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 | 通草 |
---|---|
门类 | 中药材·《中国药典》 |
中文名 | 通草 |
拉丁名 | Tōnɡ Cǎo |
英文名 | MEDULLA TETRAPANACIS |
别名 | 通花根、大通草、白通草、方通、泡通 |
界 | 植物界、动物界、其它 |
门 | |
纲 | |
目 | |
科 | |
属 | |
种 | |
分布区域 | |
命名者及年代 | |
保护级别 | |
备注 | 炮制:除去杂质,切厚片。——摘录:《中国药典》 |
更多 | 本品为五加科植物通脱木Tetrapanax papyriferus (Hook.)K. Koch 的干燥茎髓。秋季割取茎,截成段,趁鲜取出髓部,理直,晒干。 |
《中国药典》:通草
拼音注音
Tōnɡ Cǎo
别名
通花根、大通草、白通草、方通、泡通
英文名
MEDULLA TETRAPANACIS
来源
本品为五加科植物通脱木Tetrapanax papyriferus (Hook.)K. Koch 的干燥茎髓。秋季割取茎,截成段,趁鲜取出髓部,理直,晒干。
性状
本品呈圆柱形,长20~40cm,直径1~2.5cm。表面白色或淡黄色,有浅纵沟纹。体轻,质松软,稍有弹性,易折断,断面平坦,显银白色光泽,中部有直径0.3~1.5cm的空心或半透明的薄膜,纵剖面呈梯状排列,实心者少见。无臭,无味。
贮藏
置干燥处。
炮制
除去杂质,切厚片。
鉴别
本品横切面:全部为薄壁细胞,椭圆形、类圆形或近多角形,外侧的细胞较小,纹孔明显,有的细胞含草酸钙簇晶,直径15~64μm 。
归经
归肺、胃经。
性味
甘、淡,微寒。
注意
孕妇慎用。
功能主治
清热利尿,通气下乳。用于湿温尿赤,淋病涩痛,水肿尿少,乳汁不下。
用法用量
3~5g。
备注
(1)用于湿热内蕴,小便短赤或淋沥涩痛之症,但气味俱薄,作用缓弱,可配木通、滑石等同用;用治湿温病症,可配薏苡仁、蔻仁;竹叶等同用。用于乳汁稀少,可与猪蹄、穿山甲、川芎、甘草等煎汤服。
摘录
《中国药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