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 | 青稞 |
---|---|
门类 | 中药材·《中药大辞典》 |
中文名 | 青稞 |
拉丁名 | Qīnɡ Kē |
英文名 | |
别名 | 青稞麦、油麦、莜麦 |
界 | 植物界、动物界、其它 |
门 | |
纲 | |
目 | |
科 | |
属 | |
种 | |
分布区域 | 我国西北、华北、内蒙古、西藏等地均有栽培。 |
命名者及年代 | |
保护级别 | |
备注 | 摘录:《中药大辞典》;出处 《本草拾遗》 |
更多 | 为禾本科植物青稞的种仁。9月采收。 |
《中药大辞典》:青稞
拼音注音
Qīnɡ Kē
别名
青稞麦(《齐民要术》),油麦(《山西志》),莜麦(《植物名实图考》)。
出处
《本草拾遗》
来源
为禾本科植物青稞的种仁。9月采收。
生境分布
我国西北、华北、内蒙古、西藏等地均有栽培。
原形态
一年生草本。须根外面可具砂套。秆直立,丛生,高约60~80厘米,通常具2~3节。叶鞘松弛,基生者常被微毛;叶舌透明膜质,长约3毫米;叶片扁平,质软,长8~18厘米,宽3~9毫米,微粗糙,边缘之基部有时疏生纤毛,圆锥花序开展,金字塔形,长15~20厘米,枝有角棱,刺状,粗糙;小穗含3~6小花,长2~4厘米;小穗轴坚韧,无毛,常弯曲,第一节间长达1厘米;颖草质,几相等,长15~25毫米,具7~11脉;外稃无毛,草质而较柔软,具9~11脉,基盘无毛,先端通常2裂,第一外稃长20~25毫米,无芒或在上部1/4以上具一长1~2厘米之芒,其芒细弱而直立或反曲;内稃甚短于外稃,脊上具纤毛。颖果长约8毫米,与内外稃分离。
性味
《纲目拾遗》:"味咸,性平凉。"
功能主治
《纲目拾遗》:"下气宽中,壮筋益力,除湿发汗,止泄。"
摘录
《中药大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