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 | 白花藤 |
---|---|
门类 | 中药材·《证类本草》·卷七(短集之) |
中文名 | 白花藤 |
拉丁名 | |
英文名 | |
别名 | |
界 | 植物界、动物界、其它 |
门 | |
纲 | |
目 | |
科 | |
属 | |
种 | |
分布区域 | |
命名者及年代 | 唐慎微·宋(公元960-1279年) |
保护级别 | |
备注 | 白花藤·《证类本草》·唐慎微 |
更多 | 作者:唐慎微 朝代:宋 年份:公元960-1279年 |
味苦,寒,无毒。主解诸药、菜、肉中毒。酒渍服之,主虚劳风热。生岭南、交州、广州平泽。
唐本注云∶苗似野葛而白花。根皮浓,肉白,其骨柔于野葛。(唐本先附)臣禹锡等谨按蜀本图经云∶叶有细毛,蔓生,花白。根似牡丹,骨柔,皮白而浓。味苦,用根不用苗,凌冬不凋。
雷公云∶凡使,勿用菜花藤,缘真似白花藤,只是味不同。菜花藤酸涩,不堪用。其白花藤五种唐本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