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 | 棕虫 |
---|---|
门类 | 中药材·《本草纲目拾遗》·卷十 虫部 |
中文名 | 棕虫 |
拉丁名 | |
英文名 | |
别名 | |
界 | 植物界、动物界、其它 |
门 | |
纲 | |
目 | |
科 | |
属 | |
种 | |
分布区域 | |
命名者及年代 | 赵学敏·清(公元1765年) |
保护级别 | |
备注 | 棕虫·《本草纲目拾遗》·赵学敏 |
更多 | 《玉楸药解》清 黄元御 著 |
滇南各甸土司记∶棕虫产腾越州外各土司中,穴居棕榈木中,食其根脂汁,状如海参,粗如臂,色黑。土人以为珍馔,土司饷贵客,必向各峒丁索取此虫作供,连棕木数尺解送,剖木取之,作羹味绝鲜美,肉亦坚韧而腴,绝似辽东海参。云食之增髓益血,尤治带下。彼土妇人无患带者,以食此虫也。
治赤白带,肠红血痢。其行血而又能补血,功同当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