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的分株繁殖技术
草莓的常规育苗、组织培养是进行草莓快速繁殖的有效途径,但这些传统的育苗技术不适应一般种植户。为加快优良品种的繁殖,并减少生产草莓苗的投资,笔者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总结出一种大棚草莓快速分株育苗技术,介绍如下:
1合理栽植
1.1栽植时间
结合生产,宜在秋季栽植,在春节前后就可以采摘草莓鲜果,提高草莓的经济效益,增加广大果农的收入。同时棚内的温度也利于匍匐茎的生长,平均每株草莓可以繁殖出5~10株幼苗。
1.2施足底肥
为了充分保障草莓结果和繁殖幼苗的营养供给,必须施足底肥,每亩大约要施用4000千克充分腐熟的有机厩肥,还有氮、磷、钾含量均为15%的三元复合肥50千克。
1.3合理栽植
要选择粗壮的幼苗作母苗,定植时要一畦两行,株距为20厘米,行距为25厘米。栽植时一定要注意苗心基部和土表平齐,这一点很关键。而且草莓苗略向外倾斜,一则方便了分株操作,而且到结果时使果实挂在高垄两侧,利于光照和通风,减少果实表面湿度,改善果实品质。同时要注意同一品种须集中栽植。在不同品种之间要间隔作业道。以保证品种纯度。随着气温逐渐降低,当最低气温小于15℃时,要在草莓苗上铺盖能保温的地膜,大约20天后,幼苗长出新叶。
2加强管理
2.1控温管理
在快速生长时期,草莓对温度的适应性很强,它的根系在2℃时开始活动,5℃以上时芽开始萌动,根系生长的适宜温度是15~20℃,植株生长的适宜温度是20~25℃,所以大棚盖膜后在白天要使棚内温度在25~28℃,夜间温度最好在10~12℃,不能低于8℃。否则植株会休眠矮化,很不利于匍匐茎的生长。若夜间棚内低于8℃,为保证棚内温度,应在傍晚前在棚顶覆盖毡帘、草帘,8-9点掀开帘子,提高棚温,中午棚内温度大于30℃时,应打开风口通风降温。
2.2适时追肥
栽后30天结合浇水进行第1次追肥,每亩须施用氮、磷、钾含量均为15%的三元复合肥20千克。但草莓根系浅,耐肥力差,为防止烧根、死苗,要适当进行叶面追肥,促叶肥施用10天后,进行第1次叶面喷肥,用0.3%尿素溶液。在生长期间及时从基部去除老叶、虫叶,每株苗留2~3片新叶,刺激侧芽萌发匍匐茎,增加每株顶芽生长点,促进花芽分化,减少病虫害发生,每30~40天摘叶1次,一直进行20天后,就能陆续长出新叶。随着植株生长,植株会长出花蕾,草莓病害的发生原因与防治技术此时匍匐茎也从根部生长,这样植株对营养的消耗会大大增加。为了保证花量和匍匐茎的生长。应进行第2次追肥,品种和数量与第1次相同。
3适时育苗
为保证草莓果实品质和分株数量质量,定植后在新生的4个叶片前生长的花蕾要及时摘除,每个花序留一个花蕾,疏除小蕾弱蕾,保留大蕾壮蕾,留花朵去花蕾。在结果期也要疏果,每株要留果形周正的果实2~3个,以保证匍匐茎的营养需求。当匍匐茎的顶端长出2个叶片一须时已具备生根能力。但地面上有地膜,匍匐茎不能扎根,要进行育苗钵上盆。
3.1水肥管理
上盆前先配制营养土,要将田园土、腐熟粪肥、草木土各1/3混合均匀,然后装钵。将匍匐茎上的叶片下端埋入育苗钵中,向钵内浇1遍水以利扎根,10天后匍匐茎就在钵内扎根了。匍匐茎上盆后到扎根前和草莓果实成熟所需的养分都是植株供应,此时植株需肥量大大增多,要及时追肥,每亩须施用氮、磷、钾含量均为15%的三元复合肥30千克。此外,还要为匍匐茎进行叶面喷肥,施用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1次。上盆扎根后,营养钵会长出新的匍匐茎,要及时从基部剪除二次生长的匍匐茎,大棚草莓套种厚皮甜瓜栽培技术绝不能再用作分株繁殖用。此时钵内幼苗生长所需的营养是根系吸收钵内营养,为了加快钵内幼苗的生长,在果实采摘后,傍晚向钵中浇1次肥水,将氮、磷、钾含量均为15%的三元复合肥溶于水,配成1000倍的肥液,只需浇透就行,浇水过多则易染灰霉病。
3.2幼苗管护
上盆20天左右,幼苗长出3~4片新叶时,从基部剪下匍匐茎,进行一段时间的幼苗培育,等待集中定植。在这期间,要每3~4天浇1次小水,保持土壤温度,并及时摘除老叶、黄叶和病叶,一直保持植株有4~5片展开叶,要全部去除腋芽、抽生的匍匐茎。保证幼苗强壮。当数量达到定植需要时,就可以运到田间栽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