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 | 干姜 |
---|---|
门类 | 中药材·《本草纲目》·菜部 |
中文名 | 干姜 |
拉丁名 | |
英文名 | |
别名 | 白姜 |
界 | 植物界、动物界、其它 |
门 | |
纲 | |
目 | |
科 | |
属 | |
种 | |
分布区域 | |
命名者及年代 | 明(公元 1578 年)·李时珍 |
保护级别 | |
备注 | 干姜·《本草纲目》·李时珍 |
更多 | 《本草纲目》共五十二卷,收载药物 1892 种,附药图 1000 余幅,并载附方 10000 余。 |
「释名」白姜。
「气味」辛、温、无毒。
「主治」
1、脾胃虚冷,吃不下饭。和白干姜在浆水中煮透,取出焙干,捣为末,加陈米粥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至五十丸,白开水送下。其效极验。
2、头晕吐逆。用干姜(炮)二钱半、甘草(炒)一钱二分,加水一碗半,煎至五成服下。有效。
3、水泻。用干姜(炮)研为末,稀饭送服二钱即愈。
4、血痢。用士姜烧存性,放冷,研为末。每服一钱,米汤送下。极效。
5、脾寒疟疾。用干姜、高良姜,等分为末。每服一钱,加水一碗,煎至七成服下。又方:干姜炒黑为末临发病时,以温酒送服三钱。
6、咳嗽上气。用干姜(炮)、皂荚(炮,去皮、子及有蛀部分)、桂心(紫色,去皮),一起捣烂,筛过,取等分,加炼蜜同调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丸,水送下。咳嗽发时即服,一天服三至五次。禁食葱面油腥。有特效。
7、吐血不止。用干姜为末,童便调服。
8、赤眼涩痛。用白姜末,水调贴足心。
9、牙痛。用川姜(炮)、川椒,等分为末,敷搽患处。
10、痈疽初起。用干姜一两炒紫,研为末,醋调敷痈四周,留头。
11、瘰疬不收。用干姜为末,加姜汁调成糊,以黄丹为衣,每日随疮大小放药。追脓尽生肉合口,即可停药。如仍不俣,加葱白汁调大黄涂搽好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