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紫罗兰根粉介壳虫是寄生在非洲紫罗兰根部白色腊粉状的介壳虫。
(一)病原描述
非洲紫罗兰根粉介壳虫是属于同翅目介壳虫科的昆虫,寄生于非洲紫罗兰上的根粉介壳虫体型呈长卵形(或长米粒形),体长约1~4厘米(0.1~0.4公分),虫体布满白色的腊粉,通常生存于栽培介质(培养土)中植物的根部及其周围环境,以刺吸式口器刺入植物组织吸食汁液维生。繁衍方式可行卵生或胎生,其卵会产于白色绵絮状的卵囊内,而一个卵囊通常会有数十粒的卵。一般根粉介壳虫完成一个世代的生活期约需2~4月之久。
(二)发生时机与病征
根粉介壳虫喜欢温暖干燥气候,因此夏季是最容易感染及发病的时机。根粉介壳虫会利用刺吸式口器穿刺植株的根毛或根尖组织以吸取汁液,因此会造成伤口,此伤口容易感染病菌或导致根腐现象,进而破坏根组织的吸收作用,以致于水份及营养运输受到阻碍。非洲紫罗兰在感染初期(少数根粉介壳虫寄生),地上部并无明显病征;感染一段时间后会出现下位叶黄化、新叶生长速度减缓、花型变小及开花数量减少等病征;随着感染时间增长,叶片会出现卷曲、生长停止现象,最后植株根系破坏殆尽、根功能完全丧失,而造成叶片褐化凋萎的病征,最后终致植株死亡。
(三)感染途径
(1)外来带虫原植株-根粉介壳虫幼虫因体型小且生活于地下部的栽培介质中,以致于人们不易察觉它的存在,而将带有虫原(生病)的植株携入栽培区中。此时根粉介壳虫会藉由栽培介质、器具污染及栽培者的移动与接触而将此虫原在栽培区中传播开来。
(2)栽培介质污染-有些培介质污染根粉介壳虫幼虫或卵,若未做消毒去除虫原的工作,则此虫害会借栽培介质而传播。
(3)人畜传播-其幼虫或卵有时会附着在人畜的身体部位,再藉由人畜的移动与接触将虫原由一栽培区传播至另一栽培区中。
(4)同栽培区内生病或带虫原的他种植物-根粉介壳虫也会寄生在其他种类的植物上,若原本健康的非洲紫罗兰与已感染之植物种植在同一区也会有受感染之虞(植株间直接接触或借人畜传播)。
(四)诊断
根粉介壳虫虽肉眼可见,但引起的病害并无典型病征,且虫原寄生的部位在地下(根)部,因此几乎无法由植株外观判断罹病的植株。要诊断根粉介壳虫病害,较可行的方法是将植株连栽培介质由盆器取出,再检视地下部是否有根粉介壳虫存在。感染严重时,栽培介质表面通常会有如棉絮状白色物(卵囊)散布,因此很容易辨识;感染较不严重时,栽培介质表面往往尚无棉絮状白色物(卵囊)存在,此时必须将栽培介质拨散,再检视其中是否有白色长卵形的病原虫体;感染初期,因病原虫体少且小,极难查觉,因此若无足够经验或诊断仪器设备辅助并不易诊断出;另一方面,若栽培区内已有植株被诊断出已感染,则其周围植株即使未发病或发现虫体,也应视为带虫原植株。
(五)预防
根粉介壳虫引起的病害属传染性疾病,一旦在预防上疏忽了便可能会危及到整个栽培区,因此预防的做法上就必须比非传染疾病来的更严谨小心。对于传染性疾病的预防,首先必须建立「植物传染性疾病的危机意识」,警惕自己植物传染性疾病随时都可能发生,而在实际的做法上有以下几点:
(1)学习辨识(诊断)根粉介壳虫,以避免将带病植株携入栽培区。
(2)外来的植株先做隔离(一个月以上)、观察、杀菌(虫)的工作。
(3)随时检查植株的健康状况,发现有病株时立即隔离、处理,并消毒(农药处理)其四周未发病之植株。
(4)处理过病株之人手、器具及病土,不经杀菌处理不接触其他植株或重复使用。
(5)病株之任何部位不任意丢弃于栽培区内。
(6)病原体容易滋生的季节及环境,加强疾病防治措施。
(7)考虑植株栽培密度,植株间保留空隙避免直接接触。
(六)治疗(农药使用)
当栽培区发现有病株时,其余即使未发病(或未出现病征)也要以已带有虫原视之,因此最好将整个栽培区的植株作处理。传染性疾病一旦发生,若要做到有效控制(或根除)病情,使用农药才是较可行的方法,至于一些对人体无毒的天然防虫素材(如辣椒水、大蒜水等)在此时并无济于事。这种情形就如同人们在平时可食用一些偏方或健康食品来预防疾病的发生或降低发生的机率,然而一旦疾病发生,正确的方法仍是求诊于医师或服用药物来治疗。因农药对人体有害,农药使用上必须严格遵守注意事项及使用规范,而对于以农药治疗非洲紫罗兰根粉介壳虫害要领及实施方法如下:
(1)人员防护措施-使用农药时,人员最基本的防护配备必须包括:护目镜、防水手套、长袖衣裤、帽子及口罩,原则是必须能遮盖住身体任何部位不致裸露,而在农药使用后也必须立即冲澡并换洗衣物。
(2)药剂选择-一般有"松"字的杀虫剂,如大利松乳剂、扑灭松乳及大灭松乳剂等,皆可用来处理根粉介壳虫,其使用的稀释倍数及方法可参照包装说明,一般稀释倍数多介于1,000~2,000倍之间,即1 cc农药加入1,000~2,000 cc水稀释后使用。稀释倍数应遵照包装说明使用,若稀释倍数过多(过稀)会降低杀虫效果,并可能诱导抗药性品种的产生;若稀释倍数过少(过浓),则易产生药害危及植株。
(3)病株处理-可分为家庭栽培区(数量少)及专业栽培区处理(数量多)
1.家庭栽培区
a.地上部-根粉介壳虫虽寄生在地下部分,但当病害较严重时,少数虫体会出现在地上部(介质表面或植物组织上),因此为彻底杜绝虫害,在地上部分也需要以农药处理。一般以喷雾方式施药,且药剂必须彻底喷洒到植株任何部位为止。
b.地下部-有两种做法:(b1)植株连盆器浸泡在装有调配好农药的容器中,放置5~10分钟使农药能充分浸润植株地下部并与虫体作用,尔后取出植株沥干,至少24小时内不要浇水。这样的处理至少须连续作2~3次,每次间隔一星期。(b2)将地下部份全部切除,再以药剂喷雾方式完全杀虫处理后种植在干净的栽培介质中(如侧芽繁殖法),待长出新的根部组织。
2.专业栽培区
专业栽培区内一旦感染根粉介壳虫,若能遵照家庭栽培区处理方式处理(地上部及地下部皆处理),理应可以根除虫害,惟专业栽培区植株数量庞大,动辄数千盆以上,执行上极耗时力,几乎无人可完成,因此专业栽培区要根除根粉介壳虫为害,并无法遵照家庭栽培区处理方式来实施。要根除(治疗)专业栽培区根粉介壳虫,首先必须由感染区中挑出较健康且欲保留的品种植株,继而将这些植株的地下部份全部切除,再以药剂喷雾方式完全杀虫处理后,再移至另一栽培区重新种植在干净的栽培介质中,或摘除叶片以农药处理后进行叶插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