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笔下的海棠花有什么特点?
回答:
“在众香国里,我对那色彩淡淡,香息若有若无的海棠,有一份特殊的感情。
”文章开篇,就将读者带入一种怀念的情愫之中。接下来,作者写充满海棠花影的童年,写父亲每每于旧历年底买回一盆盆的海棠,写其叶子,花苞,花蕾,花瓣,花朵,一个个生动贴切的比喻,让我们情不自禁地生出对海棠的怜爱之心。下一层,又写到四年读书期间海棠的陪伴,“那日子在我的记忆里烘托出一片光晕——那激溅着笑语与歌声,代表着青春与欢笑的日子,如今已是多么的迢远,多么的迢远!”字里行间,流露着对那段青春岁月的怀念。文章最后一部分回到眼前,写在一处商场,在友人家走廊见到海棠,引发了自己“甜蜜而感伤的旧梦”。 我总以为,一个爱花的女人应该是世间一道美好的景致。张秀亚就是。看她的生平,好像颇为坎坷,曾经遭遇婚姻的失败,但她凭着自己的毅力,教书,写作,将孩子抚养长大。我们没理由不对这样顽强的女性表示由衷的敬意! 海棠花 张秀亚 在众香国里,我对那色彩淡淡,香息若有若无的海棠,有一份特殊的感情。 童年时,住在北方一座大城里,旧历年前,总是灰蒙蒙的欲雪天气。这样的时季中,父亲常常买来一盆盆的海棠,摆放在书架的上层,以及院中砖砌的花坛上。 那是一种草本的海棠,阔大如掌的叶子上,擎托着小小的花苞,样子像圆圆的纽扣,又像纤手的指甲,泛着浅淡的绯色,那色彩,看来恰像是浸在水中的花斑卵石,极度的温润晶明,那是一种极富于生命的颜色。 在阳光下,海棠悄悄地生长着,每在人不知不觉之间,花蕾绽放了,四片花瓣,边缘有一丝浅绛,极似当年祖母晾晒庭前的嫁时衣裳上面镶着的一道道细细花边。 幼年时,春寒料峭中,黄昏自学校回来,总爱伸出一根根冻得红萝卜似的小拇指,一边呵着气,一边和才绽放的海棠花比着颜色的深浅。那平凡的花朵,素朴、鲜活,是我童年的小花。 记得那种海棠花好像长得不太高,盆中的土壤也并不太多,它却努力地尽着它的本分,花朵依次开上了枝间,在寒冷的初春,担任着装点大地的一个小小角色。 每逢我在谁家的窗槛、庭前看到那颤颤巍巍的可爱的小花,我就忆起了那充满了海棠花影的童年。 也许,海棠花和我格外有缘,在我读书的时候,它又出现在我的生活里,并且,一直陪伴了我四年。 那一株相当古老的海棠树,正好植在我寝室的窗前。春天到来,那株海棠得讯最早,而到了初夏,花开得那般繁密,如同一顶冠冕,在枝杈间,蜂儿营营终日,阳光更酿就了一缸中人欲醉的绍兴酒,将橙黄的酒汁,洒泼在地上。花下,甬道上,更是一片喧哗的笑语,幢幢的人影与树影重叠——返校节到了,那节日,正是那所教会大学的女子学院最热闹的日子。 那日子在我的记忆里烘托出一片光晕——那激溅着笑语与歌声,代表着青春与欢笑的日子,如今已是多么的迢远,多么的迢远! 傍晚,人都散去,海棠树下是一片寂寞,落瓣如雪,积在树下,上面每吹起一阵又一阵花环似的小旋风,打扫我们宿舍的李嫂,这时常拿了一把竹枝扫把来,想扫除落花。 楼上楼下的窗子开处,探出更多的头来,齐声在为落花向她呼求: “好李嫂,不要扫啊,不要扫啊!” “不扫,不扫,等修女责怪下来,我就说你们不让我扫!”李嫂知趣地掮起了那把竹枝扫把,提起那把银亮的铝制喷壶走了。接着又是一阵风来,将花片吹落满院,花瓣在树下的细草上飘转着,好像是莎士比亚《仲夏夜之梦》中的小精灵,这更使我明白:为什么钟嵘在《诗品》中用“落花依草”形容文章的韵致。 在海棠花影中,我度过了童年和读书时代,那可爱的花朵成了我生活中的一部分。 今年过春节前,在一家商场的门前,我又看到那浅绯色的海棠和水仙杂陈在那里,我凝视久久,不忍遽离,当时与我同行的是学生海华,敏慧的她看出了我是多么的爱这种花,几次悄悄地鼓励我说:“买下来吧!” 但是我怕它引起我甜蜜而感伤的旧梦,摩挲那盆钵边沿同枝叶好一会儿,终于硬着心肠,不顾而去。 前天又在一个友人家的走廊前,看到了海棠花,那是一种高大的草本海棠,扁扁的浅色花苞,含蕴着一个浓缩的春天,枝叶披拂,迎风而立,在那摇曳中显示出它柔弱中的坚韧。几个同去的友人在那里欣赏着、赞美着,更有一位友人,要求主人剪下一枝,移植到她自己的小园里。 但我一直伫立在她们身边默无一语,终于,在那笑语声中,我匆遽地夺门而出,踉跄下楼。 女主人——那位细心而体贴的旧日窗友,以为我有什么不快,也紧跟着我走了下来:“怎么啦?” “没有什么。”我又看到满地的阳光,浓酽如酒,我又似闻到了童年花朵的淡淡香息。 (摘自江苏文艺出版社2007年8月出版的《种花记》,略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