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半地下式温室培育香菇,可在地下坑内搭人字形菇木,且使排放的菇木与地面呈45°夹角。在排放时,一层放4根菇木,间距为10厘米,在4根菇木上部的1/3处横放1根菇木作垫木,在其上再放4根菇木,照此层层排放。为了方便出菇期管理,放置时要按树种和粗细分层次排放。将养过菌或上次出过菇的菇木放入地下坑后,要进行补水催蕾,每天喷水3次,每次1小时,连续喷2~3天,直到菇木渗出水分为止。将吸足水分的菇木用薄膜盖好,但每天要通风换气1~2小时,并于晚上将温室上部的薄膜揭开,增大昼夜温差,刺激出菇。如有条件,菇木吸足水分后再喷20~40×10-6赤霉素或40×10-6柠檬酸,可加速催蕾出菇。刚长出的幼菇,如果颜色不白而偏棕褐色,说明水分过多,应揭膜通风散湿。若幼菇干瘪、萎缩,说明干冷风稍强,要少揭膜,还可往坑里喷雾水以提高空气湿度。总之,在菇蕾大批量长出后,幼菇直径长到1.5~2.5厘米时,若老菌盖上还无花纹或其花纹不明显、沟状条纹浅而不白,可隔几天不盖膜,并适当减少覆盖物,促使其形成花菇后再遮荫、盖膜,让花菇继续长大。但要注意,在阴雨天一定要覆膜,以免菇体受雨淋而降低品质,甚至减产。据试验,在海拔1100米处,3~4月培育菇木50筒,入坑后第二天大雪纷飞,气温下降到零下1~3℃,7天后又下大雪,由于采取薄膜日光温室保温保湿进行催蕾,14天后即开始现蕾,16天后蕾菇陆续出齐,1个月采菇结束。平均每筒菇木出菇117个,而未处理的200筒菇木,此时大部分还未现蕾。另一在海拔1400米处,菇木入坑后于早春、秋末初霜和阴雨季节,用薄膜盖菇木2400筒,避免了幼菇受霜冻和雨淋,这样比地表面培育多收1潮菇,且增加了0.5~1个品级。
相关文章
-
脐腐裂果停功效与使用说明书
农药类型:其它农药名称:脐腐裂果停农药剂型:生产企业:新疆天山通农资连锁有限公司防治对象:使用方法1、促进光合作用,提高叶绿素含量,提早开花、座果、果实迅速膨大,防止裂果、落果、畸形果、烂果,改善果实的硬度,果形美观,提高着色能力,减少营养物质外渗。延长果树丰产期和瓜果蔬菜的果实采收期。提高含糖量2...
1865 除草剂注意事项 农药注意事项 -
影响果蔬质变五大因素
1.温度:温度是影响果蔬变质速度的最重要的环境因子。在最适温度基础上,每增加10℃,变质速度便增加两到三倍。不适宜的温度除导致上述各种生理病害外,也影响呼吸代谢、乙烯的产生,从而引起各种成分的变化。病菌孢子的萌发和生长受温度的影响。温度还影响水分蒸发的速度。2.相对湿度:果蔬失水速度依赖于产品和周围...
2155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种植方法 -
小麦专家张平治传授冬季田管要诀
针对安徽省阜南县小麦的苗情:(1)播量大,基本苗偏多。全县40%以上田块亩用种量在15公斤左右,部分田块用种量超过20公斤,基本苗平均23.4万,较去年多4.4万,个别田块达到40万。(2)总茎蘖数增加,单株分蘖偏少。亩总茎蘖数平均达到92.8万个,较上年同期增加12.9万。但是单株茎蘖数平均4.2...
856 种植技术大全 种植方法 -
辣椒“两螨”的防治方法
辣椒“两螨”即茶黄螨和朱砂叶螨,都是为害辣椒嫩叶的害虫。广西各地发生普遍。茶黄螨成螨和幼螨群集在嫩叶部取食,植株受害的后,叶背普通褐色有油光,叶片扭曲下垂,严重时停止生长,叶片脱落。朱砂叶螨,也以成螨和若螨在叶背吸取汁液,受害的叶片有黄白小点,严重时叶片变黄,枯死脱落。“两螨”食性很杂,除为害辣椒外...
1476 农作物种植技术 农业种植禁忌 -
柑桔冬季清园技术要点
冬季清园是柑桔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措施之一,抓好清园工作能有效消灭越冬病虫,减轻来年病虫危害的程度,其主要技术要点如下:一、采果后要结合冬剪,剪除密生交叉枝、枯枝、病虫枝以及衰退枝,留6-10厘米枝桩以促吐新梢。然后把落叶、烂果、病虫枝等清理出果园,集中销毁,同时清除果园所有杂草,清理排水沟,树干和主枝...
1840 农作物种植技术 农业种植方法 -
蔬菜遇旱涝灾害怎么办
防涝排渍蔬菜出现涝害,受害大时毁苗毁种,只能改种。受害程度浅时,软腐病、疫病、枯萎病、病毒病等高温高湿易发生的病害流行,秧苗出现沤根,要加强防治。暴雨后及时清沟排渍,并补浇井水或深河水,防止雨过天晴瓜叶萎蔫。勤中耕,特别是浇水,追肥和下雨后,应及时中耕1次。防旱灌水蔬菜出现旱害,南瓜、丝瓜、辣椒、茄...
592 农业种植禁忌 种植方法 -
食用菌虫害减少技术要点
1、保持菇场清洁。菇房在栽培前要彻底清扫干净,并用800倍的敌百虫或敌敌畏溶液均匀喷一遍。室外种菇,要清除栽培场地周围的杂草,并用250倍的敌百虫溶液喷洒土壤和场地周围。2、防成虫入室。室内栽培用菌,要将门窗、通风通风孔等用60目的细纱网钉上,防止蝇、菇蚊等成虫入室危害。3、药物熏杀。室内栽培食用菌...
786 农业种植教程 种植方法 -
棉花种子处理注意四点
棉花种子处理是预防苗期病害,防止出现高脚苗,实现棉花“一播全苗”的关键技术之一。由于现有种子加工技术只能实现硫酸脱绒及精选处理,而包衣技术跟不上,农民自己进行种子处理时常由于操作技术不当(如药剂种类及用量)而发生药害,影响出苗或达不到种子处理预期效果,因而掌握种子处理技术显得...
1677 种植技术 种植科普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