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豫南小麦对土壤的要求及麦田整地技术

时间 : 06-10 投稿人 : 润诚园艺 点击 :

豫南小麦种植区位于华北平原中熟冬麦区的南部边沿,复种指数高,多为一年二熟或三年五熟,农业结构不尽合理,重用轻养,土壤有机质和速效性养分含量低,需增氮补钾。因此,掌握小麦对土壤的要求标准及麦田整地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一、小麦对土壤的要求

1.要有良好的土壤质地豫南地区冬前积温高,小麦冬前生长期长,生产上既要防止过多消耗养分,又要防止冻害。因此,要求土壤既要保水保肥,而且通透性好,一般以壤土地最适宜种植。

2.养分含量要高小麦生长要求土壤有水解N含量40~60毫克/千克以上。速效P含量为20~30毫克/千克以上,速效K含量为100毫克/千克以上,根据豫南土壤氮磷钾的有效含量,其施肥比例以1∶1∶0.9为宜。一般以施纯N150千克/公顷,有效磷150千克/公顷,有效钾135千克/公顷左右为佳。

3、要有深厚的土壤耕层熟土层厚、根系发达,小麦生长健壮。因此,豫南麦田要求深耕,一般以25~30厘米为宜,细耙多遍,做到耕层松软深厚,上虚下实,无坷垃,无作物根茬,底墒充足。

4、要有平整的地面豫南地区阴雨偏多,土地不平,易造成“三死田”既高处旱死,凹作,精细整地,整平土地。

5、土壤PH值以6.8~7为宜豫南地区、土壤瘠薄,潜在肥力差,土肥流失严重,影响小麦产量。因此,生产上一般要求土壤PH值为6.8~7的中性土壤为宜。

二、麦田整地技术

1、深耕一般深耕可加厚熟土层,增加土壤孔隙度,促进微生物活动,减轻病虫及杂草危害。生产上以耕深25~30厘米为宜。并且要注意深耕要逐年加深,且越早越好。一次过深,翻出的生土多,来不及熟化。深耕地也应结合增施有机肥以提高深耕地的效益。最好在深耕后浇塌墒水,既可防止低墒问题,又可防止土壤下沉。

2、整地标准豫南麦田整地要做到早耕、深耕、耕透、耙透、多耙、细耙,上虚下实,地平埂直,无作物根茬、杂草,底肥底墒充足等。既:早、深、静、细、实、平、透、足的“八”字标准。

相关文章

  • 波斯鸢尾花种植技术
    波斯鸢尾花种植技术

    波斯鸢尾花属于菖蒲科,波斯鸢尾花是被选来祭祀巴黎的守护圣人--圣朱威的花朵。一月三日的诞生花--波斯鸢尾花,它的花色有白、黄、绿、蓝等颜色,多采多姿。1、栽植地点鸢尾不但可以种于玻璃温室或塑料膜温室,而且在露地也可种植。户外种植配合以临时覆盖物,或使用活动房屋,特别是春秋两季是可行的。为了种植而要选...

    2987 种植技术 种植常识
  • 春季修剪密植枣树方法
    春季修剪密植枣树方法

    小冠疏层形干高80~90厘米,抑制主干上的二次枝,促发3~4个枣头,使最上面的枣头向上延伸,成为主干延枝,以下的2~3个枣头培养为主枝。第二年,主干枝留60厘米左右短截,除剪口下的2~3个二次枝,使形成两个二层主枝和一个主干延长枝。这样,一个中干、五个主枝的树形便基本形成。主干上的主枝,一般不短截,...

    2821 农业种植方法 农作物种植管理
  • 高产优质一年生黑麦草特高栽培技术
    高产优质一年生黑麦草特高栽培技术

    特高黑麦草柔嫩多汁,为多种家畜、家禽和草食性鱼类所喜食,采食率在95%以上。在营养生长期刈割,干物质中的粗蛋白质含量在20%以上,而且富含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家畜、家禽采食后,日增重显著提高。据国家农业部提供的资料,特高黑麦草饲养畜禽,平均24千克鲜草可增重1千克活兔,20千克鲜草可增重1千克活鹅...

    1955 种植技术大全 种植方法
  • 金针菇栽培中技术难点及预防措施
    金针菇栽培中技术难点及预防措施

    1、袋料面出现白色絮状气生菌丝原因:①菌袋含水量偏低,保湿发菌阶段空气温度不足。②搔菌后,催蕾室内二氧化碳浓度偏高,通风不足,延长了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化的时间。措施:①调整培养基含水量。②增加保湿发菌阶段空气相对湿度,防止气生菌丝生长过旺,形成菌膜。做好催蕾阶段室内保温与通风工作。2、“搔菌”3天...

    2370 种植技术 种植科普
  • 番木瓜秋播春植的具体方法
    番木瓜秋播春植的具体方法

    番木瓜多采用秋播春植的方法,也就是秋天育苗,第二年春天种植。采用这种方法的主要原因是避开番木瓜花叶病危害的高峰期,保证果园有一定的收成。在我国南方地区,番木瓜花叶病的发病率很高,这种病对番木瓜的危害很大,植株感染了这种病后,叶片会发黄,植株矮小,生长受到抑制,轻者使果实变小、畸形、产量低,重者整株死...

    2143 农作物种植管理 农业种植禁忌
  • 春播绿豆高产栽培技术(下)
    春播绿豆高产栽培技术(下)

    3.中耕培土,科学施肥绿豆虽然较耐贫瘠。为了使绿豆获得稳产、高产,科学施肥是关键。施肥应掌握以有机肥为主,无机肥为辅,有机肥和无机肥混合使用,施足基肥、适当追肥的原则。施肥量视土壤肥力和生产水平而定,在土壤含全氮量低于0.05%的情况下,施用少量氮肥,一般每667平方米施尿素3公斤~5公斤作提苗肥,...

    249 种植常识 种植指南
  • 夏季温棚蔬菜管理
    夏季温棚蔬菜管理

    一、巧揭棚膜6月,温室、拱棚内的温度很高,已不适应蔬菜生长。管理上要逐步放风,先放肩风、顶风,最后再放底风,由小到大,昼夜不闭风口。经过锻炼,蔬菜便适应了外界气候条件,可使温室蔬菜生长期延长,产量增加;拱棚蔬菜生长茁壮,稳产高产。二、降温度在温室、拱棚上覆盖遮阳网,不仅可使棚内温度降低10℃左右...

    2839 种植知识 农业种植方法
  • 种子冬季贮藏
    种子冬季贮藏

    确保入库种子均达到安全含水量。禾谷类作物种子安全含水量为12.15%;油菜作物种子为8—10%;薯类作物种子为65—80%。在冬贮过程中,种子水分随环境和湿度的变化而变化,所以要定期测定种子水份,以防坏种。定期测定种子发芽率。要根据库贮实际情况,定期、定点、定层抽取种子样品做发芽试验,特别是在种子入...

    1155 种植知识 种植技术大全
  • 葡萄的科学保鲜法
    葡萄的科学保鲜法

    一、采前管理1、修剪果穗。①去软尖。剪去果穗下端1/4-1/3部分的甜度低、味酸、多汁、柔软和易失水的果粒。②疏粒。疏掉不易成熟,品质差、糖度低的青粒、小粒。同时,把伤粒和病粒疏掉。2、巧用肥料。为了提高糖度和耐贮性,采前一个月主要以磷钾肥为主。3、防治病害。在果实开始着色时,每隔10-15天喷一次...

    1288 农业种植方法 农作物种植知识
  • 春苦瓜的栽培要领
    春苦瓜的栽培要领

    繁殖方法用播种法繁殖,于果实尾部呈黄色而未裂开时剪下干藏。北方3月下旬~4月上旬于温室或大棚播种育苗,5月初定植;长江流域3月中旬播种,4月中旬定植;华南地区春季栽培1~3月播种,夏季栽培4~5月播种,秋季7~8月播种。如采用保护设施,冬季也能栽培。土壤盆栽时盆土用田园土掺适量石灰和腐熟的猪粪及过磷...

    2889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种植知识
  • 泥土墙上如何种蘑菇
    泥土墙上如何种蘑菇

    蘑菇长在泥土墙上,是一种用长稻草、麦草立体栽培食用菌的方法,其工艺步骤包括稻草预处理、制模、撒种打包、扎包、培菌、覆土栽培、采摘,本发明将长稻草捆包发菌,采用主体覆土出菇的栽培方法,合理的利用空间,立体栽培,占地面积少,解决了菇体沾泥的问题,便于将菇体加工成盐水菇,室内室外均可栽培。等菌包打好后长出...

    2950 农业种植教程 种植指南
  • 樱桃冻害症状及补救措施
    樱桃冻害症状及补救措施

    1.樱桃冻害症状分级标准0级:1、2年生枝无冻害或有轻微冻害,主干和主枝无冻害;1级:少数1、2年生枝冻死,主干北侧皮层内部及木质部略变成黄褐色,形成层未冻死;2级:1、2年生枝50%冻死,主干北侧皮层内部及木质部略深褐色,形成层部分冻死;3级:部分主枝和大部分1,2年生枝冻死,主干北侧内外皆变成深...

    439 种植科普 农作物种植知识
  • 如何进行辣椒育苗?
    如何进行辣椒育苗?

    辣椒育苗的方法:辣椒种子发芽适温25至30摄氏度,低于15摄氏度不易发芽。幼苗生长适宜温度白天25至27摄氏度,夜间18至20摄氏度。土温宜在18摄氏度以上。辣椒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一般在10至11月播种,华北、东北2至4月播种,华南于12月至次年1月播种。秧苗苗龄南方90至100天,北方60天左右。定...

    1847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种植技术
  • 花椰菜种子-雪丽2号
    花椰菜种子-雪丽2号

    特征特性:1、中晚熟品种,定植后70-75天左右可采收,植株整齐、直立,生长势旺盛;2、花球美观,球色雪白,球形高圆,品质佳,叶球可自然紧贴球面覆盖花球;3、单球重1.5kg左右,结球紧实,采收后花球颜色保持时间长,不易变色;4、抗性较强,种植适应范围广。栽培要点:1、适于春秋播种,请根据当地气候、...

    1689 种植技术 农业种植禁忌
  • 梨新品种——早酥红
    梨新品种——早酥红

    早酥红是经多年精心培育而成的早酥梨芽变新品种,具有早酥梨的完全性状及良好口感,经多年观察,无变异现象,特征稳定。 早酥红梨树幼叶鲜红,花粉红色。果实多呈卵圆形或长卵形,平均单果重250克,大者可达700克,幼果至成熟果果面全红,套袋果条红。果面光滑,有光泽,并具棱状凸起,皮薄而脆,果心较小,瓤肉莹白...

    2130 种植知识 农业种植禁忌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