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应用液体菌种规模高产栽培白灵菇技术

时间 : 05-13 投稿人 : 博腾 点击 :

本课题组于2005年8月到2006年3月,在天津及华北地区进行了较大规模的白灵菇液体菌种生产与应用推广工作,推广面积达180栋棚室(560平方米/栋),平均生物学效率达45%,菇农与公司获得了双赢。现将该技术总结如下,以供大家参考。

1固体母种制作

将冷藏的母种提前活化3~5d,制平板挑取优质菌丝尖端进行提纯复壮。取新鲜无霉变的稻草切成3cm段200g;另取200g削皮、去芽的马玲薯,切成棱形块,约金桔大小,放入冷水盆备用。用不锈钢锅,加2000mL自来水(pH7.0~7.5)与上述马玲薯及稻草同煮,煮沸计时30min,将其用多层医用纱布过滤,取过滤液近1000mL,加琼脂20g,完全溶化后,再加入葡萄糖20g,七水合硫酸镁1.5g,磷酸氢二钾3g,VB1,4mg完全溶解后,定溶1000ml,pH自然。大于45℃趁热分装18mm×180mm硬质试管110~125支,加棉塞,并用双层聚丙烯塑料薄膜包好,7支1捆灭菌备用。灭菌压力达0.12MPa记时,保持25min。冷却至45℃将培养基试管取出,轻轻转动试管,防止冷凝积水,立即摆斜面并去掉包膜防止其被污染。24h与48h后查有无细菌和霉菌。每批试管培养基污染率不得超过2%;否则,必须重做。培养基灭菌合格标准是斜面如同镜面一般光滑,无冷凝水、无麻点,无杂菌。

保藏母种18mm×180mm硬质试管,每支可转接30~60支生产母种。在无菌区内,挑取优质菌丝体,迅速接种于试管培养基上,一点接种。25℃条件下,暗培养,20~24h菌丝开始萌动,培养10~12d菌丝体可满管。在此期间,每天检查1次。如有杂菌,甚至虽无污染,但长势不健壮的一并弃掉,严格把住菌种关。

2液体培养基制备及液体菌种培养

液体菌种的生产使用天津市丰禾食用菌有限责任公司实验设备厂生产、天津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监制的FHCC-LSI-64设备。

生产液体菌种必备的两个条件:熟练掌握无菌操作技术;菌种生产环境干燥、整洁、可控温26~28℃。

2.1液体培养基制备将土豆去皮去芽,切棱形块200g,菇根适量,麦麸50g,一并放入不锈钢锅,文火煮沸30min,多层医用纱布过滤,取过滤液加葡萄糖20g,磷酸二氢钾3.0g,硫酸镁1.5g,维生素B1,4mg,将其完全溶解后,定容1000mL。制备若干,分装于40只圆形平底玻璃培养器(2000mL)中,装量为1500~1600mL,并加磁子1只,高压灭菌2h,28~30℃下接种,置电动磁力控制器上培养。

2.2接种与终止培养的判断在无菌条件下,挑取试管母种菌丝体漂浮于培养器中,接种量为1支试管母种最多可接5400mL。多点接种,28℃条件下静置培养48h,待出现菌落后,置电动磁力控制器上,26~28℃条件下培养。培养液颜色由深变浅,待培养至菌丝片段既不下沉,也不上浮,与液体混为一体时,可终止培养,84~96h。此时,视为壮龄期,方可用于接种。

2.3液体菌种的鉴别静置培养液体菌种48h后,或终止培养后,无菌条件下取10mL检查。一看:用放大镜看是否有赤、橙、黄、绿、青、蓝、紫等杂色,或在液体表面出现菌膜等异常现象,视为被污染;二闻:取出的培养物,若有异味,视为被杂菌污染。

3出菇菌棒的制作与培养

出菇菌棒的制作:当地平均气温稳定在20℃左右开始装袋。配方:棉子壳72%,木屑13%,麦麸8%,玉米粉2%,石膏粉2%,生石灰3%,另加菜园土15%。培养基含水量60%~62%,充分拌匀,建堆发酵,并加入发菌剂,发酵料堆底宽1.2m,堆高1.0m,堆长不限。自然建堆后打孔通气孔距40~50cm。当料堆温达55℃左右时,保持48h后,进行第1次翻堆,整堆打孔覆膜。当料堆温达60~70℃时,每隔1d翻堆1次,并充分换位。共需7~8d,待料为均匀棕褐色,质地均匀,富有弹性,料味纯正,料表面有较多的放线菌时,说明料发酵成功,散堆降温,pH7.5~8.5,含水量60%可装袋。选用与栽培种相同的菌袋,菌袋培养基料柱高约20cm,加无棉塑料封口盖,6~8h内将料装完,立即灭菌。每筐竖摆共20只菌棒。0.15MPa高压灭菌2h,或常压灭菌12~14h,50~60℃出锅。32~35℃下接种,一端接种,接种量为40mL/袋,或每袋栽培种接出菇菌棒25只。栽培种的制作与培养配方:棉子壳87%,玉米粉3%,麦麸5%,石膏粉2%,生石灰3%。培养基料水比为1∶1.1~1.2,充分拌匀,闷料5~6h,迅速装袋,低压聚乙烯筒料,菌袋折径(17cm×34cm×0.05cm),装干料550~600g。采用中间打孔的装袋机装袋,培养基料柱高约20cm,加无棉塑料盖封口,装筐灭菌。压强0.15MPa高压灭菌2h。一端接种,将菌液均匀地接种料面,接种量为40mL/袋。25~28℃条件下常规培养,18~20d菌丝体满袋,较固体菌种缩短8~10d。在氧原子消毒器下开放式接种,一般接出菇菌棒900~1000只/人?8h。4人配组接种最佳,要做到快打口盖,快接种,快封口盖。

出菇菌棒发菌培养:发菌必备四个基本条件:即暗培养、环境干燥、适宜的温度、常通风换气。发菌分为四个时期,即①菌丝萌动定植期:接种后先控制环境温度在26~28℃,少通风或不通风,尽量不搬动菌袋。目的是使菌丝尽快渡过其迟缓期,早萌发,早定植。接种后的第10~18h菌种开始萌发,24h菌丝开始吃料定植。②菌丝生长旺盛期:第4d后,菌丝细胞呼吸量逐渐增大,产生的热量也逐渐增多,应保持料温19~22℃,空气相对湿度60%~65%,每天温和通风2~3次。时常检查菌丝的长势、料温,及时翻垛,发现有杂菌立即清除。约培养18~20d菌丝满袋。③菌丝体复壮期:此时,菌袋表面已布满菌丝体,但是,其内部还未布满也不健壮,所以要对菌棒进行菌丝体复壮。复壮需要18~20℃培养7d左右。④菌丝体后熟期:所谓后熟期,是指由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的准备期,主要是菌丝细胞内部的生理生化变化,为生殖生长作物质和能量的准备。需要35~45d后熟,及时排除袋内积水(菌丝老化细胞自溶出现的黄水)。控制温度24~25℃,控制光照在500~800lx,适当减少通气,减少菌棒表面菌皮过多的发生,并对菌棒进行最终分类。

4出菇管理

4.1排场白灵菇出菇方式有多种,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使用。按45~54只/平方米摆放菌袋,560平方米的温室可摆放28000~30000只菌棒。选生长发育一致的菌棒,覆土码垛出菇。只在搔菌的一端出菇,也可不搔菌直接出菇。具体的方法是对所用土进行常规消毒处理,割去菌袋中间薄膜2/3,出菇端留1/3,砌成单排菌墙,10~13层高,层于层和袋与袋之间间隔2cm,用泥勾缝,顶部留水槽,便于后期补营养液。

4.2搔菌菌丝体生理成熟的指标:一则菌棒内菌丝体洁白浓密;二是菌棒表面出现菌皮;三是菌棒坚硬;四是个别菌棒已出现白色米粒状原基;五是有效积温达2200~2500℃(有效积温=平均日温×天数)。菌丝体达生理成熟应及时搔菌,即在菌棒一端中央处,挖掉大衣钮扣大小(Φ3.5~4.0cm)的菌皮,露出新鲜菌丝体。搔菌过早、过迟均影响出菇。

4.3养菌将搔菌后松系袋口,升温至20~22℃,尽量恒温培养,使损伤的菌丝体得以恢复,即在搔菌处长出较多新的菌丝体。个别的会出现气生菌丝,约需要5~7d。

4.4以低温为主刺激原基发生与分化待搔菌处几乎看不到培养料均为菌丝体时,给予菌棒-2~7℃低温刺激,白天最适宜温度7~14℃,以8℃为中心。昼夜温差应保持10℃以上,连续7~15d左右。大于18℃时,原基难于分化成菌蕾。将空间湿度提高到75%~80%,只是在地面上撒水或沟里打水,并给予通气和散射光800~1500lx的刺激。待原基出现后,继续给予上述刺激,促使其原基分化成菌蕾。此时,应特别注意通氧气。

4.5疏花疏果当原基为绿豆大小时,解袋口,待有的原基已分化为黄豆大小菇蕾时,上挽袋口的一半,并进行疏花疏果,即留大去小,留壮弃弱,只留1个长势健壮形状规则的菇蕾,且不可改变菌蕾方向或位置。待菇蕾发育至鸽子蛋大小时,将袋口完全割去。

4.6育菇疏花疏果后,迅速调室内相对湿度80%~85%,散射光强度600~1000lx,光照度12~14h/d,提升温度至10~14℃,尽量恒温培养,常通风换气。12~15d即可采收。

5采收加工与保鲜

5.1采收当白灵菇重120~200g/只,即可采收。采收前1日停水。每天早晚各采收1次。白灵菇可分4个等级,即一级;子实体掌形,菇形规则,菇体洁白,菌盖直径8~150n,每只120~200g,菌盖平展,表面光滑,边缘圆正未上跷,无明显的皱褶或裂痕。菌褶排列整齐,菌柄小于2.0cm。二级:菇体洁白,菇形掌状,菇形基本规则,菌盖直径8~16cm,每只在75~250g,菌盖较平滑或稍有波纹,菌盖基本圆正,没有明显的裂痕,菌褶排列较整齐,菌柄小于2.0cm。三级:菇体洁白,菇形掌状,菇形较规则,菌盖直径7~16cm,每只在50~250g,菌盖有波纹边缘呈波浪形,菌盖表面有细微的裂痕,菌褶排列不整齐,无明显病斑,菌柄在2~5.0cm。等外品:不符合上述三级产品的统称为等外品。

5.2保鲜将掌形子实体的菇菌柄切至2.0cm,用食品软纸包好每个子实体,放入泡沫箱中每箱3~5kg。30cm×47cm×20cm的泡沫塑料箱,箱重0.45kg。装箱的白灵菇,室内温度在-6~-8℃条件下,可保鲜25~30d;4~10℃下冷藏,可保鲜15~25d;15℃可保质4~5d。如在0~1℃预冷15~20h,5~10kg的箱,0℃(-0.5~0.5℃)条件下可保鲜1~2个月。

相关文章

  • 邯6172春管措施
    邯6172春管措施

    分类管理,科学运筹肥水(1)对于抢墒播种、未镇压、未浇苗水和冻水旱情较重的麦田,应及时浇好保苗水,在中午气温较高时段灌溉,以小水、当日下渗为宜;(2)对于造墒播种或抢墒播种后浇过苗水的麦田,由于浇水早、气温较常年偏高、失墒较重,出现轻度干旱,应适时浇好返青水,结合浇水亩施尿素10公斤;(3)对于整地...

    1554 种植技术大全 种植方法
  • 萝卜芽高产有新招
    萝卜芽高产有新招

    萝卜芽,常食能健胃消食,增加食欲,杀菌、去毒、通气,很受消费者喜爱。萝卜芽可批量生产,供应饭店、宾馆及市场。一、选种生产萝卜芽应选用子粒饱满的种子,种子干粒重为9-14克,如大青萝卜、穿心红、满园花子、绿肥萝卜等。但要求种子不带砂土和菌核及其它杂质,且48小时内发芽率达80%以上。除去杂物和不饱满种...

    331 农业种植禁忌 农作物种植
  • 美洲大叶四季耐抽苔香菜
    美洲大叶四季耐抽苔香菜

    特征特性:生长势强,叶深绿色,叶柄细长,柄基近白色,质地柔嫩,香味浓,生长期40―60天,适应性广,耐寒,耐热,耐旱,抗病虫害。四季均可种植。栽培要点:春季于4月上旬播种,6月上旬收获,秋季8月上旬播种,10月上旬后收获,越冬栽培的于10月播种,翌年3―4月上市。注意事项:1.本品种不可再留种使用。...

    2977 种植技术 种植科普
  • 大田作物种子质量巧识别
    大田作物种子质量巧识别

    麦类皮壳新鲜有光泽,胚部饱满,解剖种胚观察时,种胚切面及胚根呈淡黄色、油状有弹性为有生活力的种子。凡皮壳暗淡无光泽,胚部皱缩或黄褐色,解剖种胚时胚根呈深黄色或褐色,干枯易碎的为无生活力的种子。玉米同一品种的杂交玉米种,凡色泽一致,胚及胚乳部位不霉不烂,没有机械损伤的即为好种子。有些农民误认为种胚部位...

    1487 农业种植方法 农作物种植管理
  • 秋苤兰七月播种管理
    秋苤兰七月播种管理

    苤兰秋种的最佳播期在7月25日到8月初,11月上旬收获。亩用种量约50克,定植3000株,产量4000-5000公斤。育苗时在做好的厢面上按每平方米3克种子,均匀的撒在苗床上,然后盖一层细河沙或细土。注意用小棚和遮阳网预防暴雨和烈日。每亩施腐熟农家肥300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硫酸钾15公斤,硼...

    2801 农作物种植技术 种植常识
  • 生姜虫害防治
    生姜虫害防治

    生姜易受姜螟、异形眼覃蚊的为害。①姜螟(玉米螟)。是为害生姜的主要害虫,它的食性很杂,为害时连续咬食嫩茎,并钻到茎中继续为害,故又叫钻心虫。〖防治措施〗清洁田园,把收获后遗留在田间虫蛀的断株、枯叶等清理干净、烧毁;剥除虫叶、虫鞘,在不影响生姜生长情况下,把附有虫害的姜叶、地上茎剥除掉,烧毁;叶面喷洒...

    1775 种植知识 农业种植教程
  • 水稻的磷过剩
    水稻的磷过剩

    1.概述磷是负担着作物生命活动的重要元素,它分布于作物体内各个部位,是细胞核蛋白的组成成分。磷被作物吸收后,移动到生长旺盛的芽、根尖、子粒等部位,促进细胞的增殖。由于磷在作物体内能够活跃地移动,所以作物体内不同部位的含磷量有很大差异。磷在体内主要分布于进行重要代谢反应的部位。因此,作物吸收适量的磷,...

    2977 农作物种植管理 农业种植禁忌
  • 25%甲氰辛功效与使用说明书
    25%甲氰辛功效与使用说明书

    农药类型:其它农药名称:25%甲氰辛农药剂型:生产企业:江苏瑞泽丰(集团)生化有限公司防治对象:使用方法产品特点:超强渗透、药效强劲,持效期长,高效低毒、药到必死、一次杀灭。适用范围:棉花、蔬菜、果树、水稻。防治对象:棉铃虫、菜青虫、桃小食心虫、二三化螟、吊丝虫。使用方法:2000-3000倍喷雾。...

    2322 农药教程 除草剂说明书
  • 如何从柑桔中提取柠檬酸
    如何从柑桔中提取柠檬酸

    柑桔中含有丰富的柠檬酸。在食品工业上,柠檬酸是制造清凉饮料和糖果等食品不可缺少的原料。为了更充分地综合利用我省的柑桔资源,可用落果、残次果、废果等作原料来提取柠檬酸。榨汁。将原料捣碎,用压榨机榨取果汁,残渣加清水浸湿,反复榨几次,以充分榨出所含的柠檬酸。发酵。首先将较浓的果汁稀释,加入占混浊桔汁量1...

    2999 种植知识 种植科普
  • 中青2号(青花菜)
    中青2号(青花菜)

    品种来源: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利用8551-1X8590-1-1配制的一代杂种。1998年通过北京市农作物品种审定。特征特性:株高40-43厘米,开展度63-67厘米。叶片15-17片,最大叶长42-45厘米,叶宽18-20厘米,复叶3-4对,叶色灰绿,叶面蜡粉较多。花球浓绿,较紧密,花蕊细...

    2368 农作物种植技术 农业种植禁忌
  • 枸杞干制作技术
    枸杞干制作技术

    一、晾晒法1、把新采摘的枸杞子用使用碱水拌均匀,均匀摊放到枸杞盘中(“枸杞盘”:晾晒或烘烤枸杞子的专用工具。一般是用木条钉成长90厘米、宽60厘米的木框,在木框下方钉上窗纱,窗纱下方再钉一条横木。枸杞子就摊放在窗纱上面。注意,有使用纸板或竹席的,但都不如窗纱的透气、通风性能好)。晾在背阴、通风处(以...

    626 农业种植方法 种植指南
  • 重茬卫士功效与使用说明书
    重茬卫士功效与使用说明书

    农药类型:其它农药名称:重茬卫士农药剂型:生产企业:济南国亨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防治对象:使用方法“重茬卫士”是由济南国亨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应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联合山东农业大学和河北农业大学共同研制而成的高科技产品,其节肥增效、保护土壤生态环境效果十分明显。具有活化养分、抑菌抗病、加快作物生长发育、疏松...

    2393 除草剂适用作物 农药类型
  • 丝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丝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一、精心设计,自己培育、选用丝瓜良种采用大肉质丝瓜中山种(果长20―22厘米、厚度13厘米左右)与长条形丝瓜双青种(果长80―90厘米,厚度6―7厘米)进行间隔混种自然杂交培育成新品种。该品种瓜果绿豆青色,长60―70厘米,厚度8―9厘米,单果重400―600克。二、提早播种,提早上市,采用塑料薄膜...

    947 农作物种植技术 种植常识
  • 香菇菌棒“开放式”接种技术
    香菇菌棒“开放式”接种技术

    香菇“开放式”接种是近几年来总结创新的一项新技术。该项技术由于操作方便,不用接种箱,省时省工,普遍被广大菇农朋友所欢迎。现将技术介绍如下:1.接种场地选择①选择避风、清洁、干燥、密封性好、附近50米内无杂菌污染源的房间为开放式接种场所。②接种室须在菌棒搬人前一天打扫干净并消毒。2.茼棒处理①常压灭菌...

    1389 农业种植教程 农作物种植
  • 彩叶凤梨彩叶凤梨与管理
    彩叶凤梨彩叶凤梨与管理

    彩叶凤梨(Neoregeliacarolinae)又名红杯凤梨、美艳羞凤梨、五彩凤梨。凤梨科,彩叶凤梨属。原产巴西。形态特征:多年生附生常绿草木植物。叶常丛生成莲座状。株高20厘米,基部连成筒状。叶绿色,叶片披针形,叶长20~30厘米,宽3~3.5厘米。边缘具细齿,亮绿色,在近花期时,中间的嫩叶红色...

    1743 种植技术 种植技术大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