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黑木耳的采收与加工

时间 : 06-05 投稿人 : 渝顺 点击 :

当黑木耳的耳片充分展开,耳色开始转浅或腹口开始产生白色孢子粉时即可采收。采收前要停止喷水24小时,使黑木耳基部稍有收缩,以利采摘。

采耳时间,应选择雨后天晴或晴天早晨。春耳和秋耳要摘大留小,伏耳则大小一齐采收。采收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用手抓住耳的基部旋转摘下,注意不要拉断耳片,以免残片留在料表腐烂,另一种是用锋利的刀片齐袋壁削下。收耳后停水3~5天,以增加培养料的通气性,使菌丝复壮,抑制杂菌生长。

收下的黑木耳要去除耳根处的料,及时晒干或烘干,若遇晴天,2~3天即可晒干;如遇阴雨天,可用木制的烘箱(分数层,每层相距15厘米,上放铁丝筛子)烘干。烘箱下面放电炉,最下一层筛距电炉60厘米。烘箱上面有通气管,以排除湿空气。将鲜木耳置于铁丝筛上,烘24~36小时即成干品。干木耳用塑料袋包装后放在干燥处贮藏。

黑木耳是我国食用菌的一项大宗产品,但长期以来,在生产收购、调拨和出口上,没有一个较为科学的全国性标准,全凭感官检验,加之加工、包装各地各不相同,造成等级混乱,价格悬殊,有的甚至掺杂掺假,损害了消费者利益。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从1982年起商业部组织有关部门,通过调查、研究,起草了我国第一个黑木耳国家标准;并经国家标准局批准,从1986年8月1日起在全国实施,现摘录质量指标如下:

一级:耳面黑褐色,有光亮感,背面灰色。无拳耳、流耳、虫蛀耳和霉烂耳。朵片完整,直径超过2厘米,耳片厚度1毫米以上。含水量不超过14%,干湿比1:15以上。含杂质量不超过0.3%。

二级:耳面黑褐色,背面暗灰色。无拳耳、流耳、虫蛀耳和霉烂耳。朵片基本完整,直径超过1厘米,耳片厚度0.7毫米以上。含水量不超过14%,干湿比1:14以上。含杂质量不超过0.5%。

三级:耳的色泽为黑褐色至浅棕色。拳耳不超过1%,流耳不超过0.5%,无虫蛀耳和霉烂耳。朵形小或含碎片,但直径超过0.4厘米。含水量不超过14%,干湿比1:12以上。含杂质量不超过1%。

相关文章

  • 氰戊菊酯功效与使用说明书
    氰戊菊酯功效与使用说明书

    农药类型:其它农药名称:氰戊菊酯农药剂型:生产企业:江苏汇鸿克胜进出口有限公司防治对象:使用方法作用机理:是神经毒剂。作用于害虫的神经系统。使用:中等毒性杀虫剂,杀虫谱广,但对螨类无效,以触杀和胃毒作用为主,无内吸传导和熏蒸作用,击倒快,持效期长,而且对作物的增产和促进早熟有一定的作用。广泛用于防治...

    1753 除草剂禁忌 农药查询
  • 北京果品公司预计06年苹果价格将高开低走
    北京果品公司预计06年苹果价格将高开低走

    北京锦绣大地四道口果品商贸有限公司发言植物资料网讯:2006年全国苹果产销分析和市场协调会议8月29日在青岛召开,北京锦绣大地四道口果品商贸有限公司李建军说,今年苹果产量上升,价格可能下降,今年早期的收购价格可能会比较高,主要是受今年苹果的整体价格比较高这一惯性的影响,不代表整体的趋势,预计今年的苹...

    1495 种植常识 种植指南
  • 综合防治甘蔗虫害
    综合防治甘蔗虫害

    我省甘蔗害虫共有7个目16科34种。主要害虫有螟虫、金龟子、绵蚜、蓟马等。暝虫防治危害我省甘蔗的螟虫有二点螟、玉米螟、二化螟、条螟和白螟。甘蔗螟虫常称为甘蔗钻心虫,它钻入幼苗和蔗茎进行危害,造成枯心苗和虫孔节,影响有效茎和单茎重,产量和蔗糖含量明显下降。其防治方法如下:选择无螟虫的健壮蔗茎和蔗梢作种...

    1452 种植知识 农业种植方法
  • 金福菇室内层架式熟料栽培新技术
    金福菇室内层架式熟料栽培新技术

    金福菇是近几年新开发的珍稀菇类,出菇温度较高,适宜在春末至中秋间栽培,解决了目前菇房实施。周年栽培的品种搭配和夏季食用菌栽培面积少、品种少,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的问题,发展前景广阔。目前各地的栽培方法和管理方式多样,因而出菇和产量也很不稳定,特别是在原基阶段易发生死菇的现象。由于室内日夜温差小(特别是用...

    572 农作物种植技术 种植常识
  • 秋季注意防治柑橘小实蝇
    秋季注意防治柑橘小实蝇

    秋季是柑橘小实蝇发生和危害最重的时期,也是防治的关键时期。柑橘受到小实蝇危害会造成果实腐烂、提早落果,造成严重的产量损失。今年吴江市小实蝇发生时间明显提前,成虫数量明显增加,应高度重视柑橘小实蝇的防控工作,减轻危害。发生情况今年小实蝇发生呈现前期温和、近期迅速增加的特点。据吴江市菀坪镇3个小实蝇性诱...

    1984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种植指南
  • 红葡萄品种--户太9号葡萄
    红葡萄品种--户太9号葡萄

    果实性状介绍:成熟期7月中旬(一次果)至9月中旬(三次果)。果穗园锥形带副穗,松紧度中等偏紧,单穗33cm×18cm,穗重800—1000克,果粒近圆形,纵径29毫米,横径28毫米,果粉厚,果皮中厚,顶端紫黑色,尾部紫红色,果粒大,单粒平均重10.43g,最大粒重18g,糖度...

    1919 种植技术大全 农作物种植
  • 玉米留茬免耕技术
    玉米留茬免耕技术

    玉米留茬免耕是近几年山区兴 起的一种新农作制。所谓留茬免耕 就是连作玉米以不刨根为主,辅以 药剂除草、精量播种,减(免)耕等技 术的新耕作方法。留茬免耕具有良 好的保持水土的效益。根茬留在土 壤中的非腐解有机物能促进土壤形 成更多新鲜腐殖质,保持地力并有 培肥地力的良好效应。而且省工、省 事、减少投...

    2388 种植科普 农作物种植管理
  • 香蕉和芭蕉的区别
    香蕉和芭蕉的区别

    “香蕉和芭蕉同属芭蕉科,在形色味上都很相近”。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果树栽培系教授冯奇瑞告诉《生命时报》记者,从外观上看,香蕉棱少,形体长圆,果柄短,未成熟时为青绿色,成熟后转为金黄色,果肉为黄白色,横断面近圆形。而芭蕉比香蕉长粗大棱多,一头略大,另一头略小,果柄较长,芭蕉果皮呈灰黄色,果肉是乳白色,...

    235 农业种植禁忌 种植方法
  • 云大-120(芸苔素内酯)
    云大-120(芸苔素内酯)

    这是近些年广泛应用于生产中的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其功能特点是可促进根系的发育、种子萌发和幼苗的生长;可促进花粉授精,增加坐果和果实膨大;还能提高叶绿素含量、增强光合作用,并有改善植物生理代谢,增强抗逆性的作用。具体用法:一、生菜、白菜、甘蓝(莲花白)等叶菜类:在苗期和生长期用云大-1204000-5...

    1194 农作物种植技术 种植常识
  • 阿维.三唑磷功效与使用说明书
    阿维.三唑磷功效与使用说明书

    农药类型:其它农药名称:阿维.三唑磷农药剂型:生产企业:河北润德农化股份有限公司防治对象:使用方法产品性能本品由阿维菌素与三唑磷混配而成,三唑磷具有触杀、胃毒,并有一定的渗透性;阿维菌素是一种生物源杀虫剂,具有胃毒和触杀作用。两者混配增效作用较好,对水稻二化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适用作物:水稻防治对象...

    239 除草剂种类 农药技术
  • 丝瓜新品种――夏绿一号
    丝瓜新品种――夏绿一号

    夏绿一号丝瓜是广州市蔬菜研究所从夏优丝瓜第一代系统选育而成的品种。今年5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经广州、深圳等地试种,一般亩产2000公斤左右。该品种早熟,丰产,耐热较强,瓜形美观,瓜长50―60厘米,横茎5―5.5厘米,皮色深绿,瓜条匀称,商品性较好。适宜我省珠江三角洲地区夏、...

    2016 农作物种植技术 农业种植方法
  • 发酵红薯效果好
    发酵红薯效果好

    发酵红薯效果好红薯蛋白质含量低,钙、磷、钠等矿物质和维生素缺乏,长时间单一的红薯喂猪,会引起消化不良,影响各种营养物质的均衡吸收,造成猪只身体不适,焦躁不安。在喂红薯时要合理搭配精料,以利营养互补。促进猪只健康生长。(一)调制方法。将配方中的鲜薯去杂、去泥和烂块,粉碎成薯浆,然后拌入米糠和适量金宝贝...

    1080 农业种植教程 种植方法
  • 柚子如何整形修建
    柚子如何整形修建

    柚树通过整形修剪,使之树冠形状丰满,并达到丰产、稳产的目的。一、定干干高宜40-60厘米,共培养5-6个主枝。柚树的生物学特性与其它甜橙和红桔不同,树势强盛,树体高大,而且果大,其结果母枝大部分或全部都在树冠内部。我们必须了解它的这些特性,才能掌握修剪技术。二、结果母枝抽生结果枝的枝梢叫结果母枝。结...

    2756 种植技术大全 农作物种植知识
  • 辣椒一面黑紫色是什么原因
    辣椒一面黑紫色是什么原因

    郑明白你好:我种的辣椒不知什么原因总是出现一面黑紫色。请问我应怎么办?木兰县齐田斌齐田斌你好:就你提出的问题,编辑咨询了植保专家。据介绍,露秋茬辣椒后期、棚室秋延晚、秋冬茬、冬春茬栽培,在低温条件下容易发生这种现象。原因是地温长时间偏低,特别是低于10℃,容易产生花青素,使辣椒的一部分产生黑紫色。供...

    1780 种植科普 种植指南
  • 麦麸香茶饮料加工技术
    麦麸香茶饮料加工技术

    (一)概述麦麸纤维酶解液中含有大量的糊糖、低聚糖等水溶性物质。利用麦麸纤维的酶解液,将其加工成风味独特的麦香茶饮料。可有效利用麦麸原料,减少浪费,又避免了对环境的污染。(二)主要原料小麦麸皮、α-淀粉酶、白砂糖、蜂蜜、乙基麦芽酚。(三)主要设备远红外烤箱、恒温水浴锅、压滤机。(四)工艺流程小麦麸→烘...

    2948 种植常识 种植方法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