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来源与类型:
原名“海91-16×89-11”。系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科所用自选自交系的姐妹系配组成的海91-16作母本,与自交系89-11配制的杂交种,于1993年育成。属紧凑型,中早熟玉米品种。
二、试验结果与适应范围:
1995年到1996年参加江苏省玉米春、夏播组区域试验,春播组两年平均亩产分别为435.4公斤和456.1公斤,比对照掖单13分别减产9.6%和增产6.8%(达极显著水平)分别居第五位和第二位。夏播组两年平均亩产分别为413.2公斤和453.6公斤,比对照掖单13减产9.6%和增产22.0%(达极显著水平),分别居第六位和第三位。1997年春、夏生产试验平均亩产为542.3公斤和555.7公斤,比掖单13增产10.5%和5.6%。审定合格,可在我省春、夏播地区种植。
三、特征特性:
出苗快,苗势强,易获全苗、壮苗,株型紧凑,株高220厘米左右,穗位高86-101厘米,果穗筒形,每穗12-14行,每行32-34粒,千粒重290-300克,出籽率85%,籽粒纯黄,硬粒型,具有高产稳产特点,制种产量较高,抗病、抗倒性较好,春播生育期为116天,夏播生育期95天。
四、栽培技术要点:
1、适时播种,春播一般4月上旬播种,夏播5月底至6月10前后播,力争抢墒早播,
2、合理密植。每亩种植5000株左右,一般行距55厘米左右,每穴播3-4粒。
3、科学管理。出苗后及时定苗,确保苗齐、苗壮、苗全,肥料运筹上,基肥一般每亩施有机肥2-3立方米,锌肥1公斤,复合肥40公斤,尿素15公斤。追肥主攻苗、穗肥,一般在4-5叶展开时施苗尿素10-15公斤,11-12叶展开时施穗肥尿素20公斤,及时中耕除草,防止地下害虫和玉米螟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