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瘟素:
制剂0.0008%可湿性粉剂,1%、2%乳油。
作用机理与特点蛋白质合成抑制剂,具有保护、治疗及内吸活性。对细菌、酵母以及植物真菌均有活性,尤其是对水稻稻瘟病菌和啤酒酵母(孢子萌发、茵丝生长和孢于形成)均有抑制氨基酸合成为蛋白质的作用,施用于水稻等作物后,经内吸传导到植物体内,显著地抑制稻瘟病蛋白质的合成乃至菌丝生长,使肽键拉长,抑制肽转移酶的活性。药物从病原菌的侵人口和作物伤口渗透,附着在水稻植株上的灭瘟素容易被日光分解,而土壤和稻田中的各种微生物又都能使灭瘟素活性消失,因此,其治疗效果优于预防效果。因为落到水田中的药剂则彼土壤表面吸附,故不必担心地下水受其污染。被土壤表面吸附的药剂,容易被微生物分解,更不必担心对环境的污染和残留毒性。对一些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水稻条纹病毒等)也有效,可以破坏病毒体核酸的形成。
应用
适宜作物水稻。
防治对象对细菌、真菌都有效,尤其是对真菌的选择毒力特别强。主要用于防治水稻稻瘟病(包括叶瘟、稻头瘟)、谷瘟等,防治效果一般达到80%以上,还能降低水稻条纹病毒的感染率,对水稻胡庥叶斑病、小粒菌核病及烟草花叶病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使用方法在秧苗发病之前至初见病斑时,施药l~2次,每次间隔7d左右。主要用于茎叶喷雾,使用剂量:500~1000倍液。
春雷霉素:
制剂单剂如2%液剂,0.4%粉剂,2%水剂,2%、4%、6%可湿性粉剂;混剂如本品+四氯苯酞I本品+王铜。
作用机理与特点干扰氨基酸代谢的酯酶系统,从而影响蛋白质的合成,抑制菌丝伸长和造成细胞颗粒化,但对孢子萌发无影响。具有保护、治疗及较强的内吸活性,其治疗效果更为显著,是防治蔬菜、瓜果和水稻等作物的多种细菌和真菌性病害的理想药剂。渗透性强并能在植物体内移动,喷药后见效快,耐雨水冲刷,持效期长,且能使施药后的瓜类叶色浓绿并延长收获期。
应用
适宜作物水稻、马钤薯、黄瓜、芹菜、高粱、辣椒、菜豆、柑橘、果树。
防治对象对水稻上的稻瘟病有优异防效,可防治甜菜上的甜菜生尾孢,马铃薯上的胡萝卜软鸥文氏菌,菜豆上的栖菜豆假单孢菌,黄瓜上的流泪假单孢菌,如番茄叶霉病、水稻稻瘟病、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等。
使用方法
(1)防治水稻稻瘟病防治叶瘟,在发病初期每亩用2%液剂80ml,对水65~80L,喷药1次,7d后,可视病情发展情况酌情再喷1次;防治穗颈瘟,在水稻破口期和齐穗期,每亩用2%液剂100ml,对水80~l00L,各喷药1次。
(2)防治芹菜早疫病于发病初期,每亩用2%液剂100-120ml,对水65~80L,喷药。
(3)防治番茄叶霉病、黄瓜细菌性角斑病在发病初期每亩用2%液剂140~170ml,对水60-80L,喷药1次,以后每隔7d喷药1次,连续喷药3次。
(4)防治菜豆晕枯病于发病初期,每亩用2%液剂100~130ml,对水65~80L,喷药。
(5)防治辣椒细菌性疮痂病在发病初期每亩用2%液剂100~130ml,对水60~80L,喷药1次,以后每隔7d喷药1次,连续喷药2~3次。
(6)防治高粱炭疽病在发病初期每亩用2%液剂80ml,对水65~80L,喷药。
多抗霉素:
制剂3%水剂,10%乳油,1.5%、2%、3%、5%、1O%可湿性粉剂。
作用机理与特点干扰病菌细胞壁几丁质的生物合成。芽管和菌丝接触药剂后,局部膨大、破裂、溢出细胞内含物,而不能正常发育,导致死亡。还有抑制病菌产孢和病斑扩大作用。
应用
适宜作物与安全性小麦、烟草、人参、黄瓜、水稻、苹果、草莓、葡萄、蔬莱等,在推荐剂量下对作物安全、无药害。
防治对象防治小麦白粉病,番茄花腐病、烟草赤星病,黄瓜霜霉病、人参、西徉参和三七的黑斑病,瓜类枯萎病,水稻纹枯病,苹果斑点落叶病、火疫病,荼树茶饼病,梨黑星病、黑斑病,草莓及葡萄灰霉病
等多种真菌病害。
使用方法
(1)番茄、草莓灰霉病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每亩用10%可湿性粉剂l00~150g,对水50~73rI,喷雾,施药间隔期7d,共喷3~4次。
(2)苹果斑点落叶病在苹果舂梢和秋梢初发病时,各喷l0%可湿性粉剂100O~1500倍液1~2次,施药·旬隔期7-lOd。
(3)蔬菜病害在灰霉病、疫病等病害发病初期,用10%町湿性粉剂80~120倍液喷雾,施药间隔期7d,共喷3~4次。
(4)黄瓜枯萎病用60倍液漫种2~4h后播种,移栽时用80~120倍液蘸根或灌根,盛花期再喷1~2次。
(5)烟草赤星病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用10%可湿性粉剂150~200倍液喷雾,施药间隔期7d,共喷3~4次。
(6)水稻、甜菜立枯病,小麦根腐病用60倍液浸种或拌种12h后播种。
(7)人参、西祥参、三七黑病斑用200倍液浸种lh,或用100倍液浸苗5min,或田间用l00倍液喷雾。从出苗展叶到枯萎期,每个生长季节喷药l0次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