬菇出菇失败。所以覆土后要注意料温的变化,温度控制在14℃以下,超过14℃要采取一些降温措施。

十四、白灵菇的采收加工

1、白灵菇的采收:白灵菇从催菇到现蕾约15天,从现蕾到采收约15天。白灵菇过早或过晚采收都将影响其商品价值。白灵菇采收前一天应停止喷水并适当通风降湿。适宜采收的标准是:白灵菇菌盖充分展开,呈手掌状,边缘向下,重量在3—3.5两。采收时先洗净双手,一手按住菌袋,一手将其拧下,放入干净的筐内。

2、白灵菇的加工:

目前我国白灵菇市场最常用的包装为:内包装为吸水纸,每个菇用1—2块吸水纸。外包装为泡沫箱,每箱净重10斤。鲜菇采收后放到1—2℃的保鲜库内预冷。当菇体温度达到2℃左右时,削去老化菌根或菌柄,经包装加工后封箱发运。整个包装过程在冷房内进行。

一级货的质量标准:菇体洁白,无斑点,无杂质,菌盖上部有弹性,菌盖边缘无破碎,无向上翻卷,菇型圆整,单重150g—200g,切去基部。此外150g以下或200g以上为等外品。(作者:贾乾义)

相关文章

  • 开春小麦栽培要点
    开春小麦栽培要点

    小麦栽培要点应从下面三个方面来说:一、抓紧追肥提苗。目前,正值小麦、油菜生长需水需肥较多时期,要抓紧追肥提苗。对迟播迟栽,底肥用量不足,苗数偏少,长势差的二、三类苗,要抓紧增施氮素化肥,促进苗情尽快转化。坡地小麦干旱缺水,要组织发动群众,采取各种办法,广辟水源,对小麦进行淡肥饱灌,促进正常生长。二、...

    1631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种植技术
  • 早辣椒大面积高产栽培技术
    早辣椒大面积高产栽培技术

    选用良种,作好苗床。为实现早熟、高产、抗病、抗逆、抗寒的目的,当家品种以湘研1号、伏甜为主栽,前者上市,前期产量高,耐寒性强,微辣带甜;后者抗病性强,果大肉厚,果面光滑,辣味稍浓,商品性好。其次是湘研2号、早杂2号。播种前十天选择地势较高,避风向阳的水田进行翻耕晒坯,施足有机肥作苗床基肥,每亩用腐熟...

    2751 农业种植方法 种植指南
  • 33%二甲戊灵乳油功效与使用说明书
    33%二甲戊灵乳油功效与使用说明书

    农药类型:其它农药名称:33%二甲戊灵乳油农药剂型:生产企业:河北昊阳化工有限公司防治对象:使用方法产品说明:本品是一种选择性芽前除草剂。适用于大豆、玉米、蔬菜(白菜、胡萝卜、芹菜、蒜、大葱等)及果园。防除杂草:一年生禾本科和某些杂草如马唐、牛筋草、早熟禾、藜、马齿笕、反枝笕、凹头笕、车前草、苣菜、...

    1552 除草剂十大名牌 农药禁忌
  • 大棚西红柿浇水技术
    大棚西红柿浇水技术

    西红柿具有喜水、需水量大的特点,据总结有关实践经验,大棚西红柿的浇水技巧如下:一、必须按不同生育期特点进行浇水。一般情况下,西红柿边定植边浇水,浇定植水后3~5天再浇1次缓苗水,一直到第一穗果坐住如蛋黄大小时再浇1次。结果前期叶面蒸腾量小,果数也少,通风量也小,一般可7~10天浇1次小水。以后随着植...

    1575 农业种植教程 种植指南
  • 毛豆品种介绍――292
    毛豆品种介绍――292

    品种来源:引自亚洲蔬菜研究发展中心。主要性状:有限结荚习性。株高35-40厘米,幼苗主茎紫色,主茎6-8节,分枝性较弱。花紫色,单株结荚15-20个,底荚高10厘米左右,荚粗、粒大,茸毛白,外观美,味甜,带香味,品质佳。适宜鲜食和加工速冻出口。不易裂荚,种皮黄色,种子近园形,百粒重25克左右,耐肥力...

    520 种植技术 种植技术大全
  • 油桃一边倒快速丰产栽培
    油桃一边倒快速丰产栽培

    油桃一边倒树形具备四大优点:一是结果快。2-3年即可获得丰产,而传统树形通常要5-6年才丰产;二是产量高。因树形有序排列,果实分布均匀,通风透光良好,所以极易获得较高产量;三是质量好。果实端正,颜色鲜艳,个大味甜,市场很受欢迎,四是易管理。树形矮化,修剪和喷药不费劲,方便田间管理。一、建园和定植选择...

    1090 种植科普 农作物种植管理
  • 拱棚辣椒三膜两苫越冬栽培技术
    拱棚辣椒三膜两苫越冬栽培技术

    辣椒采用“三膜两苫”越冬栽培,具有成本低,效益高(亩净产值达5000元)、易操作等优点。“三膜两苫”指大拱棚、小拱棚和定植覆膜及两个小拱棚覆盖草苫,其主要栽培技术如下。1大小拱棚的设计大拱棚采用宽6米,长60~80米,高1.6~1.8米的大拱棚较为经济实用。小拱棚大拱棚内套两个小拱棚,小拱棚宽2.2...

    537 种植技术 农业种植禁忌
  • 玉米标准化生产六步曲
    玉米标准化生产六步曲

    整地合理轮作选好茬,旋翻深松细整地;平整细碎标准高,保墒更利把水蓄。选种择优选种忌越区,贪青晚熟不可取;播前先试出芽率,精密播种成本低。施肥因需测土配良方,平衡施肥增地力;农肥化肥配一起,看清真假别大意。播种把握农时适时播,密度合理定株距;包衣处理防病虫,催芽座水保苗率。管理查田补种要及时,病老弱苗...

    238 农业种植教程 农作物种植
  • 鲜桃贮藏保鲜的三种方法
    鲜桃贮藏保鲜的三种方法

    冷藏:桃在低温贮藏中易遭受冻害,在-1℃时就有受冻的危险。因此,桃的贮藏适宜温度为0℃,适宜相对湿度为90%~95%。在这种贮藏条件下,桃可以贮藏3~4周或更长时间。然而,桃在低温下长期贮藏,风味会逐渐变淡,长期低温冷藏会使桃子产生冻害,果肉褐变,特别是桃移到高温环境中后熟时,果肉会变干、发绵、变软...

    943 种植常识 种植指南
  • 枣树管理五误区
    枣树管理五误区

    一、只重视冬剪,而忽视夏管枣树冬剪可调整树势,改善树冠内部的通风透光条件,有利于集中养分,改善翌年的枣果品质。冬剪长树,夏管结实。夏管的主要措施:除萌、摘心、拉枝、疏除过密枝及背上旺枝等。有些枣农不重视夏管,或夏管不及时,从而导致幼枣大量脱落。二、只重视地上管理,而忽视地下管理有些枣农连续多年不给枣...

    2871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农作物种植知识
  • 复硝酚钠功效与使用说明书
    复硝酚钠功效与使用说明书

    农药类型:其它农药名称:复硝酚钠农药剂型:生产企业:北京拜尔特化工研究与发展公司防治对象:使用方法 适用作物药物残留...

    1331 除草剂常识 农药禁忌
  • 麦套花生增产五法
    麦套花生增产五法

    麦套花生可使花生的生长发育提前,获得较高的产量,但其播种时整地及施肥比较困难。因此,应加强中后期管理,确保麦套花生丰产丰收。1合理灌水,麦糠覆盖麦套花生的生长发育阶段恰逢伏天的高温干旱,应根据苗情、墒情适时灌水,灌后在行间撒施麦糠进行覆盖,可起到保墒增肥的目的;分墒后于封行前中耕培土,促花针下扎,花...

    1199 农业种植禁忌 种植指南
  • 推介两个杏李新品种
    推介两个杏李新品种

    一、风味玫瑰:是成熟最早的美国红肉型杏李杂交新品种,其果实呈扁圆型,果实成熟呈紫黑色,果面光洁晶亮、极美观,果肉鲜红,味香、浓甜,品质极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7.2%-18.5%,果重100-120克。果实成熟期5月中、下旬,果实发育期80-85天,该品种生长势旺,枝条分枝能力强,当年可形成大量花芽...

    1765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农作物种植管理
  • 敌百虫的防治对象和使用方法
    敌百虫的防治对象和使用方法

    防治对象:它是一种广谱性杀虫剂。主要胃毒作用,也有触杀作用,可防治咀嚼式口器的害虫,对食叶性害虫均有较强的杀灭作用。经常用于杀灭灯蛾类、刺蛾类、毒蛾类、卷叶螟、尺蠖、、菜表青虫、绢野螟等。使用方法:1,做成毒饵诱杀地下害虫,如用麦糠8千克、90%敌百虫晶体0.5千克,混合拌制成毒饵,撒施在苗床上,可...

    1789 种植技术大全 种植指南
  • 无公害结球甘蓝定植后管理
    无公害结球甘蓝定植后管理

    1.温度管理 缓苗期白天保持20-22℃,夜间10-12℃,可通过加盖草苫或内设小拱棚等措施保温。缓苗后白天温度降至15-20℃,夜间10-13℃。进入莲座期以后,白天保持15-20℃,夜间8-10℃,前期室温超过25℃开始放风,下午降到20℃时闭风,中后期上午气温上升到20℃时放风,下午降到15℃...

    1658 农作物种植技术 种植常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