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小尖椒秋延后无公害生产技术

时间 : 03-27 投稿人 : 南灿 点击 :

根据我们近几年的实践和探索,严格按照无公害生产技术的要求,小尖椒秋延后设施栽培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每667m2产值4000元左右,高的达5000元以上,为发展农村经济,农民增收开创了一条新路子。现将小尖椒秋延后设施栽培无公害生产技术总结如下。

1栽培环境

小尖椒生产地的大气、土壤、水源等条件必须符合国家的有关标准。选择土壤疏松肥沃,有机质含量高,排灌方便,前茬未种植过茄果类蔬菜的田块。

2品种选择

小尖椒品种选择鸡爪×吉林,又名弄口早椒。该品种植株大小中等,分枝性强,第1朵花着生于8~10节,花白色,果下垂,长尖角形,一般长13~15cm,翠绿色,光泽度好,辣味中等,具有早熟、耐寒、抗病、结果多、生长快的特点。小尖椒无辣味,品质和商品性特好,非常适合宾馆、饭店消费。秋延后设施栽培一般每667m2产1500~2000kg,采收期为9月中旬至12月。

3栽培技术

3.1播种育苗 小尖椒秋延后设施栽培宜在7月中下旬~8月上旬播种,667m2用种量25~50g。育苗过程均在大棚内进行,适当采用遮阳网覆盖降温。播种前7~10天做好苗床,苗床要选择肥沃通风凉爽的田块,宽1.2m左右,长度任意,土面整细整平,每米2用50%多菌灵8~10g进行土壤消毒。种子先用清水浸4~5小时,再在浓度为1%的硫酸铜溶液中浸5分钟取出,用清水冲洗干净即可播种。播种前浇足底水,然后均匀撒上种子,每米2苗床10g左右,播后覆盖一层0.5~1cm左右厚的营养土,再盖一层遮阳网或碎草保湿。当有少量种子出苗后,应及时撤去覆盖物见光;2~4片真叶时,即可移入营养钵中培育壮苗。营养土选用3年以上未种过茄果类蔬菜的菜园土,腐熟过筛后无污染的垃圾泥、腐熟人粪尿和猪粪,其重量比为6∶3.5∶0.5,混合堆放1个月后方可使用。由于温度较高,秧苗生长快,营养钵极易缺水干旱,应根据具体情况及时浇水。

3.2整地筑畦 选土层深厚、未种过茄果类蔬菜的田块,搭建大棚或利用现有的大棚设施。 定植前15天,每667m2施腐熟的有机肥3000kg、复合肥40kg作基肥,撒在土表,用旋耕机或人工翻耕入土。筑成连沟宽1.3m的畦,畦成龟背形。6m标准棚筑4畦,8m宽大棚筑6畦。覆盖地膜,条件许可的可铺设滴管。

3.3定植

当苗龄30天左右,秧苗有5~9片真叶时选晴天定植。每畦种2行,株距25~30cm,667m2栽3000~3500株。

3.4肥料管理 定植成活后,可根据秧苗长势浇施1~2次稀粪水或1%复合肥,促进营养生长。结果之前一般不再追肥,以防植株徒长,造成落花落果。挂果4~6个后及时追肥,667m2施复合肥10~15kg。辣椒具有连续开花结果的性能,只要光温水肥等条件适合,可不断地开花结果。因此,进入采收期后每隔15~20天左右必须追1次肥,共追肥3~4次,每次追施复合肥10kg。肥料可穴施、浇施或通过滴灌施入。在初花期、盛花期、盛采期分别喷1次600倍液的爱多收,以增加坐果,提高质量和产量。采收期可喷2~3次0.2%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追肥。

3.5水分管理 小尖椒秋延后栽培需水量大,水分过干生长衰弱易发病,过湿植株则易倒伏发病。每次灌水以半干半湿为好,可浇灌、沟灌或滴灌。滴灌供水可保持土壤疏松,节水省工,效果最好。扣棚后为避免棚内湿度过大,只要土壤不过分干燥,原则上不再浇灌水。

3.6温度管理 小尖椒生长前期温度偏高,大棚应四面通风,棚内温度超过30℃要将顶膜适度揭开通风,并覆盖遮阳网降温。10月中旬以后,随着气温的下降,四周的裙膜夜间应扣上,白天揭开。阴雨天视大棚内温、湿度灵活安排通风换气。当外界最低气温降到15℃时,夜间要全棚扣严,中午气温高时进行短暂通风,以降低棚内湿度。掌握白天温度在25~30℃,夜温在15℃以上最为适宜。11月中旬后基本上不再通风,且须增加一层内膜防寒保温,尽量提高棚温,延长采收期,增加后期产量,提高效益。

4病虫害防治

4.1综合治理 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通过培育壮苗,栽培管理,改善和优化小尖椒生长环境,营造一个不利于病虫害发生的环境条件;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必要时使用化学防治,禁止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高毒高残留农药,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并严格按照安全间隔期采收。

4.2农业防治 包括加强栽培管理,实行轮作制度,合理布局茬口,选用前作未种植茄果类蔬菜的田块等农艺措施。具体如种子处理,苗床消毒,培育无病虫害壮苗;高温闷棚杀菌;清洁田园,及时清除病株、病枝、病叶、病果等,降低病虫源数量;精细管理,改善菜地环境等。

4.3物理防治 定植时采用银灰色地膜覆盖,或插小竹片并吊银灰色膜条以避蚜,或在大棚内悬挂黄色粘虫板,以粘住蚜虫、白粉虱;采用防虫网覆盖,以阻隔害虫侵入棚内为害和产卵;或利用频振式杀虫灯、性引诱剂等诱杀夜蛾科害虫,从而杀灭成虫,降低田间产卵量,减少害虫基数,控制害虫为害蔬菜,尽量少用或不用化学农药。

4.4化学防治 合理选用农药,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化学农药,有限度地使用部分高效低毒的化学农药,并合理轮换,交替使用,能挑治的不普治,安全间隔期过后方可采摘上市。小尖椒秋延后设施栽培主要病害有病毒病、疫病、炭疽病等。病毒病是整个生长期的主要病害,发病初期可用20%病毒a 500~700倍液喷雾,隔7天1次,连喷2~3次,或1.5%植病灵乳油1000~1500倍液喷雾,受害严重的植株应拔除并消毁,以免传染。疫病以预防为主,可用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4%杀毒矾500倍液或72%杜邦克露600~800倍液,7~10天喷1次,并结合灌根连续防治2~3次。炭疽病可用5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25%炭特灵600倍液,每隔5~7天喷1次,连喷2~3次。虫害主要有白粉虱、蚜虫、红蜘蛛、蓟马、茶黄蟥和烟青虫等。白粉虱、蚜虫会传播病毒病,应及早防治,药剂可选用10%蚜虱净或10%一遍净2000~3000倍液喷雾。红蜘蛛、茶黄螨、蓟马可选用1.8%爱福丁乳油2000倍或1%杀虫素3000倍液喷雾防治。烟青虫应在幼龄期喷药防治,可用5%抑太保2000倍液、10%灭扫利2000倍液或5%锐劲特2000~3000倍液喷雾,喷药应着重于植株上部的幼嫩部位,每隔5~7天喷药1次,连喷2~3次。

5农药残留检测

小尖椒采收上市前要用蔬菜农药残留速测卡到田头逐户进行农药残留定性检测,凡农药超标,一律不得上市。整个收获期间,对小尖椒进行不定期的、经常性的农药残留检测。小尖椒开始采收后要严格控制化学农药的使用,并且每次用药后检测合格方可上市。

6采收标准、包装、运输

6.1采收标准 适时收获新鲜嫩绿小果,长度为6~8cm,大小均匀,无畸形、病斑、虫斑,色泽光亮。

6.2包装 要求包装(箱、筐、袋)大小一致、牢固、清洁、干燥、透气,无污染、无异味、无霉变现象。 包装上应注明产地、净含量、生产单位(农户)和采收日期。

6.3运输 运输工具要清洁卫生无污染,运输时做到轻装轻卸,严防机械损伤,并注意防晒、防雨淋、防高温和通风换气,防止二次污染。

相关文章

  • 因地制宜化学防除油菜田杂草
    因地制宜化学防除油菜田杂草

    随着油菜面积的扩大,今年旱土移栽油菜、板田移栽油菜、直播油菜及棉田套种油菜等多种形式并存。在防除油菜田草害方面,化学除草不仅省工,而且除草效果良好。现将不同类型油菜田的化学除草技术介绍如下:旱土移栽油菜旱土移栽油菜田主要有猪殃殃、婆婆纳、繁缕、牛繁缕、小蓟等杂草,棉田旱土套栽油菜,还有野燕麦、碎米荠...

    1547 种植知识 种植常识
  • 果树冬剪涂泥促愈合
    果树冬剪涂泥促愈合

    为了寻找伤口处理的有效方法,我们对果树锯口处进行了涂泥试验,效果很好。具体方法如下:在每年的冬季或早春对果树进行树形改造后,对锯口较大的地方,先用镰刀将伤口四周皮层及木质部削平、削光,再用稀泥涂抹剪锯口。然后用塑料布包扎伤口,以防止雨水冲刷或早裂。应注意塑料布要选有弹性、耐用的、厚度在0.08mm左...

    2591 种植知识 种植科普
  • 辣椒保护地栽培技术
    辣椒保护地栽培技术

    一、品种选择。应选择较耐寒、耐弱光、适应性强、抗病、丰产、早熟的辣椒品种,如湘研11号、新丰1号、2号等。二、播种育苗。⑴播种时间:采用塑料大棚冷床播种育苗,播种期应安排在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播前应搭好简易塑料大棚,苗床可选择背风向阳的菜园地。⑵播种:播前7-8天浸种催芽。苗床要整细整平,施足基...

    666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种植技术
  • 介绍几个生菜良种
    介绍几个生菜良种

    绿蕾为优良结球生菜新品种。中早熟,全生育期85天左右。叶片中绿色,外叶较大,叶缘略有缺刻。叶球圆形,顶部较平,结球稳定整齐,单球重700克左右。耐烧心、烧边,品质好,抗热,抗病性较强,适应季节和种植范围相当广泛,667平方米(1亩)产量可达3000公斤以上。丽秋为优良结球生菜新品种。中早熟,全生育期...

    979 种植科普 种植指南
  • 草菇从种到栽培只需7~10天栽培技术
    草菇从种到栽培只需7~10天栽培技术

    一、栽培期的确定草菇喜高温高湿,北方地区宜在夏季安排种植。冀中、冀南地区一般在5月下旬至9月上旬,塑料大棚内温度可保持22~31℃。此期栽培,一般于播后第二天菌丝萌发,第三天菌丝吃料,第7~9天便可采收第一茬菇,其他地区可根据当地气候条件灵活掌握栽培期。二、培养料的选择与处理培养料是生长的营养基质,...

    2647 农作物种植管理 农业种植禁忌
  • 如何防御及减轻水稻洪涝灾害
    如何防御及减轻水稻洪涝灾害

    1、治水和防汛大力兴修水利,修建防洪工程,迅速提高农田的抗涝能力,这是防止涝害的根本措施。在汛期,做好一切防汛准备,及时加固和加高围堤,根据水情有计划地进行分洪。内涝及时排除。2、选用耐涝性强的品种据调查,不同品种间耐涝性强弱也不同。要注意选用根系发达,茎秆强韧,株型紧凑的品种,这类品种耐涝性强,涝...

    739 种植技术大全 农作物种植知识
  • 丝瓜盛瓜期管理要点
    丝瓜盛瓜期管理要点

    丝瓜以抗病力强,营养丰富,药用价值高,口感好,是夏季最好的消暑蔬菜品种,还极适合于房前屋后和庭院种植,在我省城乡广大地区均有栽培。当前,丝瓜正处于营养生长向结瓜期转化时期,那么,怎样抓好这一阶段的田间管理呢?一、支架吊蔓,保持棚架良好的通透性:丝瓜最怕高温天气,高温下极易引起化瓜。立秋过后,温度明显...

    2689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种植知识
  • 草菇栽培管理新技术
    草菇栽培管理新技术

    用作物的秸秆作为原料生产草菇,产量不稳定且质量差。而用油菜壳作为原料栽培草菇不但可以弥补上述缺点,而且具有产量高、出菇快、周期短、杂菌少等优点。其栽培技术如下:一、栽培方法:栽培床宽37厘米、深47厘米、长3—5米,床与床之间留30厘米的间隔,床四周填15厘米厚的土(先进行消毒处理),床面盖细土,厚...

    2309 种植常识 种植方法
  • 草菇两段栽培技术6要点
    草菇两段栽培技术6要点

    草菇,又名兰花菇、苞脚菇。营养丰富,味美可口,在炎热的夏季,用几枚草菇做汤食用,风味独特,别具-格,食后回味无穷,深受消费者欢迎。草菇生长季节为6-9 月,是-种生长快、产期短、见效快的品种,从播种到出菇8 - 10 天。采用两段栽培新技术,每100 千克原料40 天可产鲜菇50 千克,产值300...

    1021 种植技术大全 种植方法
  • 兴水利 为果蔬种植打好基础
    兴水利 为果蔬种植打好基础

    日前,记者在石屏县宝秀坝子看到,绿油油的庄稼地里沟渠纵横交错,田间道路平坦笔直。很多种植蔬菜的竹子大棚换成了钢架大棚。蔬菜种植大户王一波正带领几个小工在钢架大棚前整理排水沟渠,王一波说,搞农业第一要有水,沟渠畅通才能排灌自如,确保旱涝丰收。村民正在整修水沟宽敞的田间道路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是关乎粮食安全...

    1125 农业种植教程 种植方法
  • 农民专业合作社能否破解农产品“小生产大市场”困局
    农民专业合作社能否破解农产品“小生产大市场”困局

    农民专业合作社蓬勃发展 能否破解农产品“小生产大市场”困局?新华网成都10月30日电(记者 林晖)30日在成都开幕的第九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上,首次有300多家农民专业合作社集体亮相。在带来丰富多彩的参展农产品的同时,也向公众集中展示了各地合作社在组织形式、生产经营、销售流通领域的先进理念与做法。...

    788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种植知识
  • 省农科院今年通过鉴定的甘蓝新品种
    省农科院今年通过鉴定的甘蓝新品种

    苏甘20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新育成的露地越冬春甘蓝新品种。具有抗寒性好、早熟、品质好等特点。生长势较强,叶色浅绿,蜡粉中等,叶球牛心形,整齐度好。适合在我国长江流域及江南地区种植每亩种植3500~4000株。一般在9月上旬至次年3月均可播种,1-5月采收。平均亩产量3000公斤左右。苏甘21...

    649 种植技术大全 农作物种植管理
  • 丁醚脲(杀螨隆)功效与使用说明书
    丁醚脲(杀螨隆)功效与使用说明书

    农药类型:其它农药名称:丁醚脲(杀螨隆)农药剂型:生产企业:新兴化工有限公司防治对象:使用方法25kg/袋[英文名]:Diafenthiuron [化学名]:1-特丁基-3-(2,6-二异丙基-4-苯氧基苯基)硫脲 [分子式]:C23H32N2OS [分子量]:384 [农药类别]:杀虫剂/杀螨剂...

    2674 农药技巧 除草剂注意事项
  • 北虫草高产栽培新技术
    北虫草高产栽培新技术

    北虫草是具有较高滋补和药用价值的真菌,市场前景广阔。合理的基制碳氮比是人工栽培北虫草的必需条件。利用大米作为培养基为其提供了生长所必需的碳源和氮源,而防污剂的加入则解决了食用菌生产中杂菌污染问题。这是本文披露的两个亮点,值得读者关注。北虫草又称蛹虫草,属子囊菌类的麦角菌目、麦角菌科。近年来野生资源日...

    2122 农业种植教程 农作物种植
  • 水稻后期田管要点
    水稻后期田管要点

    水稻抽穗至成熟期是产量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着重要抓好穗肥施用、浅水勤灌和及时防病治虫等三项关键措施。 一、巧施穗肥,主攻大穗 1.群体适中型 对于在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内或稍前即达到预期穗数苗,且高峰苗控制在预期穗数的1.1~1.2倍,叶色于抽穗前正常落黄,叶层分布合理,株型结构良好的水稻群体,...

    1615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种植技术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