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大棚栽培技术,将成熟期提早20天左右;采用拉枝技术,设计低干矮冠的抗风树形;
采用寄接花芽技术,弥补花量不足——
编者按
以下有关种植的文章,报道各地果农的不同遭遇。尤其是温岭和临海两地果农,他们种的梨树品种有相同之处,甚至连时间也差不多,可前者重视科学种植,既增产又增收,而后者忽视科学减产又跌价。生动的实例告诉我们,科学是第一生产力,必须自始至终高度重视。有关温岭的报道,其字里行间还清晰地透露出一个信息,即作为政府部门,要多帮助果农掌握科技知识。这是落实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最好措施。
8月8日上午,记者跟随温岭科技局和特产农业推广站的技术人员,前往滨海早熟梨合作社。我们此行的目的是了解温岭今年开始全面推广的一项新技术——梨树抗风栽培技术。
一路上,温岭科技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项技术,说白了就是解决沿海果农如何避免台风影响,实现增收的问题。”
滨海早熟梨合作社2000多亩果园里,只有几个果农在修修剪剪。沿途细看,一边,大棚里的早熟梨已经全部采摘结束,另一边,成熟期晚些的露天梨树枝头已挂满果实。特产农业推广站站长王涛与合作社负责人应锡明碰面,俩人马上聊起了与梨树有关的技术问题。
应锡明指着王涛,对记者说:“这位可是抗风栽培的专家,这几年他一直在我们合作社开展相关研究。”
王涛笑了笑,接话道:“这项技术其实就是一种沿海梨树种植的安全生产体系,概括起来就一句话,‘突出早的优势,解决风的问题’,适宜沿海多台风地区梨树栽培。”
提前成熟,突出早的优势
“从普通梨的生长期看,北方梨成熟期是9月,南方露天梨成熟期是7月下旬。对于沿海地区而言,正是台风影响最大的时候。每年只要一刮台风,梨树结果少,品质差,造成果农极大的损失。”王涛这样说。
应锡明对此深有感触。滨海早熟梨合作社成立于2004年,2004年的“云娜”台风,2005年的“麦莎”台风等,都对合作社的收益影响很大。他说:“那两年,合作社的收益基本为零。我们可就白辛苦了一年。”
他拿出了合作社生产的“翠冠”梨。从外形看,表皮颜色泛青,闻起来有淡淡的清香。一口咬下去,肉质松脆、汁多、味甜,梨皮薄,果核很小。
据了解,“翠冠”梨是我省早熟梨主栽品种,露天栽培一般在7月上中旬开始成熟,7月下旬可采收果实。目前,“翠冠”和“早生新水”两个品种是滨海合作社种植的主要品种。
“这可是技术人员在对25个品种的试验、对比分析后选取的精品。”王涛说,“我们采用了大棚栽培技术,好处可多了。果实成熟期比露天提早了近一个月,6月下旬就进入采收期,6月底基本采收结束,早上加早,既避开了台风,又延长了梨果的供应期,填补了市场空白。上市早,又意味着价格高,果农的经济效益也提高了。”
应锡明给我们算了一笔账:“露天种植的梨一元一斤,大棚梨特别是早熟梨上市早,每斤可卖到四至五元。单从进账看,收入可提高四到五倍。尽管大棚栽种成本也比较高,但是综合起来,我们的收益与以往相比还是增加。”
修剪树形,解决风的问题
记者在果园里看到,梨树高度只有1.5米左右,枝干水平向四周伸展,从顶部向下看,形成一个以树干为中心散开的圆形。沉甸甸的果实顺着枝头挂下,离地面只有1米左右。
“这是为了防台风,特地设计的矮树形。”王涛笑着说。他指了指一棵拉着红线的梨树。“通过拉枝的方法改变树枝生长方向,把树枝压低,就像现在这样,梨树的高度减少,结果层面压低。越矮,抗风能力就越强。”
应锡明早在2004年9月合作社成立前就一直种梨,近几年才开始种植矮树形梨树。他介绍,这样的树形不仅利于抗台,也便于多结果,提高产量。“传统的梨树形状呈直干型,自由发展的状态下,梨树越长越密,有些枝干光照充足,结果就多、大,而有些枝干被遮住了,就结不出果子。现在的树形,个头矮,能保证树枝光照均匀,利于果实生长。树形矮,工人修剪、采摘时又简单省力,提高工作效率。”
寄接生产,保证正常开花
“台风对梨树的影响还包括二次开花。到了8月、9月份,梨树就大量开花,原本应该第二年开的花也提前开了。如果气温高,还会结一些个头小的果实。这些果实卖不出去,又消耗了树干营养。最严重的是明年不能开花结果。”王涛说。
“不光是这样。刮台风,就会发生这样的情况。就算不刮台风,只要秋天气温比较高,同样会提前开花结果。”他又补充了一句。
记者了解到,这样的问题在其他县(市、区)同样存在。
应锡明对此也深有感受。他说,以前每年台风登陆后,一株株梨树枝条折断,果实脱落,叶片破损,损失惨重。最糟糕的是8月、9月份二次开花,还会结果,这些果子又不能吃。到了第二年一点收成也没有了。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技术人员进行了多次试验,研究出寄接生产方式,采用传统的劈接法,冬天时把内地的花芽嫁接到梨树上,实行当年嫁接当年投产,保证了第二年梨的产量。“果树中只有梨树有台风过后二次开花的现象,虽然嫁接技术很普通,但是之前几乎没有人想到要用这种技术解决问题。沿海梨树花芽嫁接技术在全国还是走在前列的。”
新闻来源:台州日报作者:张莉贝,陈超,葛明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