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2006年山东春季麦田管理技术参考

时间 : 06-07 投稿人 : 珏澜 点击 :

一、今年山东省小麦苗情分析

目前,我省的小麦自南向北,自西向东开始陆续返青,进入了春季麦田管理时期。在小麦生产中,争取小麦丰收,有两个关键的管理时期,一是播种期的精细播种,奠定小麦丰收的苗情基础;二是春季管理时期,打好小麦丰产的架子。因为春季麦田管理是促弱苗和控旺苗转壮苗,调节壮苗稳健生长的重要时期,延误了这一时期,促进弱苗升级的效应变弱,所以说,春季麦田管理是调节小麦群体合理发展,夺取小麦丰收的关键管理时期。目前我省小麦苗情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并存,只要我们认真分析各种因素,坚持因地、因苗、因时实行分类管理,就能够调节各类麦田的群体结构向合理方向发展,夺取夏粮小麦的再丰收。

(一)有利因素

1.面积增加

由于各级政府重视小麦生产,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秋种时节各地普遍降雨,农民群众抓住墒情好的有利时机,抢墒播种,我省小麦播种面积增加。

2.播期集中,苗齐苗全,一、二类苗比例大

今年小麦播种时,旱地麦田,水浇麦田的土壤墒情均适宜,播期比较集中,基本做到一播全苗,与往年比较,缺苗断垅的面积小,出苗齐;晚茬麦田实行了晚播小麦配套栽培技术,适当增加了基本苗。总体看一、二类苗面积大,迟奠定了丰收的基础。

3.底墒充足

去年夏季,山东各地降雨较丰,秋播时节普遍降雨,底墒充足,农谚说“麦收隔年墒”,即头一年夏、秋季雨水多,深层土壤蓄水多,在小麦抽穗、开花时小麦根系可下扎到1.5—2米的土层中,吸收土壤深层水分,有利于籽粒灌浆。

4.优质、抗病、增产潜力高的品种比例显著增加,新技术推广面积扩大

去年,山东省农业厅发布了小麦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各地农业部门重视改变了生产中品种多,乱、杂的现象,淘汰了产量水平低,品质差的品种,与往年相比,今年小麦品种的增产潜力有所提高。各地因地制宜地推广优质小麦栽培新技术,有利于优质高产。

(二)不利因素

1.鲁南晚茬麦面积较大,一二类苗群体数量足但质量较差

由于秋种期间鲁南降雨频繁,晚茬麦面积较大,苗小苗弱,根系发育差。播期推迟的麦田,虽然通过适当增加播种量的方式保证了一、二类麦田群体的数量,达到每亩50—60万,但是与常年相比,麦苗不壮,三叶大蘖比例少,次生根少,分蘖个体素质较弱。

2.整地粗放,底化肥用量少,脱肥麦田的面积大于往年

由于降雨推迟播期,为了抢时播种,这些地区整地质量较去年差,表现为田间圪垃多,旋耕面积大,旋耕麦田土壤悬松,造成深播弱苗面积大。有的地方为了抢时播种,底化肥施用量少于往年,各省均出现脱肥发黄的麦田。

3.部分麦区撒播面积大,大播量麦田存在后期倒伏的隐患

为了抢时播种,鲁南地区部分农户采取了撒播浅旋耕的办法,播种量大,苗密苗细群体大,均匀度差,存在后期小麦倒伏的危险。

4.浇冬水的小麦面积少,部分麦田表墒不足

由于小麦播前降雨多,苗期墒情好,浇冬水的面积少于往年。冬季山东大部地区降水很少,出现虽然底墒充足,但表墒较差,影响小麦分蘖和次生根生长。

二、小麦春季管理要点

(一)镇压、划锄

镇压可粉碎坷垃,提高土壤含水量,使麦根与土壤密接,有利于根系的吸收作用,对有旺长趋势的麦田,还有防倒的作用。划锄具有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增加土壤通气性,提高地温和消灭杂草的功效。

(二)晚播弱苗和脱肥黄弱苗返青期追肥,适时浇水

返青期追肥,肥效作用在分蘖高峰前,能增加春季分蘖,巩固冬前分蘖,相应增加亩穗数。所以,晚播弱苗群体较小的麦田,应在返青期进行肥水管理,这类麦苗春季追肥应分为两次,第一次,时间可在返青中期,5厘米地温在5℃左右时开始,施用追肥量50%的氮素化肥,并施用适量的磷酸二铵,同时浇水,促进分蘖和根系生长,以提高分蘖成穗率;剩余的50%化肥待拔节后期追施,促进小麦发育,提高穗粒数。返青期已呈现脱肥发黄的麦苗,应施返青肥,适时浇返青水。

对于播种时已增加播种量,群体够数,只是叶片数少,根系发育差的晚播弱苗,应根据地力水平、墒情、群体大小的发展趋势,决定在返青后期、或起身期、或拔节期追肥浇水。

(三)地方水平一般,群体偏小的二类苗,起身期进行肥水管理

小麦起身后、拔节前分蘖数量达到高峰,起身肥水对增加分蘖已基本无效,但是能显著提高分蘖成穗率。所以,中低产麦田,群体基本够数,每亩总茎数在55—60万左右,应在返青期精细划锄的基础上,在起身期追肥浇水。麦苗偏弱群体不足的麦田,可在起身初期至起身中期追肥浇水,群体适宜的麦田应在起身后期追肥浇水。

(四)地力水平较好,群体适宜的一类苗,拔节期进行肥水管理

地力水平较好,群体适宜,每亩总茎数在70万左右或以上的一类麦田,春季第一肥水如果施用在返青期或起身期,会促使群体偏大,后期早衰或倒伏,影响粒重。对这类麦田实施氮肥后移,在拔节期进行春季第一次肥水管理,可以有效地控制无效分蘖过多增生,增加开花后干物质积累,提高生育后期旗叶的光合高值持续期和根系活力,延缓衰老,提高粒重,获得高产更高产。

(五)旺长麦田的管理

旺长麦田一般分为二类。一类是播种偏早的麦田,植株较高,叶片较长,小麦生育进程较快,小麦可能提早拔节,会遭受春季倒春寒的危害;第二类是适期播种,播量偏大的旺长麦田,植株密集窜高生长,如不控制生长,在拔节期间会造成田间郁蔽,光照不良,招致倒伏危险。对这两种旺长麦田,春季应采取先控再促,控促结合的措施,主要抓好以下几项措施。

1.适时镇压

在小麦返青期和起身期镇压,能控制地上部生长和过多分蘖的发生,在早春气温偏高的情况下,还能抑制小麦生育进程过快,避免其过早进入拔节期,是控旺转壮的好措施。镇压时要在上午10时以后无霜时开始,注意有霜冻麦田不压,以免损伤麦苗;盐碱涝洼地麦田不压,以防土壤板结,影响土壤通气;已拔节麦田不压,以免折断节间,造成穗数不足。

2.喷施化控剂

对于旺苗麦田,在小麦起身期前后喷施壮丰安等化控药剂,可有效缩短基部第一节间的伸长,控制植株过旺生长,促进根系下扎,防止生育后期倒伏。

3.适当推迟春季追肥浇水时间

对于旺长麦田,没有出现脱肥现象的,返青期不要施肥浇水,注重镇压、划锄和喷施化控剂等措施。春季追肥浇水时间依苗情分类进行:

(1)由于播种期偏早形成的旺长麦田。这类麦田由于年前植株营养体生长过旺,叶片薄而长,抗寒力差,消耗过大,春季很容易由旺转弱,如果这类麦田群体不大,早春每亩总茎数在80万以下,可以看苗情在起身初期追肥浇水;如群体偏大,可在起身后期追肥浇水。

(2)适时播种因播种量偏大形成的旺长麦田。这类麦田长势旺盛,春季应适当蹲苗控制,避免过多春季分蘖发生,应在拔节初期施肥浇水。

(六)无水浇条件的旱地麦田管理

1.镇压划锄、顶凌耙耱

早春对旱地小麦镇压划锄比较重要。镇压与划锄相结合,可压碎土块,弥封裂缝,沉实土壤,提墒保墒,促进根系发展,提高小麦本身的抗旱能力。顶凌耙耱也会起到同样的效果。

2.早春趁墒追肥

今年我省无水浇条件的旱地麦田普遍底墒较好,趁早春土壤返浆、墒情适宜,用化肥耧或开沟施入氮素化肥,对增加亩穗数和穗粒数,提高粒重,增加产量,有突出的效果。对底肥没施磷肥的要在氮肥中配施磷酸二铵。为了提高肥料利用率,要注意把肥料施入土中。

(七)加强对各类病虫草害的防治

去年小麦播种后至越冬前,山东省气温偏高,病虫越冬基数高,田间杂草较重,各地应针对本地区易发生的病虫害特点,加强预测预报,及时组织防治;各类麦田均应适时实施化学防除杂草技术,消灭杂草危害。化学除草的时间宜在返青期,由于化学除草对技术要求较高,应在当地农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进行。

(八)密切关注天气变化,防止早春冻害(倒春寒)

早春冻害(倒春寒)是指小麦进入返青拔节这段时期,因寒潮到来降温,地表温度降到0℃以下,发生的霜冻危害。因为此时气候已逐渐转暖,又突然来寒潮,故也称为倒春寒。冻害的早春预防和冻害补救措施:

1.对生长过旺麦田适度抑制生长,主要措施是早春镇压、起身期喷施壮丰安

因为对旺苗镇压后,可抑制小麦过快生长发育,避免其过早拔节而降低抗寒性,因此早春镇压旺苗,是预防春季冻害的简而易行的方法。另外,在起身期喷施壮丰安,一是可以适当抑制生长发育、提高抗寒性,而是可以抑制第一节间过度伸长,提高抗倒性。

2.灌水防早春冻害。由于水的热容量比空气和土壤热容量大,因此早春寒流到来之前浇水能使近地层空气中水汽增多,在发生凝结时,放出潜热,以减小地面温度的变幅。同时,灌水后土壤水分增加,土壤导热能力增强,使土壤温度增高。有浇灌条件的地区,在寒潮来前喷水,可以调节近地面层小气候,对防御早春冻害有很好的效果。

3.早春冻害后的补救措施是补肥与浇水

小麦是具有分蘖特性的作物,遭受早春冻害的麦田不会将全部分蘖冻死,另外还有小麦蘖芽可以长成分蘖成穗。只要加强管理,仍可获得好的收成。

小麦早春受冻后的补救措施是立即施速效氮肥和浇水,氮素和水分的耦合作用会促进小麦早分蘖、小蘖赶大蘖、提高分蘖成穗率、减轻冻害的损失。

三、超高产麦田的春季管理

(一)超高产麦田的土壤肥力和苗情基础

小麦亩产达到600公斤的产量称为超高产。近几年来,各地都出现了亩产600公斤的麦田,也正在创大面积亩产600公斤的示范田。创亩产600公斤的超高产田,一是要有较高土壤肥力水平,一般0~20cm土层有机质1%以上,全氮0.08%,碱解氮80mg/kg,速效磷20mg/kg,速效钾80mg/kg及以上;二是,要适期播种,目前每亩地总茎数在70万左右,因为超高产小麦要求达到种植品种的适宜穗数,如泰山23号要达到每亩45万穗,山农664达到35万穗等,播种过晚,群体不足的麦田难以获得超高产小麦所要求的亩穗数,这是确定能否达到超高产的基础。

(二)超高产麦田的春季管理措施

1.春季第一肥水施用时间

超高产栽培要防止小麦早衰,提高粒重,应采取氮肥后移技术,在小麦拔节期追肥浇水,返青期和起身期不追肥浇水,只划锄。氮肥后移有利于促进小麦根系下扎,提高开花后的根系活力,有利于植株积累较多的氮素,改善品质,提高产量。

2.春季施肥种类与数量

据研究与生产实践,要获得亩产600公斤超高产,在地力水平和苗情群体数量达到上述指标的基础上,小麦总施肥量(包括底肥与追肥),每亩氮素16公斤,五氧化二磷9公斤,氧化钾9公斤。氮肥应30%~50%底施,50%~70%拔节期追施;钾肥有利于小麦光合产物的积累和向籽粒中的分配,在超高产栽培中非常重要,钾肥应50%底施,50%拔节期追施,底肥没有施钾的超高产攻关田应在拔节期施钾。  

相关文章

  • 夏季青花菜的栽培管理
    夏季青花菜的栽培管理

    青花菜,又名绿菜花,西兰花,喜凉爽气候,近年在我地发展速度较快,经济价值高,现将夏播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前期准备(1)品种。选早熟、抗逆性强、产量高的杂交一代品种。我地选用的主要品种为玉冠、特级玉冠、万绿等。(2)地块。要求有机质丰富且排水良好,有适度保水能力的沙质壤土或黏质壤土,酸碱度适中,前茬...

    2560 种植知识 农业种植教程
  • 香菇菌丝生长期怎样管
    香菇菌丝生长期怎样管

    香菇菌丝生长的适宜条件是温度为22℃~26℃,空气湿度为60%~65%,通风良好,黑暗或弱光。接种后1~6天,是菌丝萌发和定植期,由于菌丝生长微弱,菌袋温度比室温低1℃—3℃,为给菌丝提供适宜温度,要将室温调为28℃~29℃,每天要测定室温、堆温和袋温,其中以袋温为主调节室温和堆温。此时不宜移动菌袋...

    2236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种植技术
  • 蔬菜棚室消毒法
    蔬菜棚室消毒法

    太阳光消毒法夏季高温季节,利用闲茬时期,撤掉温室覆盖薄膜,彻底清洁田园、铲除所有枯枝败叶、病株残体,将整栋温室的骨架、墙体及土壤裸露于光照下,利用阳光紫外线进行杀菌消毒。熏蒸法在预备进行秋冬茬蔬菜育苗前一周,可用硫磺粉熏蒸消毒的方法对温室空间和农具进行消毒,具体方法为:每亩用硫磺粉1000克加锯末混...

    832 种植常识 农作物种植
  • 叶秀功效与使用说明书
    叶秀功效与使用说明书

    农药类型:其它农药名称:叶秀农药剂型:生产企业:浙江省乐斯化学农药有限公司防治对象:使用方法本品是三唑类低毒高效内吸性杀菌剂,是一种麦角甾醇脱甲基化抑制剂。是用于重要经济作物的种子处理或叶面喷洒的高效杀菌剂,可有效地防治禾谷类作物的多种锈病、白粉病、网斑病、根腐病、赤霉病,黑穗病及种传轮斑病等。适用...

    2257 除草剂配方 农药禁忌
  • 桃树夏季修剪注意事项
    桃树夏季修剪注意事项

    桃树夏季修剪,可以辅助整形,抑制新梢徒长,促进花芽分化,改善冠内通风透光,增进果实品质和提高产量。桃树夏剪主要有以下几种:摘心对强旺冲天的新梢,待其张到18~20厘米时摘心,控制顶端优势;对冠内中下部发生的新梢,待其长到20厘米时进行摘心,对幼树主、侧枝的延长枝可在40厘米时摘心,以促发新梢,加速树...

    2096 种植技术大全 农作物种植
  • 活化酯
    活化酯

    制剂50%可湿性粉剂,63%可湿性粉剂。作用机理与特点多种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可激活植物自身的防卫反应即“系统活化杭性”,从而使植物对多种真菌和细菌产生自我保护作用。植物抗病活化剂几乎没有杀菌活性。应用适宜作物与安全性水稻、小麦、蔬菜、香蕉、烟草等。推荐剂量下对作物安全、无药害。预防对象白粉病、锈病...

    935 农业种植方法 种植指南
  • 猕猴桃品种秦美的栽培技术
    猕猴桃品种秦美的栽培技术

    1园址选择选择集中连片、交通运输方便的地方,坡地果园应选择坡度20°以下,背风向阳台地、梯地和缓坡地。平地地下水应控制在1m以下,做到排灌自如,雨后无积水,定植带有效土层深达80cm,pH6.5左右,选择具有团粒结构、肥力良好的壤土或轻黏壤土,黏重、湿渍或地下水位高的土地不宜种植猕猴桃。2苗木定植在...

    2926 种植技术 农业种植禁忌
  • 三个日本梨新品种简介
    三个日本梨新品种简介

    1)南水。日本1973年用越后与新水杂交、播种育苗,1983年选出,作为南农梨1号进行特性试验观察,1990年6月获得品种法定登记。晚熟品种。果实扁圆形,平均果重360g,果形整齐。果皮黄红色,果点中等,果面光滑。果肉白色,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5%左右, 味酸甜、多汁,9月中旬到10月上旬成熟,与新星...

    1755 种植技术大全 农作物种植管理
  • 麦杆菊扦插后的管理
    麦杆菊扦插后的管理

    温度:插穗生根的最适温度为18℃~25℃,低于18℃,插穗生根困难、缓慢;高于25℃,插穗的剪口容易受到病菌侵染而腐烂,并且温度越高,腐烂的比例越大。扦插后遇到低温时,保温的措施主要是用薄膜把用来扦插的花盆或容器包起来;扦插后温度太高温时,降温的措施主要是给插穗遮荫,要遮去阳光的50~80%,同时,...

    2152 种植技术 农业种植禁忌
  • 水稻免耕旱直播栽培节水技术
    水稻免耕旱直播栽培节水技术

    1.选地和品种选择选择低洼易涝、土质肥沃、通气性好、不板结的稻田。对于一些粘性较大,土壤板结的老稻田,在前两年要先旋耕后播种。为了便于机械化作业,应避免粘性大的土壤。选地应坚持条件,以保证播种质量。选择早熟抗旱水稻品种或旱稻品种,如辽农996、辽粳454-17、辽农928等,切忌生育期过长。2.播种...

    2204 农作物种植技术 种植常识
  • 利用莲藕加工制作藕粉技术
    利用莲藕加工制作藕粉技术

    子莲地下茎棗藕的淀粉含量较高,一般每100公斤鲜藕可加工制作精制藕粉10~12公斤。一亩子莲田一般可收鲜藕600~800公斤,可加工制作藕粉70~100公斤。  1.磨浆、洗浆:将新挖取的藕洗净,除去藕节、脏斑,用打浆机(磨浆机)加工成藕浆。把藕浆装入布袋,再往布袋内冲清水洗浆,下面用缸或盆等容器接...

    1305 农作物种植技术 种植科普
  • 抗虫杂交棉花的整枝技术
    抗虫杂交棉花的整枝技术

    杂交抗虫棉花在适宜的密度条件下,整枝的好坏对单产的影响十分密切,它在叶枝上的棉桃产量能达到占全株产量的30-50%,因品种性状的差异关系,杂交抗虫棉花一般叶枝数量在3-5个,具体整枝技术要点如下:1、要根据棉花品种的特性和长势决定去留叶枝的数量,一是中早熟品种(如南抗系列)留上部强叶枝二个,下部的弱...

    2469 种植技术 农业种植禁忌
  • 章丘市小麦秋播期注意要点
    章丘市小麦秋播期注意要点

    小麦秋播期是蛴螬、蝼蛄、金针虫等地下害虫的危害盛期,是黑穗病、秆黑粉等真菌性病害的侵染时期,是小麦全蚀病、根腐病、纹枯病等根部病害防治的一个重要环节。在防治方面主要采取一下方法:一农业防治:1、小麦播种前除草灭荒,清除田间和地边杂草,深翻土地,减少土蝗、蟋蟀、灰飞虱和各种病害菌源的栖息场所,消灭病虫...

    2195 农作物种植技术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 玉米根茬怎样还田?
    玉米根茬怎样还田?

    黑龙江密山的邵女士问:玉米根茬怎样还田?答:玉米收获后,平均每亩残留根茬约50公斤,根茬氮、磷、钾平均含量分别为0.63%、0.24%、0.1%,如果合理利用,能培肥土壤,节省肥料。还田的方法是,在一般情况下,通过机械灭茬耙入土中;对有机质含量较低的瘠薄土壤,可采用高留茬(20~30厘米),在玉米秋...

    1363 种植知识 种植科普
  • 加强管理提高深冬季节丝瓜产量
    加强管理提高深冬季节丝瓜产量

    在冬季低温情况下,各种蔬菜产量低是最让菜农朋友们感到无能为力的!在寿光市洛城街道办寒东村,笔者走访了该村的丝瓜种植老手朱师傅,由于管理到位,朱师傅棚里的丝瓜产量虽然也受到了低温的影响,但相比其它丝瓜种植户来讲要好很多。他认为,根据寿光市大部分丝瓜种植户的种植模式,低温期也正好是丝瓜结果盛期,因此,越...

    2706 种植常识 农作物种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