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们近几年的实践和探索,严格按照无公害生产技术的要求,小尖椒秋延后设施栽培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每667m2产值4000元左右,高的达5000元以上,为发展农村经济,农民增收开创了一条新路子。现将小尖椒秋延后设施栽培无公害生产技术总结如下。
1栽培环境
小尖椒生产地的大气、土壤、水源等条件必须符合国家的有关标准。选择土壤疏松肥沃,有机质含量高,排灌方便,前茬未种植过茄果类蔬菜的田块。
2品种选择
小尖椒品种选择鸡爪×吉林,又名弄口早椒。该品种植株大小中等,分枝性强,第1朵花着生于8~10节,花白色,果下垂,长尖角形,一般长13~15cm,翠绿色,光泽度好,辣味中等,具有早熟、耐寒、抗病、结果多、生长快的特点。小尖椒无辣味,品质和商品性特好,非常适合宾馆、饭店消费。秋延后设施栽培一般每667m2产1500~2000kg,采收期为9月中旬至12月。
3栽培技术
3.1播种育苗 小尖椒秋延后设施栽培宜在7月中下旬~8月上旬播种,667m2用种量25~50g。育苗过程均在大棚内进行,适当采用遮阳网覆盖降温。播种前7~10天做好苗床,苗床要选择肥沃通风凉爽的田块,宽1.2m左右,长度任意,土面整细整平,每米2用50%多菌灵8~10g进行土壤消毒。种子先用清水浸4~5小时,再在浓度为1%的硫酸铜溶液中浸5分钟取出,用清水冲洗干净即可播种。播种前浇足底水,然后均匀撒上种子,每米2苗床10g左右,播后覆盖一层0.5~1cm左右厚的营养土,再盖一层遮阳网或碎草保湿。当有少量种子出苗后,应及时撤去覆盖物见光;2~4片真叶时,即可移入营养钵中培育壮苗。营养土选用3年以上未种过茄果类蔬菜的菜园土,腐熟过筛后无污染的垃圾泥、腐熟人粪尿和猪粪,其重量比为6∶3.5∶0.5,混合堆放1个月后方可使用。由于温度较高,秧苗生长快,营养钵极易缺水干旱,应根据具体情况及时浇水。
3.2整地筑畦 选土层深厚、未种过茄果类蔬菜的田块,搭建大棚或利用现有的大棚设施。 定植前15天,每667m2施腐熟的有机肥3000kg、复合肥40kg作基肥,撒在土表,用旋耕机或人工翻耕入土。筑成连沟宽1.3m的畦,畦成龟背形。6m标准棚筑4畦,8m宽大棚筑6畦。覆盖地膜,条件许可的可铺设滴管。
3.3定植
当苗龄30天左右,秧苗有5~9片真叶时选晴天定植。每畦种2行,株距25~30cm,667m2栽3000~3500株。
3.4肥料管理 定植成活后,可根据秧苗长势浇施1~2次稀粪水或1%复合肥,促进营养生长。结果之前一般不再追肥,以防植株徒长,造成落花落果。挂果4~6个后及时追肥,667m2施复合肥10~15kg。辣椒具有连续开花结果的性能,只要光温水肥等条件适合,可不断地开花结果。因此,进入采收期后每隔15~20天左右必须追1次肥,共追肥3~4次,每次追施复合肥10kg。肥料可穴施、浇施或通过滴灌施入。在初花期、盛花期、盛采期分别喷1次600倍液的爱多收,以增加坐果,提高质量和产量。采收期可喷2~3次0.2%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追肥。
3.5水分管理 小尖椒秋延后栽培需水量大,水分过干生长衰弱易发病,过湿植株则易倒伏发病。每次灌水以半干半湿为好,可浇灌、沟灌或滴灌。滴灌供水可保持土壤疏松,节水省工,效果最好。扣棚后为避免棚内湿度过大,只要土壤不过分干燥,原则上不再浇灌水。
3.6温度管理 小尖椒生长前期温度偏高,大棚应四面通风,棚内温度超过30℃要将顶膜适度揭开通风,并覆盖遮阳网降温。10月中旬以后,随着气温的下降,四周的裙膜夜间应扣上,白天揭开。阴雨天视大棚内温、湿度灵活安排通风换气。当外界最低气温降到15℃时,夜间要全棚扣严,中午气温高时进行短暂通风,以降低棚内湿度。掌握白天温度在25~30℃,夜温在15℃以上最为适宜。11月中旬后基本上不再通风,且须增加一层内膜防寒保温,尽量提高棚温,延长采收期,增加后期产量,提高效益。
4病虫害防治
4.1综合治理 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通过培育壮苗,栽培管理,改善和优化小尖椒生长环境,营造一个不利于病虫害发生的环境条件;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必要时使用化学防治,禁止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高毒高残留农药,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并严格按照安全间隔期采收。
4.2农业防治 包括加强栽培管理,实行轮作制度,合理布局茬口,选用前作未种植茄果类蔬菜的田块等农艺措施。具体如种子处理,苗床消毒,培育无病虫害壮苗;高温闷棚杀菌;清洁田园,及时清除病株、病枝、病叶、病果等,降低病虫源数量;精细管理,改善菜地环境等。
4.3物理防治 定植时采用银灰色地膜覆盖,或插小竹片并吊银灰色膜条以避蚜,或在大棚内悬挂黄色粘虫板,以粘住蚜虫、白粉虱;采用防虫网覆盖,以阻隔害虫侵入棚内为害和产卵;或利用频振式杀虫灯、性引诱剂等诱杀夜蛾科害虫,从而杀灭成虫,降低田间产卵量,减少害虫基数,控制害虫为害蔬菜,尽量少用或不用化学农药。
4.4化学防治 合理选用农药,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化学农药,有限度地使用部分高效低毒的化学农药,并合理轮换,交替使用,能挑治的不普治,安全间隔期过后方可采摘上市。小尖椒秋延后设施栽培主要病害有病毒病、疫病、炭疽病等。病毒病是整个生长期的主要病害,发病初期可用20%病毒a 500~700倍液喷雾,隔7天1次,连喷2~3次,或1.5%植病灵乳油1000~1500倍液喷雾,受害严重的植株应拔除并消毁,以免传染。疫病以预防为主,可用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4%杀毒矾500倍液或72%杜邦克露600~800倍液,7~10天喷1次,并结合灌根连续防治2~3次。炭疽病可用5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25%炭特灵600倍液,每隔5~7天喷1次,连喷2~3次。虫害主要有白粉虱、蚜虫、红蜘蛛、蓟马、茶黄蟥和烟青虫等。白粉虱、蚜虫会传播病毒病,应及早防治,药剂可选用10%蚜虱净或10%一遍净2000~3000倍液喷雾。红蜘蛛、茶黄螨、蓟马可选用1.8%爱福丁乳油2000倍或1%杀虫素3000倍液喷雾防治。烟青虫应在幼龄期喷药防治,可用5%抑太保2000倍液、10%灭扫利2000倍液或5%锐劲特2000~3000倍液喷雾,喷药应着重于植株上部的幼嫩部位,每隔5~7天喷药1次,连喷2~3次。
5农药残留检测
小尖椒采收上市前要用蔬菜农药残留速测卡到田头逐户进行农药残留定性检测,凡农药超标,一律不得上市。整个收获期间,对小尖椒进行不定期的、经常性的农药残留检测。小尖椒开始采收后要严格控制化学农药的使用,并且每次用药后检测合格方可上市。
6采收标准、包装、运输
6.1采收标准 适时收获新鲜嫩绿小果,长度为6~8cm,大小均匀,无畸形、病斑、虫斑,色泽光亮。
6.2包装 要求包装(箱、筐、袋)大小一致、牢固、清洁、干燥、透气,无污染、无异味、无霉变现象。 包装上应注明产地、净含量、生产单位(农户)和采收日期。
6.3运输 运输工具要清洁卫生无污染,运输时做到轻装轻卸,严防机械损伤,并注意防晒、防雨淋、防高温和通风换气,防止二次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