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分布于北京、河北、天津等地,危害槐树,为城市绿化树种的重要食叶害虫之一。
形态特征
成虫 雄成虫翅展30至43毫米,雌成虫30至45毫米。体灰黄褐色,触角丝状,体和翅上有褐色污斑,外横线以外色较深,前翅外横线上端有1块三角形褐斑,中横线和内横线有时不很清楚,后翅外缘突出,外横线以外色较深。
幼虫 老熟幼虫20至40毫米,体背紫红色;2至5龄为绿色,各节背面和两侧均有黑褐色条状和圆形斑块。
发生规律
每年1代,以蛹在茧内越冬,茧常藏于干基表土或杂灌木根下等隐蔽处。2月下旬至3月中旬开始羽化,3月下旬至4月上旬为盛期。4月上旬卵开始孵化,中旬为盛期;5月中旬老熟幼虫开始下树,下旬为盛期,6月上中旬结束。成虫耐寒性强,白昼静伏,夜间活动,有趋光性,产卵于1年生枝条阴面。幼虫6龄,1至3龄虫取食少,初孵幼虫常钻入芽苞取食幼叶,可吐丝下垂,随风扩散到顺风方向的果园、田间,危害农、果、蔬菜等作物;4龄后食量猛增,可造成大的损害。因幼虫受惊扰后有吐丝悬垂的习性,被称为“吊死鬼”。
防治方法
1.人工防治 采摘卵块,振落捕杀幼虫、挖蛹、清除成虫。
2.灯光诱杀成虫 成虫具较强趋光性,可用黑光灯诱光。
3.化学防治①对4龄前幼虫,常规喷雾50%杀螟松乳油1500至2000倍液、50%锌硫磷乳油2000倍液、80%杀虫脒1000倍液。②针对下地幼虫,用2.5%敌百虫粉剂、3%乐果粉剂地面喷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