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 | 姜黄 |
---|---|
门类 | 中药材·《中国药典》 |
中文名 | 姜黄 |
拉丁名 | Jiānɡ Huánɡ |
英文名 | RHIZOMA CURCUMAE LONGAE |
别名 | 黄姜、毛姜黄、宝鼎香、黄丝郁金 |
界 | 植物界、动物界、其它 |
门 | |
纲 | |
目 | |
科 | |
属 | |
种 | |
分布区域 | |
命名者及年代 | |
保护级别 | |
备注 | 炮制:除去杂质,略泡,洗净,润透,切厚片,晒干。——摘录:《中国药典》 |
更多 | 本品为姜科植物姜黄Curcuma longa L.的干燥根茎。冬季茎叶枯萎时采挖,洗净,煮或蒸至透心,晒干,除去须根。 |
《中国药典》:姜黄
拼音注音
Jiānɡ Huánɡ
别名
黄姜、毛姜黄、宝鼎香、黄丝郁金
英文名
RHIZOMA CURCUMAE LONGAE
来源
本品为姜科植物姜黄Curcuma longa L.的干燥根茎。冬季茎叶枯萎时采挖,洗净,煮或蒸至透心,晒干,除去须根。
性状
本品呈不规则卵圆形、圆柱形或纺锤形,常弯曲,有的具短叉状分枝,长2~5cm,直径1~3cm。表面深黄色,粗糙,有皱缩纹理和明显环节,并有圆形分枝痕及须根痕。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棕黄色至金黄色,角质样,有蜡样光泽,内皮层环纹明显,维管束呈点状散在。气香特异,味苦、辛。
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
炮制
除去杂质,略泡,洗净,润透,切厚片,晒干。
鉴别
(1)本品横切面:表皮细胞为1 列,细胞扁平,壁薄。皮层宽广,有叶迹维管束;外侧近表皮处有6~8列木栓细胞,扁平,壁薄,排列较整齐;内皮层细胞凯氏点明显。中柱鞘为1~2列薄壁细胞;维管束有限外韧型,散列,近中柱鞘处较多,向内渐减少。薄壁细胞含油滴、淀粉粒及红棕色色素。
(2)取本品粉末少量,置滤纸上,滴加乙醇与乙醚各1 滴,待干,除去粉末,滤纸染成黄色,加热硼酸饱和溶液1 滴,则渐变为橙红色,再加氨试液1 滴,则变成蓝黑色,后渐变为褐色,久置,则又变为橙红色。
归经
归脾、肝经。
性味
辛、苦,温。
功能主治
破血行气,通经止痛。用于胸胁剌痛,闭经,癓瘕,风湿肩臂疼痛,跌扑肿痛。
用法用量
3~9g;外用适量。
摘录
《中国药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