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棕榈
别名:棕树、山棕
科属:棕榈科棕榈属
学名:Trachycarpus fortunei
英文名:
原产地:我国长江以南各省区;日本也有
繁殖方式:播种
花果期:花期4月,果期12月
日照:全日照
温度:生长适温16℃~30℃
土壤:不择土壤
水份:喜湿润,也耐旱
形态特征
乔木株高3~10米。树干常有残存的老叶柄及其下部的黑褐色叶鞘。叶片呈3/4圆形或者近圆形,深裂成30~50片具皱折的线状剑形,叶形如扇,径50~70cm,掌状分裂至中部以下;裂片条形,坚硬,先端2浅裂,直伸;叶柄长0.5~1m,裂片先端具短二裂或二齿。花序粗壮,多次分枝。花序由叶丛中抽出,分枝密集,佛焰苞多数,革质,被茸毛;花淡黄色,花萼、花瓣各3枚;雄蕊6枚;子房3室,心皮基部合生。核果肾形,径5~10mm,熟时黑褐色,略被白粉。
观赏用途
棕榈为著名的观赏植物,习性强健,树姿优美,“秀干扶疏彩槛新,琅矸一束净无尘;重苞吐实黄金穗,密叶围条碧玉轮”,最适于丛植、群植,窗前、凉亭、假山附近、草坪、池沼、溪涧均无处不适,列植为行道树也甚为美丽,均可展现热带风光。未开放花序,可作蔬菜食用;根均可入药;棕皮纤维可做绳索、制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