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梅花的知识

时间 : 02-07 投稿人 : 报喜鸟 点击 :

梅花的特性

梅花的知识 | 植物知识

梅花,又名春梅、红梅。蔷薇科李属,落叶乔木,少有灌木。高可达5一6米。树冠开展,树皮淡灰色或淡绿色。小枝细长,枝端尖,绿色,无毛。叶宽卵形或卵形,边缘有细锯齿,先端渐尖或尾尖,基部阔楔形,幼时或在沿叶脉处有短柔毛,叶柄短,具腺。花梗短,1一2朵右生于1、2年生枝梢,萼筒钟状,有红,暗红及绿 色等。花有单瓣或重瓣,白色、红色或淡红色,有芳香,多在早春1一2月先开花,后发叶。核果近圆球形,黄色或带绿色,5-6月成熟。

梅花原产于我国,主要以长江流域及西南地区栽培为盛。喜温暖而稍湿润的气候,宜在阳光充足、通风凉爽处生长,其性畏涝,能耐旱。

梅的种系:

梅按种型分为三个种系,分别为真梅种系、杏梅种系、李梅种系。其下,主要又按枝姿分为五个大类。第一类叫直枝梅类。枝直上或斜生。这是梅家族中历史最悠久,成员最繁茂的一类,下分品字梅、宫粉等9种。第二类名为垂枝梅类。枝自然下垂或斜垂,有粉花垂枝等5型。第三类名为龙游梅类。枝天然扭曲如龙游,仅1类(龙游梅类)1型(玉蝶龙游型)。第四类名为杏梅。乃梅与杏(山杏)之种间杂交,宋代的范成大在《梅谱》中首次对它进行了记载,花、叶、枝居于梅杏之间,‘杏梅类’不香或微香(非梅香),花托肿大。下有单瓣杏梅型及春后型。第五类是樱李梅类,乃紫叶李与宫粉梅之人工杂交种,紫叶红花,重瓣大朵,抗寒。

梅的起源与发展—引种阶段

根据文字记载,梅至少有3000多年的应用历史。根据考古发现,梅树在中国的栽培或应用历史已在7000年以上。“民以食为天”,梅树在最初的引种栽培过程中,是以食用梅果为目的。随着社会的发展,经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培育,才逐步发展到观赏和食用观赏兼用的引种栽培。

根据陈俊愉、包满珠的研究,我国梅树的栽培历史可粗分为两大阶段,约在西汉时期前以果梅引种栽培为主;之后,为花梅栽培阶,并将此时期细分为初盛、漸盛、兴盛、昌盛及发展等五个时期。

一、梅子的应用与引种阶段

据《书經.说命》载:“若作和羹,尔唯盐梅”。商代的盐和梅相当于今日烹调所用的酱油和醋。由此可见梅在当时人们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此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关于梅的记载越来越多。如《周礼天官》云:“馈食之笾,其实干撩 。”据查核撩就是食用梅子的古称。又在公元前六世纪左右,我国最早的著名民歌集《诗经.召南》中,有一首《摽有梅》的诗篇,“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工,迨去吉兮!……”, 即“打摘树上的梅果,抛向意中人,果还剩下七成了,我的意中人别错过良机呀……”这是一首寓意至深的求爱之歌。从《摽有梅》这首诗歌可以推测,当时的陕西召兰(雍梁西洲)地区,梅树已相当普遍。有可能在此时期,已进入了引种野梅的阶段。此间的梅树引种栽培,可认为是以食果、药用为目的,而非以赏花为主。

梅的起源与发展—栽培阶段

初始时期在远古时代,人们种植梅树的目的是作为食品或供祭祀之用。在长期的驯化栽培过程中,梅中出现了复瓣、重瓣、台閣,奇异的花瓣或萼片,新奇的枝姿和色泽艳丽的花朵等等,于是有心人便另行繁殖栽培,从而培育出许多观赏价值高的梅新品种,所以,“花梅”源自”果梅”。据推测此时期约在西汉初叶。有关梅花品种的文字记载,是同时期的《西京杂记》。如:”汉初修上林苑,远方各献名果异树,有‘朱梅’‘胭脂梅’。继后,杨雄所著《蜀都赋》中有“被以樱、梅,树以木兰”的记述,可见在2000多年前,梅已作为成都地区城镇或庭园的绿化树种了。在晋代,梅花栽培较为普遍,亦有咏赞梅花的诗赋出现。如曾做过承相的陆凯,在早春梅花初开之时,自湖北荆州,摘下梅花,托邮驿赠送远在长安的范哗,并附短诗:“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可以说自陆凯始,梅花与梅果一样,可作为馈赠佳品,它与人们的生活有密切联系。到南北朝时,梅花的应用愈多,有关梅花诗文、韵事也盛。正如杨万里在和梅诗序中所云:“梅于是时始以花闻天下”。

渐盛时期 时至隋(581~618)、唐(618~907)、五代(907~960),梅花栽培渐盛,品种有所增多。这就引起了文人雅士更多的关注,诗赋大量涌现,对宣扬梅花精神,提高梅花知名度,扩大梅花栽培规模,具有相当大的促进作用。之后,咏梅、赞梅者更多了起来。据《华阳县志》载:五代初王建据蜀称王,曾在成都辟梅苑。孟天祥在成都称王时,别苑中有老梅卧地称之为“梅龙”,足见在唐朝及五代、华东、华中、华南地区,梅花已较广泛栽培。 据查,隋、唐、五代时的梅花品种,主要仍属江梅型、宫粉型,四川有朱砂型品种出现。可见,此期梅花品种较之以前亦有所丰富。

兴盛时期时至宋、元两代(960~1368),我国艺梅发展进入兴盛时期。新品种大量涌现,栽培技艺不断提高,梅诗、梅文、梅画、梅书纷纷脱颖而出。宋元之时艺梅之兴盛,还表现在梅花新品种出现,除江梅、宫粉、朱砂外,新增加玉蝶型、洒金型、黄香型以及杏梅型等新品种。至今,云南昆明曹溪寺一株元梅,尽管龙钟老态,仍年年开花结果。

昌盛时期到了明代(1368~1644)、清代(1644~1911),梅花栽培规模有所扩大,栽培技术水平有提高,新品种大量涌现,梅花栽培达到繁荣昌盛时期。梅花的书、文、诗、画、反映出了这一特点。如明代王象晋《群芳谱》记载梅花品种达19个之多,并将其分属白梅、红梅、异品等三大类,并对各品种附有简单记载,且介绍了繁殖栽培技艺。约在同时期,周文华著《汝南圃史》、徐光启著《农政全书》、均记载了若干梅花品种。清代梅花栽培事业更为昌盛,品种进一步增多,写梅者益多,形式亦有创新。《花镜》记载了21个梅花品种,其中“台阁”梅,“照水”梅乃前所未有者。“扬州八怪”中,以咏梅、画梅著称者,不乏其人。而金农、李云膺等,则更特以善于画梅而名扬四海。明清两代留存至今之古梅甚多,是当时栽培梅花的历史见证。当时的苏州、南京、杭州、成都等地,植梅成林是较有名的赏梅盛地。明清两代梅花栽培和文人写梅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为艺梅的发展起到重要的启后作用。

发展时期辛亥革命以后,梅花栽培进入了现代发展时期。梅花品种有各地分散种植到集中入圃。梅花栽培、研究事业颇为兴盛,品种间杂交和远缘杂交均见成效,梅花著作屡屡问世,梅花学术研讨会不时举行,写梅者层出不穷,比比皆是。随着现代植物学在我国的发展,我国园艺科学工作者对梅花品种进行了系统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梅花栽培及研究有了飞速发展。南京、无锡、武汉、杭州、成都、重庆等的是梅园都收集了大量品种,传统梅园规模迅速扩大,一批新的梅园正在筹建或已建成。近二十年来,育种技术的不断提高,远缘杂交结硕果,抗性育种亦有成效,使梅花品种不断丰富。近些年来随着对外交流的增多,全国各地先后从日本、美国等地引进红千鸟、美人梅等品种一百多个,杂交育成的新品种亦有数十个,其中不乏优良品种。且梅花试管离体快速繁殖技术也初步建立,为梅花更大规模的栽培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梅的产地

中国是梅的原产地,这是举世公认的,已被充分的事实所证实。而在日本等国是否有梅之原产,在学术界向来争议较多,形成了观点截然不同的两个派别。中国园艺学者普遍认为梅为中国原产,日本等学者上原敬二基本持此观点。但以宫泽文吾为代表的日本学者则认为日本有梅之原产。他们列举了日本所谓“野梅”的形态特征以区别现有梅树品种。由此看来,日本等国有无梅的真正原产,尚需进一步考证。包满珠认为,有关梅之原产地问题,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会得到圆满解答。如果是独立起源且有自然分布,在有一海之隔的中国和日本异花授粉的可能性极小,其种群应该有特异的DNA构成。反之,如果DNA构成无明显差异,那么,日本之梅很可能是中国流传出去之后逸于山野而形成的。

梅的自然分布

我国有关梅的文献历史悠久。但对生产梅的记载要比栽培品种记述晚得多。公元6世纪陶弘景在《名医别录》中记载:“梅实生汉中川谷”。《花镜》中有野梅产地之记载,称梅本出于罗漂、含稽、四明等处。《台湾岛植物名录》中论述在台湾二柜、合欢山川及新竹等地采得野梅标本,上原敬二在《树木大图说》中记载台湾大甲溪上游、大安溪上游雪花坑等地有野生梅树。

19世纪初,英国人Clack在中国广东省一带采到梅树标本,20世纪初,英国人E.H.Wilson在湖北西部采到野梅标本。20世纪30年代至6年代,中国植物学工作者先后在贵州、福建、江苏、浙江、湖北、广东等省才得野梅标本。在云南、四川省很多地方也采集到大量野梅标本。

近年来,我国园艺工作者进行了大量调查研究,发现在云南洱源、嵩明、德钦、泸水、剑川、祥云、云龙、宁蒗、宾川等县市也有野梅集中分布。此外,在湖北罗田、咸宁,江西景德镇,安徽黄山,云南建南平、广西兴安小区和那坡山区、陕西域固、甘肃文县及康县等地也发现梅的自然分布。

由此可见,梅在我国自然分布范围很广,北界是秦岭南坡、西起西藏通麦、南至云南、广东,共有16个省、或地区有梅的自然分布。在此范围内,川、滇、藏交界的横断山区是梅的自然分布中心与变异中心,该区域内有较多的大片野梅林,且变异类型较多。 

梅的栽培分布

梅的栽培分布区域远较自然分布区域大,除自然分布梅的栽培之外,在北京、山东、河南以及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梅有梅的栽培。此外,我国海南省也有梅的栽培。北方栽培地区绝大多数是以栽培观赏的梅花为主。但中国赏梅最为集中的地带为长江流域。在此区域内,建成的梅花精园甚多,且有一此梅园建园历史较长,在国内外已形成一定影响,如武汉东湖梅园、无锡梅园、南京梅花山、成都杜甫草堂等。近年来,随着梅文化的不断传播和普及,北方赏梅景点逐渐增多,有许多梅园已建成或正在筹建中。据杨乃琴对我国梅园统计,全国有大小梅园(含筹建中)近30个。其中,江苏省兴建梅园之多居全国之冠,其次为浙江、四川等地。

相关文章

  • 树石盆景养护办法
    树石盆景养护办法

    树石盆景成景优美,格调清新,含蓄隽永,应用题材宽广,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市场前景较大。怎样让它走进千家万户,其养护管理简单化是重要环节。树石盆景用盆极浅,土石结合用土少,多为水旱式。其养护管理似为难题。例如盆浅土少无水口,浇水易往外消,就需反复多次进行。浇肥时还浪费肥料,造成环境污染。看似麻烦费事,其...

    720 农业种植方法 农作物种植管理
  • 法桐种植的播种育苗技术
    法桐种植的播种育苗技术

    法桐播种可以在冬天11月于温室大棚内播种或第二年春天播种。温室大棚播种:一般大棚苗床分为3行,深翻土壤15厘米,每亩地施有机肥500公斤以上,整平后作床,床高20厘米至25厘米,宽100厘米至120厘米,步道宽30厘米至40厘米,长度依情况而定,一般不超过15米。开好排水沟,然后把土壤打平夯实,进行...

    211 农作物种植资料 法桐 法桐栽培技术
  • 夏季牡丹叶片灼伤原因
    夏季牡丹叶片灼伤原因

    夏天气温偏高,牡丹叶受强光照射,有时会出现叶尖、叶边发黄变干现象。笔者根据多年的观察和分析,谈谈其原因及预防措施。一、牡丹叶干尖、干边的原因1.土壤偏碱 盐碱土壤降低了牡丹根系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造成营养失调。夏季高温日灼,更加剧了植物对水分和养分供需不平衡,叶片较易出现干尖、干边现象,严重者整株叶...

    1618 农业种植教程 农作物种植
  • 中国四大名竹分别叫什么?分别有什么特点?
    中国四大名竹分别叫什么?分别有什么特点?

    中国是世界上竹类资源最为丰富、竹林面积最大、开发利用竹资源最早的国家之一,素有“竹子王国”之称,中国四大名竹有金镶玉竹、佛肚竹、紫竹、茶杆竹。 四大名竹的特点1、金镶玉竹是竹子里面的珍品,又名黄竹、黄金竹,是禾本科竹族的植物,多年生常绿植物。杆高4-10米,径2-5厘米。...

    1248 农业种植教程
  • 豆角多少天浇水一次
    豆角多少天浇水一次

    豆角可以每隔7-10天浇一次水,每次浇水需要先观察一下土壤的干湿度,不宜让土壤有积水产生,阴雨天气的时候不宜给豆角浇水,还要注意排水,在豆角结荚期需要多浇水,还需要定期给豆角施加薄肥,这样它才能旺盛生长。豆角几天浇一次水1、7-10天豆角需要有充足的水分才能生长,一般可以每隔7-10天为其浇一次水,...

    1924 种植教学 蔬菜 豆角
  • 海枣树为什么突然死了
    海枣树为什么突然死了

    海枣树突然死了,可能是土壤有积水导致的,因为积水会使得海枣树的根系腐烂,养分不足的话,海枣树也会出现突然死了的情况,北方冬天温度比较低,海枣树容易产生冻害,这样它也会出现死了,还有可能是病虫害导致的。海枣树突然死了的原因1、积水导致海枣树突然死了,可能是土壤里面长期有积水导致的,如果土壤里面水分过多...

    1631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水果 海枣
  • 兰花促香
    兰花促香

    一、兰花喜半阴,但不能置于阴暗无光的地方,否则,由于其长期不能接受光照进行光合作用,生长不良,无从制造有机物供给蜜腺体酿造放香的蜜露,因而即使开花也不香。应放置在光照强但有遮阴的地方,冬季更要置于阳光充足处,并每半月转盆一次,使之四面受光。二、要及时换盆,使盆土保持肥沃,除酷暑、严冬及花期前后停施肥...

    2666 农业种植方法 种植指南
  • 番茄疏除侧枝注意事项
    番茄疏除侧枝注意事项

    番茄生长过程中支蔓发达,侧枝较多,而农户为了不造成叶片原因浪费,所以都会及时将番茄的侧枝疏除,以保证叶片制造的养分集中供应与果实生长。但是番茄疏除侧枝也不是能随便进行的,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番茄疏除侧枝注意事项吧。1、疏除不能过早番茄侧枝小时,它所制造的营养远远大于消耗的营养,所以这时不应该将其疏除...

    1960 农作物种植搭配禁忌
  • 西瓜秧怎么管理
    西瓜秧怎么管理

    管理西瓜秧时需要为植株提供适当的水分,为植株提供一个较为湿润的生长环境,同时也需要为植株提供适当的养分,提高植株的生长速度,还需要对植株进行适当的修剪,提高植株生长环境的通风性,让植株健康的生长。西瓜秧如何管理1、提供水分西瓜适合生长在较为湿润的环境中,所以在养护西瓜秧时需要为植株提供适量的水分,保...

    2685 西瓜 农业种植方法 水果
  • 桂花树扦插育苗
    桂花树扦插育苗

    摘要:【桂花树扦插育苗的技术要领主要分为以下几步:一.插床准备选用轻壤质耕地进行深耕做床;二.剪取插穗;三扦插操作;四插后管理,喷水与遮荫棚膜内无水珠且床上……】一.插床准备选用轻壤质耕地进行深耕做床。桂树要求床宽120厘米,床高25厘米,沟道宽40厘米,要做到土壤细碎,床面平坦,沟道畅通。在插床上...

    551 农作物种植技术 种植技术大全
  • 冬季如何养好君子兰
    冬季如何养好君子兰

    冬季气温低,君子兰入室后,应特别注意加强管理。一、保温控温。君子兰喜温暖,怕热也怕冷,在5℃以下生长受阻,0℃则容易遭受冻害。在长江流域及以北地区,冬季须及时将君子兰盆花转入室内或大棚、温室养护。当室内温度低于10℃后,除在盆土表面盖一层1厘米厚的木炭末保温外,还要将其放置在室内向阳保暖处。当室内温...

    1584 种植常识 农作物种植
  • 盆栽荷花怎样养护-花卉苗木养护管理
    盆栽荷花怎样养护-花卉苗木养护管理

    中国园林网4月7日消息:在庭院或阳台上种上一二盆荷花,十分简便易行,不出家门就可领略粉荷垂露,亭亭翠盖的景致。盆或缸栽时,可选用口径50厘米左右、不浅于20厘米的不漏水容器。盆土以肥沃而粘质的土壤为宜,如塘泥、稻田土以及生活污水沟中的淤泥,特别是后者,一般都很肥,以后无需施肥,对不甚肥沃的稻田土,可...

    1659 种植技术 种植常识
  • 茉莉的栽培与护养
    茉莉的栽培与护养

    茉莉繁殖常用扦插和压条繁殖。扦插,4-10月均可进行,以夏季生根最快,剪成熟的一年生枝条10厘米长,去除下部叶片,插于沙床,60天后生根。压条,选取较长的枝条,于15厘米处,最好在节下部轻轻刻伤,埋入盛沙泥的盆内脏,经常保温,2-3周后生根,2个月后与母株割离成苗。栽培浇水则是关键,盛夏每天早晚浇水...

    2216 农药肥料品牌 农药使用说明
  • 食用菌的贮藏保鲜方法
    食用菌的贮藏保鲜方法

    食用菌在我国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食物,食用菌的品种有非常多。而不管是哪种食用菌我们都需要做好贮藏工作。贮藏能够保持食用菌的优良种性,延长食用菌的使用年限。因此食用菌的贮藏保鲜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小编今天就为大家带来了食用菌的贮藏保鲜方法。下面小编就来简单介绍一下,一起来看看吧!1、井底低温贮藏井底低温贮...

    2931 种植技巧
  • 推迟秋兰花期有办法
    推迟秋兰花期有办法

    秋兰也叫建兰,一般情况下,一盆多株连体的秋兰(即每盆连体20苗以上)从初夏至深秋可先后萌发花芽2~3次,其中开花最旺盛的时间多在近立秋前后,立秋后虽也能重复发花芽,但发芽率明显降低。由于开花盛期恰是天气最炎热的日子,因此花期短,最佳赏花期只有3~5天。如果将盛花期往后推一推,气温下降一些,花期势必会...

    1299 种植技术 农业种植方法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