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土壤盐渍化如何补救?
1、合理用水,以水化盐:大棚土壤中累积的硝酸盐原本是作物易吸收的养分,只是因为浓度过高才导致根部吸收障碍。所以,保护地栽培的水分管理应与露地有所不同。在果树的生长季内,根据作物在不同生育时期对养分和水分的需求,每次浇足浇透。这样,可将表土积聚的盐分淋洗下移,供根系吸收。在果树休眠期或设施栽培结束后,向大棚土壤浇水,使地表水层保持3~5厘米,浸泡1~3天,然后排出积水,或在棚室外挖沟,增加浇水次数,使耕层多余盐分随水排走,冲溶消盐。据有关试验表明,浇水后2天,耕层中(0~20厘米)的盐分可减少30%~40%。桃树不耐涝,须加以注意。
2、深翻掺沙降低水位:采取深翻的措施,结合整地,适量掺沙(对黏质土壤尤为重要),改善棚室内土壤的物理性状,降低地下水位,增强大棚土壤通透性。
3、合理施用化肥:大棚栽培中由于自然淋溶作用减弱,化肥的有效期延长和利用率提高。因此,棚室果树的化肥施用量比露地栽培可适量减少,一般为自然条件下的50%左右。同时,要注意选择化肥的种类。硫酸盐、氯化物、硝酸盐类化肥要尽量少施或不施,可选用磷酸类化肥,如磷酸铵、磷酸氢二铵、磷酸二氢钾及尿素、碳酸氢铵等。忌偏施氮肥。施用化肥时,最好采用穴施、沟施等方法,施后覆土。大量施用化肥是设施土壤次生盐渍化的重要人为条件。需要注意的是,不同肥料即使在施用量相同时,它们所导致的土壤溶液中渗透压的增加也不同,通常用肥料的盐效指数表示。某种肥料的盐效指数越大,其导致作物盐害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因此,在集中施肥或大量施肥时,一定要考虑化肥的种类;与此同时,应根据前茬残留的硝态氮总量和目标产量确定最佳施氮量,充分利用土壤中残留的硝态氮,这是防治设施土壤盐渍化和硝酸盐积累的重要途径。
4、增施有机肥料: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以肥压盐主要是在设施休闲季节,埋施半腐熟有机肥或作物秸秆,因其碳氮比(C/N)比较大,在进一步腐熟过程中,土壤微生物吸收土壤溶液中的氮素,并加以固定,从而降低了保护地土壤中硝酸盐的含量及渗透压。就棚室栽培果树而言,重视有机肥料的施用具有特殊的意义。它不仅能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增加有效微生物的数量,增强土壤的缓冲能力,而且可以增加大棚内二氧化碳的浓度,有利于果树生长发育。增施有机肥,是防止大棚土壤盐渍化的根本途径。棚室中生长季施用的有机肥料,必须是经过充分腐熟的优质有机肥,特别是人粪尿肥,施用前必须充分腐熟发酵。否则,会加重土壤盐渍化程度,还会产生大量有害物质。
5、选用长效或可控释放性肥料,避免短期内肥料浓度急剧升高:大棚内土壤次生盐渍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速效化肥使用量过多,特别是速效氮肥。因此,采用可控释放性肥料,诸如涂层尿素、长效碳酸氢铵等缓释肥料,可有效控制肥料中养分的释放速度,使之与作物的吸收速率相吻合。这样,不仅可有效降低肥料损失,提高作物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而且还能控制土壤中可溶性盐的浓度,从而避免土壤次生盐渍化的发生。当然,选用优质生物菌肥等也具有一定的效果。
6、地面覆盖,抑制返盐:用地膜覆盖或地面撒施木屑、铺盖农作物秸秆,不仅可以保温、保水、保肥,还有抑制土表盐渍化的效果。特别是铺秸秆,既可以减少土表水分蒸发,又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培肥土壤。
7、换土消盐改质:对盐渍化程度较高的土壤,可采用换土消盐法,即铲除棚室中0~15厘米的表土层,用肥沃优质的田土进行更换。换土时注意保护果树的浅层根系,尤其是不能损伤粗大根系。换土后应立即浇水。
8、采用土壤改良剂,降低土壤中全盐含量:土壤改良剂的原理是利用一些有机酸络合土壤中的成盐离子,从而暂时解除盐分对作物的毒害作用。此外,它还具有间接调节土壤理化性质、改善土壤结构的作用。
9、及时揭膜,降雨淋溶:无论是春提早或是秋延后的设施栽培,在果实成熟或采收后,只要外界自然条件允许,就应及时揭膜通风。尤其是在高温多雨季节(北方一般7~8月份),在不影响果树生长的情况下,将膜揭去,增加自然降雨淋洗的机会,减少土表盐分的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