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特征
稻秆蝇又称稻秆潜蝇。国内分布于华南、西南各省(区),为害水稻,也寄生在游草、稗草与看麦娘上。以幼虫钻入稻茎内为害心叶、生长点或幼穗,心叶抽出后出现小孔或白斑点,被害叶尖变黄褐色,展叶后叶上有若干条细长并列的裂缝;被害幼穗变为畸形或成白穗稻秆蝇属双翅目、黄潜蝇科。成虫体长2.2~3毫米,翅展5~6毫米,鲜黄色。头顶有1钻石形黑斑,胸部背面有3条黑褐色纵纹,中间的一条较大。腹背各节连接处都有一条黑色横带。卵长椭圆形,长约1毫米,白色,表面有纵行细凹纹。幼虫(图3)蛆型,老熟时体长约6毫米,略呈纺锤形,11节,乳白色或黄白色,口钩浅黑色,尾端分2叉。围蛹体长约6毫米,淡黄褐色,尾端分叉与幼虫相似。
稻杆蝇为害状
幼虫
成虫
综合防治
1、冬春季结合积肥,铲除田边、沟边、山坡边的杂草,以消灭越冬虫源。
2、排水晒田可减轻为害。
3、药剂防治:(1)成虫盛期用30%乙酰甲胺磷乳剂或40%乐果乳剂1000~1500倍液喷雾,连续喷2次,隔5天喷第2次。(2)插秧后每亩撒施3%呋喃丹3公斤或3%甲基异柳磷4公斤,可将幼虫杀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