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金黄”甘薯脯的加工技术

时间 : 07-06 投稿人 : 诗情花意园艺 点击 :

一、原料与设备

鲜甘薯、白砂糖等;熬糖锅、烘箱、塑料封口机、食品包装袋、手持式糖度计。

二、工艺流程

清洗→去皮→切条(片)→护色(防褐)→硬化→1次糖煮→2次糖煮→3次糖煮→浓缩→沥干→烘干→包装

三、操作要点

1、原料选择。选择皮色新鲜、无破损、无霉烂变质的甘薯。

2、清洗、去皮、切分。将选好的原料洗净去皮,逐个切成1.5cm×1.5cm×4cm的条状。

3、浸泡。将切分好的薯条投到清水中浸泡10h(小时)。

4、护色。将薯条捞出沥干后放入0.2%明矾、1.5%的氯化钠,温度为75℃的水溶液中浸泡3h(小时),然后再用清水浸泡12h(小时)。

5、预煮硬化。将浸泡护色后的薯条沥干水分后,放入沸水锅中预煮。为了防止甘薯条在糖煮过程中发生软烂,可采用氯化钙和氢氧化钙液进行硬化处理,但氯化钙硬化处理比氢氧化钙硬化自理效果好。

6、糖煮。为了使糖充分渗透到甘薯脯内,采取3次糖煮工艺。第1次糖煮的起始浓度以30%为宜。将预煮后的薯条转入糖液锅中,加入50%白糖溶液、1%的柠檬酸、5%的蜂蜜、5%羧甲基纤维素以及氯化钾、硝酸镁、磷酸二氢钠各0.1%煮沸15min(分钟),要求ph值为2~3。

此外,在硬化和糖煮过程中,同时用na-so2进行硫处理。主要目的是:护色和防止微生物生长,阻止糖液在低浓度时发酵;促进糖煮中糖的内渗,增进甘薯脯的透明度。

7、糖渍。将糖煮后的薯条放在原糖液中浸泡10h(小时),可以使果脯饱满,光亮晶透,减少水分消耗。

8、烘干。将薯条捞出沥干糖,摊盘送入烘箱中于60℃烘烤10h(小时),直至薯条表面不粘手即可。

9、整理包装。将烘好的薯条整理成形,用塑料袋包装。

四、产品质量要求

优质甘薯脯呈条状或片状,块形整齐,表面洁净,无杂质。色泽金黄透明,无“返砂”现象。口感甜度适宜,略带酸味,有咬劲,无薯味或略带薯味。

相关文章

  • 甲基吡恶磷中毒急救
    甲基吡恶磷中毒急救

    中毒症状:轻度中毒:头痛、头昏、恶心、呕吐、多汗、无力、胸闷、视力模糊、胃口不佳等。全血胆碱酯酶一般降到正常值的70%以下。中度中毒:除上述症状 外,还出现轻度呼吸困难、肌肉震颤、瞳孔缩小、精神恍惚、行走不稳、流 涎、腹痛、腹泻等。重者还会出现昏迷、抽搐、呼吸困难、口吐白沫、大小 便失禁,惊厥,呼吸...

    1450 种植科普 种植指南
  • 早春马铃薯咋种植
    早春马铃薯咋种植

    选用良种。选用适合当地栽培的结薯集中、薯块大、产量高、商品性好的早熟品种。一、切块催芽。催芽播种是一项有效的增产措施,可使马铃薯苗齐、苗全、苗壮,提高产量。催芽在播种前15~20天进行,一般每公斤种薯可切50块,切块刀口晾干愈合后,堆于15C~20C条件下催芽,或放在背风向阳的阳畦内催芽。一般每平方...

    1870 农作物种植技术 种植技术大全
  • 葛、沙葛潜叶螨防治
    葛、沙葛潜叶螨防治

    寄主及危害特点:危害葛、沙葛、大豆等豆类及茄子等蔬菜。以成若螨群集叶背吸食汁液,致叶片密生针头大的黄白色小斑,无数黄白色小斑聚集成黄白色或灰白色边缘不明显的斑块。严重时叶片绿色面积大为减少,光合作用机能明显下降,终致叶片干枯、脱落。 形态及习性:成螨体极微小,体长不足0.5毫米,椭圆形,深红色,体侧...

    1610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种植方法
  • 玉米中耕管理五项措施
    玉米中耕管理五项措施

    1、查苗、补种、育壮苗。对缺苗断垄的要及时补种或带土移栽,适时间苗定苗,一般3叶间苗,4~5叶定苗,间苗定苗应按密度要求,去弱留强,一般每塘留健壮苗2苗,确保群体水平的提高。2、适时中耕除草、培土。除去田间杂草,铲除争肥、争水等因素,确保玉米生长有充足的肥、水。3、适时适量追肥。根据玉米长势,巧施提...

    272 种植知识 种植科普
  • 当前荔枝龙眼管理(1月)
    当前荔枝龙眼管理(1月)

    作者:潘建平 曾杨 林志雄新的一年又来到了,1月份是一年中气温最低的月份,对荔枝、龙眼花芽分化十分重要。由于2002年冬季雨水偏多,光照时间偏短,对于采用较迟的秋梢作为结果母枝的果园,应在1月上旬抓紧时间再做一些促花工作如喷控梢灵或环割等。荔枝1、早熟品种由于雨水偏多且气温又低,粤西地区自去年12月...

    836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农作物种植管理
  • 辣椒榄的加工
    辣椒榄的加工

    此制品所用的原料是半成品盐胚,加工技术如下:1、原料处理:榄胚浸水脱盐,脱盐程度视要求而定,一般不用脱净,保留2~5%盐分。这样既能节约食盐用量,也节省了透盐时间,因为此制品是带咸味的。按需求来决定浸水时间。沥干水分,保持稍干燥或半干状态,备用。2、辣椒液制备:取辣椒干或辣椒粉。若是辣椒干应加水煮成...

    2346 农作物种植管理 农业种植教程
  • 种子进行穴播时四注意
    种子进行穴播时四注意

    一、不经过消毒处理的种子或多或少都带有不同的病菌和霉菌,在地下潮湿、温暖、透气不好的条件下,相互接触的种子,容易造成病菌和霉菌的相互传染,引起病苗增加,甚至整穴种子的霉烂。二、种子播到地里以后,吸收充足的水分是它萌发的首要条件,对于墒情不太好的地块,挤在一起的种子多了,相互争抢水分,势必造成吸水过程...

    1516 种植常识 农作物种植知识
  • 早春播瓜类蔬菜栽培技术要点
    早春播瓜类蔬菜栽培技术要点

    早春播瓜类蔬菜栽培前期主要在大中棚内进行,掌握关键的栽培技术尤为重要。一、种子处理选择  优质瓜菜品种,做好浸种、催芽处理。(1)浸种:将干种子用55-60℃的温水浸种15分钟,不断搅拌,再于28-30℃水中浸种6小时左右。(2)催芽:用湿布将浸泡好的种子包好,温度保持白天25-30℃,夜间18-2...

    1762 种植科普 种植指南
  • 梨的营养价值
    梨的营养价值

    梨营养分析:1.梨中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能保护心脏,减轻疲劳,增强心肌活力,降低血压;2.梨所含的配糖体及鞣酸等成分,能祛痰止咳,对咽喉有养护作用;3.梨有较多糖类物质和多种维生素,易被人体吸收,增进食欲,对肝脏具有保护作用;4.梨性凉并能清热镇静,常食能使血压恢复正常,改善头晕目眩等症状;5.食...

    2495 农业种植教程 农作物种植
  • 岳兴亮:我的甜椒死棵防治心得
    岳兴亮:我的甜椒死棵防治心得

    岳兴亮,寿光市文家街道办台柳村人,以前我们曾经报道过他在种植西红柿过程中的过人之处,本期,我们再听一下他是如何防治甜椒死棵病害的。在我们的大棚蔬菜生产中,以壤土和粘土为多,因此,土壤板结、透气性差的问题也比较突出,加上因各种化学肥料连年使用量过大,沉积严重,盐害普遍,使得甜椒在定植后由于根系得不到充...

    454 农业种植教程 种植方法
  • 印度棉花咨询委员会预估今年出口800万包棉花
    印度棉花咨询委员会预估今年出口800万包棉花

    印度棉花咨询委员会(CAB)估计,印度当前棉花年度将出口800万包(170公斤)棉花。去年共出口700万包棉花。印度联席纺织专员BA Patel说,主要需求来自中国,因此,今年出口数量预计较大。从今年开始,棉花出口归于公开一般许可证管理,业内人士估计,到目前为止,已经出口150万包棉花。一旦国内市场...

    2327 农作物种植技术 农业种植教程
  • 莲藕的选种留种技术与方法
    莲藕的选种留种技术与方法

    一、选育种。莲藕的选育种主要包括无性选种和有性杂交育种等方法。1.无性选种。我国莲藕的种质资源丰富,为无性选种提供了很好的条件,近年来从无性系的优株中选育成的品种有科选1号、鄂莲1号、浙湖1号、武植2号、赣莲85-4、赣莲85-5等。无性选种的方法是广泛发动莲藕产区的群众,对于产量高、品质好、适应性...

    2950 种植常识 农作物种植
  • 佛手瓜裁培技术要点
    佛手瓜裁培技术要点

    一、多年生栽培技术佛手瓜在原产地为多年生宿根蔓生草本植物,但在我国北方露地栽培时其根茎不能越冬,只能作一年生栽培。按一般的播种季节到初霜期(山东省10月下旬)收获,正常成熟的瓜不足三分之一,产量减产一半以上。为解决这一问题,在日光温室内进行佛手瓜越冬栽培,不但当年瓜全部成熟,根茎安全越冬,翌年春季还...

    2057 农业种植方法 种植方法
  • 施用尿素有讲究
    施用尿素有讲究

    尿素是我国目前农业最常用的氮肥品种之一,使用的普遍率仅次于碳酸铵。尿素属有机氮肥,含氮率高,物理性能好,不易挥发散失,很受农民朋友欢迎。虽然尿素是我国目前农业最常用的氮肥品种之一,但在使用中也存在以下问题:施肥后马上浇水农民在施用尿素后马上浇水,以为这样可以使尿素马上融化,肥效快,其实则不然。这是因...

    2348 种植技术大全 农作物种植知识
  • 温室黄瓜嫁接三注意
    温室黄瓜嫁接三注意

    严格选苗要选用苗茎粗细协调的黄瓜苗和南瓜苗进行配对嫁接。黄瓜苗应比南瓜苗茎稍细一些,以不超过南瓜苗茎粗的3/4为宜。因为苗茎过粗,插孔时会因为竹签太粗而把南瓜苗茎插裂。但黄瓜苗也不宜太细,否则会由于黄瓜苗和南瓜苗的接合面积太小而不利于培育健壮的嫁接苗,一般要求黄瓜苗茎粗不小于南瓜苗茎粗的1/2。加强...

    1587 农作物种植技术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