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野黄瓜的功效与作用_中华本草_野黄瓜图片_中药材

时间 : 11-28 投稿人 : 秀锋 点击 :
物种 野黄瓜
门类 中药材·《中华本草》
中文名 野黄瓜
拉丁名 Yě Huánɡ Guā
英文名 Herb of Farges Dichocarpum
别名
植物界、动物界、其它
分布区域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300-1600m的山谷阴湿处。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甘肃、河南、湖北、四川、贵州。
命名者及年代
保护级别
备注 摘录:《中华本草》;出自《贵州草药》
更多 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纵肋人字果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ichocarpum fargesii(Franch.) W.T Wang et Hsiao[Isopyrum fargesii Franch.]采收和储藏:夏、秋采收。

《中华本草》:野黄瓜

拼音注音

Yě Huánɡ Guā

英文名

Herb of Farges Dichocarpum

出处

出自《贵州草药》

来源

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纵肋人字果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ichocarpum fargesii(Franch.) W.T Wang et Hsiao[Isopyrum fargesii Franch.]

采收和储藏:夏、秋采收。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300-1600m的山谷阴湿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甘肃、河南、湖北、四川、贵州。

原形态

纵肋人字果,多年生草本。高14-35cm,无毛。根状茎粗,生多数须根。茎中部以上分枝。叶基生和茎生;基生叶柄长3-8cm,基部具鞘;茎生叶柄长1.2-4.2cm;叶为一回三出复叶,中央指片肾形或扇形,长5-12mm,宽7-16mm,先端具5浅牙齿,齿顶微凹,叶脉明显,侧生指片斜卵形,具2枚不等大的小叶,上方小叶斜倒卵形,长6-14mm,宽4-10mm,下方小叶卵圆形,长、宽约5-9mm;茎生叶似基生叶,较小,对生。花小,直径6-7.5mm;苞片3全裂;花梗细,长1-3.5cm;花两性,萼片5,花瓣状,白色,倒卵状椭圆形,长4-5mm,先端钝;花瓣5,金黄色,长2-2.5mm,瓣片近圆形,中部合生成漏斗状,先端近平截或近圆形,下面有细长的爪;雄蕊10,花药黄白色,长约0.3mm,花丝长3-4mm;心皮2,基部合生。蓇葖果2,长1.2-1.5cm,叉状分开,喙极短不明显,种子约9颗,椭圆形,长1.5-1.8mm,具纵肋。花期5-6月,果期6-8月。

归经

肝;脾;胃经

性味

味微甘;苦;性凉

功能主治

健脾益胃;清热明目。主消化不良;风火赤眼;无名肿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外用:捣敷。

临床应用

1.治消化不良:野黄瓜五钱至一两。偎水当茶饮。

2.治火眼:野黄瓜捣绒,敷眼部。

摘录

《中华本草》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