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 | 乔木刺桐 |
---|---|
门类 | 中药材·《全国中草药汇编》 |
中文名 | 乔木刺桐 |
拉丁名 | Qiáo Mù Cì Tónɡ |
英文名 | |
别名 | 泡龙桐刺、刺通树、海桐皮、刺木通、鹦哥花 |
界 | 植物界、动物界、其它 |
门 | |
纲 | |
目 | |
科 | |
属 | |
种 | |
分布区域 | 四川、云南、贵州。 |
命名者及年代 | |
保护级别 | |
备注 | |
更多 | 豆科乔木刺桐Erythrina arborescens Roxb.,以树皮入药。 |
《全国中草药汇编》:乔木刺桐
拼音注音
Qiáo Mù Cì Tónɡ
别名
泡龙桐刺、刺通树、海桐皮、刺木通、鹦哥花
来源
豆科乔木刺桐Erythrina arborescens Roxb.,以树皮入药。
生境分布
四川、云南、贵州。
性味
苦、微涩,凉。
功能主治
祛风除湿,续筋骨。主治跌打损伤,风湿骨痛,关节脱臼肿痛,骨折,小儿疳积,蛔虫症。还可治尿道炎,乳腺炎等(配方用)。
用法用量
0.3~1两。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