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紫罗兰是室内重要观赏植物之一,这主要是因为它适合于家庭养植,加上它的与众不同之处,很容易得到人们的青睐。
非洲紫罗兰曾经在消费者中风靡一时,直到今天,也是生产者所考虑种植的重点花卉之一。世界上的非洲紫罗兰品种已达到上千个,今天仍不断有新品种问世。在近些年来,育种家利用杂交的方法培育出了开花繁多的新品种以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另外,育种爱好者在培育非洲紫罗兰的株形、花色、花形、多次开花和耐光性上也做出了很大贡献。
现在许多商业生产者种植了相当规模的非洲紫罗兰,他们一般是从供应商那里买来育好的种苗,经过一年的栽培后,便可以进行上市供应了。非洲紫罗兰的主要销售时间是情人节、复活节和母亲节。
非洲紫罗兰从株型上来说有标准型和迷你型两种,标准型的一般在3寸、4寸、6寸或8寸盆中进行生产,迷你型的则在1寸或2.5寸盆中进行生产,非常小巧可爱。非洲紫罗兰被认为是室内最大众化的花卉。
尽管非洲紫罗兰被看作是一种观花植物,但是它的栽培条件与观叶植物非常相似。非洲紫罗兰是原产东非Tanga海拔100米以上的一种全株带柔毛的植物,属于苦苣苔科,叶簇生,叶片圆形至椭圆形,长约6厘米,叶片表面布满了长短不一的细毛,下部叶片呈灰绿色至浅紫色,花序挺出于叶片之上,每个花序轴有8至10朵花组成,花形有单瓣、半重瓣、重瓣之分。
温室生产所用的品种按照生产时间、植物习性、不同的气候带、开花一致性、市场接受度等条件而不同。从销售的角度去看,种植者应该选择能为顾客供应不同花色且能保持一定利润的品种。一般来说,这些品种可分为以下几类:红色、蓝色、紫红色、淡紫色、粉色、白色和双色等,每一种花色的品种应该有2至10个以供消费者挑选。
生产者要考虑到不同品种的生态习性,看它们是否适合当时的生产情形,每年可以考虑试着将新品种推出。最近,已经有迷你型和蔓生的非洲紫罗兰推出,它们也大大吸引了广大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眼球。
生长环境
由于非洲紫罗兰所需的环境条件与其他的温室植物不同,所以生产者应该考虑提供单独的温室或空间进行种植,要有极好的设备来控制温度、湿度和光照强度。
1.温度非洲紫罗兰与其他温室植物相比,夜间需要较高的温度,在生长最快的阶段,保持夜温为16℃至16.8℃,昼温为19.1℃至21.3℃,在叶片展开最多的阶段保持白天的平均温度为20℃。当白天的温度高于23.5℃时,非洲紫罗兰会过早开花且长势较差,因此在气候炎热的地区或季节,温室里需要有风扇和其他的降温系统。相反,在夜间温度较低的情况下植物长势也会变差,例如在夜温为14.6℃时,非洲紫罗兰生长变慢,在低于12.4℃时几乎会停止生长。在繁殖区域的温度要比生产区域略高一些(0.5℃左右)。
采用苗床表面加温或在苗床下面用加热管道可以显著促进非洲紫罗兰的生长,尤其在植物的幼苗期。保持基质温度在16℃可以减少植物的生长周期约两周左右,而且还能提高植物生长和开花的品质。
温度控制是生产者促进或抑制非洲紫罗兰开花的主要手段,非洲紫罗兰花的发育可以分为以下九个阶段:(1)叶腋中可见花芽(长度约2毫米)。
(2)花梗开始伸长。
(3)花梗开始弯曲。
(4)花梗弯曲到可以保护主花蕾。
(5)花梗完全弯曲到位。
(6)花序伸出到叶片之上,花梗开始伸直。
(7)花梗完全伸直。
(8)主花开放。
(9)每株植物有5朵花开放。若按照上面的开花阶段,非洲紫罗兰没有如期发育,则需要提高温度加速开花或降低温度延迟开花,温度控制如表1所示。若可能的话,可在上述阶段的最后一周时降低温度以提高花的颜色、质量和性状。
2.光照非洲紫罗兰适合于家养的主要原因是它们为喜阴植物,光照强度是调节开花时间和花朵数量的首要因子。光照强度对非洲紫罗兰的外观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也是生产过程中影响盆花质量的关键因素,但是很难说出对非洲紫罗兰最适合的光照水平,因为它们品种繁多,不同品种之间的差异比较大。
一般来说,800至1200勒克斯的光照适合大部分紫罗兰品种,但是生产非洲紫罗兰也和温度、季节相关。在冬季能控制温度的条件下,由于自然光照的时间比较短,非洲紫罗兰的生产需要较强的光照(1200勒克斯),夏季较弱的光照(800勒克斯)对于控制温室中的温度很有帮助。
也可以根据非洲紫罗兰的长势情况来判断光照是否合适:那些叶色深绿、叶柄较长的紫罗兰品种需要更高强度的光照,尤其是开花数量特别少的品种;而叶色浅绿的品种则需要较低的光照强度。植物受到过强的光照就会株形矮小,容易折断,叶柄变短、叶片颜色变淡。实际上过量的光照还可以会灼伤花朵和叶片;而光照不足时,植株叶柄变长,叶片又大又薄,开花量减少甚至没有花蕾着生。
在温室生产非洲紫罗兰时,可在夏季光照过强的季节,对其进行遮阴以达到适宜的光强。
对于花卉爱好者或专业生产者来说,对非洲紫罗兰进行人工控光是很容易做到的事。商业生产者为了更好地利用温室有限的空间,发明了多层苗床系统,最上面的一层可以接受到自然光照,而下面的一层可利用日光灯进行人工照明,这种装置可以每天提供14至18小时的600至900勒克斯的光照。非洲紫罗兰可通过用人工光源(如白炽灯、高压钠灯或金属氯灯等)来解决自然光照不足的问题。
3.湿度温室内的适宜空气相对湿度与光照和温度相关,非洲紫罗兰在生长期和花期都喜欢较高的相对湿度,在50%至70%的空气湿度条件下长势较好。建议空气温度保持在17℃至20℃,否则会降低生长势。
在冬季,较高的空气湿度(尤其在夜间时)可能会导致病害的发生。当夜间空气相对湿度接近100%时,花朵容易感染灰霉病,解决方法是用湿度传感器来控制夜间风扇的开与关,以使空气流通。在夏季,由于温度和光照强度较高,需要尽可能提高空气湿度,此时若湿度过低,会使花瓣边缘干枯,造成花瓣灼伤。增加湿度的方法有冷却蒸气、在地面洒水等方法。在生产前一定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品种,因为有些品种对热非常敏感,夏季生产时即使将最高温度控制在20℃以下,它们也很难达到上市的要求。
4.二氧化碳浓度向温室内注入二氧化碳,使温室内二氧化碳浓度达到800ppm至1000ppm,可以促进非洲紫罗兰的生长,而且可以使植物在较低的光照下保持生长且不降低花卉质量。这种方法尤其在冬季光强较弱且通气不佳的情况下适用。
栽培基质
非洲紫罗兰的根系纤细,所以要求基质通气良好、排水通畅、有机物质含量高。非洲紫罗兰在用蛭石、松针、珍珠岩或聚乙烯泡沫粉末等组成的人工基质中长势良好,可以购买商品基质混合物(泥炭、蛭石、珍珠岩等)自行配制。基质中应该有少量的可溶性盐分且应具有较高的持水(肥)性。由于以上混合得到的基质pH值较低,建议基质中加入少量含白云石的石灰,将pH值调节到5.8至6.2,开始生长时基质中可溶性盐应小于500ppm。
一些生产者还加入少量的微量元素和过磷酸钙,这样在液体施肥计划中就可以补充其他的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了。建议基质在使用前经过加热杀菌处理,以避免病害通过土壤传播。
营养状况
非洲紫罗兰为轻度需肥植物,它喜欢薄肥勤施和均衡的营养。施用的液体肥料中盐分浓度要低、氮元素稍高、氨态氮和尿素要低,可选用15-16-17、14-12-14或15-15-15的商品肥。施用浓度为100ppm至125ppm为宜,每周要用清水淋溶一些盐分。幼苗基质中可溶性盐含量保持在0.8至0.9mmhos/cm(比例为2:1)即可,上盆6周后提高到1.2至1.4mmhos/cm,到开花时都不可高于1.7mmhos/cm。一般来说,新上盆的植物不能施肥,要等到2至3周后当新根长到花盆的边缘和底部后才可以施肥。
浇水
非洲紫罗兰在土壤湿润的基质中长势良好,生产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确保植株水分充足,一旦缺水便会抑制生长延迟开花,切记基质不能长期过湿而应该湿润均匀。当基质干透到植株萎蔫的程度后,非洲紫罗兰就会僵苗而且很难恢复长势。这一方面是因为根系受到浓缩的可溶性盐损害,另一方面,被水浸透的基质里缺少根呼吸所需的氧气,由饱和基质造成的根系损伤给腐烂病带来了可乘之机。
综合以上因素,早上用上部浇水的方法比较可行,这样有足够的时间使叶片干燥,这种浇水方法在植株开花之前都可以应用。切记浇水时要使水温接近叶片温度,若水温过高或过低,叶片会有黄点出现,所以许多温室用加热系统将水加热后进行灌溉。水温与空气温度相差3℃左右合适,较安全的水温为14.6℃至19.1℃。
一旦花蕾绽开,就不能采用上部浇水的方式了,而应该改用软管或下部灌溉法(如毛细管垫法或潮汐式灌溉法)直接将水肥浇到基质中。在用底部浇水的灌溉方式时,浇水频率应该减少一半。生产非洲紫罗兰最佳的灌溉方式是采用从底部吸收的水分毛细管垫法,因为这样水分从盆的底部进入基质,避免了水珠落在叶片上,也就不会发生叶片的病变了。
繁殖
非洲紫罗兰可以用种子繁殖,但是如今只有少数几个品种是从种子繁殖得来的。现在主要的繁殖方法还要依靠叶片扦插,也可用组织培养的方法。
采用叶片扦插的生产者要做出详细的生产计划来,这其中包括了扦插区域的安排,需要调查温室的空间和劳力状况,以便进行扦插繁殖和母本的养护。许多适合商品生产的品种都享有品种专利权,所以必须在品种拥有者授权后才可以进行扦插。
1.叶片扦插苗从养护良好的母株上采取成熟、颜色正常的叶片进行扦插。将叶柄部分剪去2厘米左右,然后将叶片部分插入到生根基质中,勿使叶片之间互相接触。在平盘中每14至24个叶片为一行,依品种不同,一般每个平盘有56至72个叶片。可用的生根基质种类很多,一般为纯泥炭、泥炭和沙、纯蛭石、泥炭和蛭石或一般的上盆基质。
叶片扦插后2周左右开始生根,6至8周后叶柄基部便会长出新的小植株来。此时,将扦插的叶片除去,以防止其遮光盖住小植株,也有的生产者先将叶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