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邯郸、邢台、保定、衡水等地读者的要求,本报特邀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戴素英研究员针对大蒜整个种植过程中比较重要的生产环节进行了讲解,由于当前已经过了播种时间,有些问题不能再展开详细讲解。如您还有其它问题可打电话0311-86636609提出来,我们将继续邀请有关专家为您作答。
———编者
1、栽培季节和茬口我省大蒜多为秋季露地播种,出苗后越冬前有一定的营养生长,经露地越冬,第二年春季返青继续生长,5月份抽蒜薹,6月初收获蒜头。春播大蒜一般惊蛰播种,夏至收获。大蒜忌连作,应选择前茬为早玉米、小麦、瓜类等田块种植。前茬为葱、洋葱、韭菜或大蒜的田块不宜种植大蒜。
2、选择优良品种应选择产量高、品质好、抗性强的品种。永年大蒜、安国紫皮大蒜、苍山大蒜、苏联大蒜、日本六瓣白皮大蒜等品种。还可选用脱毒品种。
3、适期播种大蒜播种的最适时期是使植株在越冬前长到5片~6片叶,假茎粗0.5~0.6厘米,苗高20厘米左右。此时植株抗寒力最强,在严寒冬季不致被冻死,并为植株顺利通过春化打下良好基础。如播种过早,幼苗在越冬前生长过旺徒长,不仅消耗养分,而且降低越冬能力,越冬时容易受冻,还可能再行春化,引起二次生长。播种过晚,则苗子小,组织柔嫩,根系弱,积累养分较少,抗寒力低,越冬期间死亡多。播种过晚还易产生独头蒜。秋播适宜播种期日均温应在20℃左右,河北中南部应在秋分前后播种。地膜覆盖栽培可以适当晚播15~20天。
4、合理密植早熟品种一般植株较矮小,叶数少,生长期也较短,密度相应要大,以亩栽4~5万株左右为好,行距为14~17厘米,株距为7~8厘米,亩用种150~200公斤。中晚熟品种生育期长,植株高大,叶数也较多,密度相应小些。密度宜掌握在亩栽3.5~4万株,行距16厘米~18厘米,株距10厘米左右,亩用种125~150公斤左右。
5、备播选择土壤肥沃疏松透气的土壤,在前茬作物收获后,每亩施腐熟有机肥4000~5000公斤,再配合施用磷酸二铵40公斤、尿素20公斤、硫酸钾25公斤,将粪土充分混合,耙平,整好土地,做成长10米、宽1.6米的平畦。
大蒜播种前蒜种处理:除去病虫霉变蒜及加瓣蒜,选择种性纯正、蒜瓣肥大,肉质洁白,发育正常,瓣数适中,无病无伤,重量3~5克的蒜瓣作种。为了便于管理可按大、中、小分级播种,播前剥皮去踵,促进大蒜发芽发根。此外,播种前,将蒜瓣晾晒2~3天,然后放入0.4%磷酸二氢钾、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12~16小时后播种,或按蒜瓣质量1%的比例用50%甲基托布津粉剂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均匀拌种,可杀灭大蒜白腐病、干腐病、叶枯病等多种病菌。
6、播种方法“深栽葱浅栽蒜”是农民多年实践得出的经验。大蒜播种一般适宜深度为3厘米~4厘米。大蒜播种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插种,即将种瓣插入土中,播后覆土,踏实;二是按行距开沟点播.播后覆土厚度2厘米左右,用脚轻度踏实,浇透水。为防止干旱,可在土上覆盖柴草或其它保湿材料。栽种不宜过深,过深则出苗迟,假茎过长,幼苗弱、根系吸水肥多,生长过旺,抽薹晚,蒜头形成受到土壤挤压难于膨大;但栽植也不宜过浅,过浅则出苗时易“跳瓣”,幼苗期根际容易缺水,根系发育差,越冬时易受冻死亡。
7、大蒜播种后萌芽期的管理从播种到初生叶展开为萌芽期,10~15天。应保持土壤疏松、湿润,若因土壤墒情不足,可浇小水促进大蒜快速、整齐出苗。地膜覆盖的应及时进行人工辅助出苗。在播后7~10天,发现不能自行破膜的幼苗要及时人工辅助出苗,否则不利于幼苗生长。
8、大蒜幼苗期及越冬前的管理幼苗期秋播5~6个月,春播25天左右。大蒜出齐苗后,为促进幼苗生长,增大植株的营养面积,应适期追催苗肥。由于大蒜根系吸收水肥的能力弱,应追施速效肥,可施1次清淡人粪尿提苗,以免脱肥而出现叶尖发黄,还可以预防烧伤幼苗。以后控制浇水,以松土保墒为主,防止提前退母或徒长。土壤封冻浇冻水,在土壤夜冻日融时浇冻水最为适宜,早浇因地面没有结冻,土壤水分容易蒸发,不能蓄水;晚浇因地面结冰难消,根系容易缺氧窒息死亡。如果初冬有较长时间的回暖,还应补浇一次。
9、大蒜返青期的管理翌春返青后浇返青水。早春干旱、气温上升快适当早浇;幼苗过旺、为防徒长可适当晚浇。返青后幼苗进入旺盛生长期,重施1次腐熟人畜肥加化肥,每亩2000~3000公斤,硫铵10公斤,硫酸钾或氯化钾5公斤。促进幼苗长势旺,茎叶粗壮,到烂母时少黄尖或不黄尖。
10、蒜薹伸长期的管理蒜薹伸长期30天左右,此期新根大量发生,同时茎叶和蒜薹也迅速伸长,蒜头也开始缓慢膨大,因而需养分多,逐渐增加浇水次数并追施速效氮肥每亩5~10公斤和磷、钾复合肥料每亩5公斤,于现尾前半月左右施入(可剥苗观察到假茎下部的短薹),以满足蒜薹抽生快、旺盛生长需要。甩缨后3~4天浇一次水,并随水施肥。采薹前5~6天不宜浇水,以免采收时断薹。此外,退母前后也是蒜蛆的主要危害期。可用90%敌百虫800~1000倍液或40%乐果乳剂800~1000倍液灌根。
11、蒜头膨大期的管理从蒜薹收获后至蒜头收获为鳞芽膨大盛期。采薹前追施一次速效化肥,亩用硫酸铵10~15公斤,同时浇水。如遇多雨天气及时排涝,防止积水。
12、大蒜中耕锄草大蒜于播种至出苗前可喷除草剂。对以单子叶禾本科杂草为主的蒜田,每亩用50%的扑草净亩用药100~150克。西马津和阿特拉津亩用药120~240克。除草通亩用药35~65克。大惠利120~150克于播种后5~7天(出苗前)加水30~50公斤稀释,晚间喷雾。对防除蒜地的马唐、灰灰莱、蓼、狗尾草等有效。
以双子叶阔叶草为主的蒜田,每亩用25%恶草灵120~150毫升,或24%果尔45~60毫升,于播种后7~10天(出苗前)加水40~60公斤,晚间喷雾。
蒜苗幼苗生长期,当杂草刚萌生时即进行中耕,同时也除掉了杂草,对株间难以中耕的杂草也要及早拔除,以免与蒜苗争肥。
13、收获期管理大蒜应适时采收,当总苞膨大向下弯曲时为采收蒜薹适期,蒜头收获适期一般在蒜薹采收后20~25天。当叶片枯萎、假茎松软而不脆时为采收适期
14、大蒜病害防治病毒病:生长期间若发现叶片畸形、萎缩、花叶及发育不良的植株,可能受病毒病感染,要及时拔掉。生产上选用脱毒品种,可减少病毒病的发生和危害。
霜霉病、叶枯病:4月中旬以后加强防治,发病初期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10天喷一次,连喷2~3次。采收前10天不得用药。
大蒜锈病:可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交替喷施,隔10~15天一次,共喷1~2次。
疫病:可在发病初期用72%的可湿性克露粉800~10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进行喷雾。
白腐病:在初期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用5%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灌淋根茎。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戴素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