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 | 刺 皮 |
---|---|
门类 | 中药材·《本草求真》·上编\卷四·泻剂 泻湿 |
中文名 | 刺 皮 |
拉丁名 | |
英文名 | |
别名 | |
界 | 植物界、动物界、其它 |
门 | |
纲 | |
目 | |
科 | |
属 | |
种 | |
分布区域 | |
命名者及年代 | 黄宫绣·清(公元1644-1911年) |
保护级别 | |
备注 | 刺 皮·《本草求真》·黄元御 |
更多 | 《本草求真》清(公元1644-1911年) 黄宫绣 著 |
(兽)祛肠胃湿热血瘀
刺 皮(专入肠胃)。其皮如刺。因以刺名。其兽属胃而入胃。因以 号。(宗 曰。皮治胃逆。开胃气有功。)何书载治五痔阴蚀。以其湿热下注。得此味辛入肠。金属大肠。故能以破其血耳!何书又载能治噎膈反胃。(普济治反胃。用 皮烧灰酒服。或煮汁。或五味淹炙食。)以 属兽。兼味辛苦。故能散邪泄热。使其胃气调和而不上逆故耳。但食肉切宜除骨。若误食则令人瘦劣。节节渐小也。似鼠而圆。火褐色。攒毛。外刺如栗房。 黑存性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