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枫香寄生(虾蚶草、百子痰梗、螃蟹夹)的功效与作用_中药大辞典_枫香寄生图片_中药材

时间 : 01-07 投稿人 : 卉茗轩园艺 点击 :
物种 枫香寄生
门类 中药材·《中药大辞典》
中文名 枫香寄生
拉丁名 Fēnɡ Xiānɡ Jì Shēnɡ
英文名
别名 虾蚶草、百子痰梗、螃蟹夹、栗寄生、寄生包、路路通寄生、风饭寄生、柿寄生、扁枝寄生
植物界、动物界、其它
分布区域 寄生于果树、枫香和栎树上。分布于云南、四川、贵州、广东、湖南、湖北、福建、台湾等地。
命名者及年代
保护级别
备注 摘录:《中药大辞典》;出处 《生草药性备要》
更多 为桑寄生科植物扁枝槲寄生的枝叶。夏、秋采收。

《中药大辞典》:枫香寄生

拼音注音

Fēnɡ Xiānɡ Jì Shēnɡ

别名

虾蚶草(《本草求原》),百子痰梗(《岭南采药录》),螃蟹夹、栗寄生、寄生包(《四川中药志》),路路通寄生、风饭寄生(《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柿寄生(《云南中草药》),扁枝寄生(《西藏常用中草药》)。

出处

《生草药性备要》

来源

为桑寄生科植物扁枝槲寄生枝叶。夏、秋采收。

生境分布

寄生于果树、枫香和栎树上。分布于云南、四川、贵州、广东、湖南、湖北、福建、台湾等地。

原形态

常绿寄生小灌木,高20~40厘米。茎基部圆柱形,具二棱;小枝扁平,绿色,每一节间呈矩圆状倒披针形或近条形,上宽下狭,脉两面具多条。叶退化成鳞片状。花单性,雌雄同株,生于关节上端凹陷处,每簇3朵,中央的为雌花,侧生的为雄花,花基部有2片合生成盘状的小苞片;雄花小,花被4裂;雄蕊4,无花丝,花药多室,贴生于花被上;雌花长约1.5毫米;花被4裂,裂片三角形;子房下位,花柱短,圆锥形。浆果近卵形,径约4毫米,熟时黄色,基部具宿存小苞片。花期初夏。

化学成分

含齐墩果酸、齐墩果酸酯、古柯二醇等三萜成分及肌醇。

性味

辛苦,温。

①《生草药性备要》:"味辛,性平。"

②《四川中药志》:"性温,味苦涩,无毒。"

功能主治

祛风,活血,除湿,止咳,祛痰。治腰肢酸痛,风湿骨痛,劳伤咳嗽,赤白痢疾,崩漏带下,产后血气痛,疮疥。

①《生草药性备要》:"祛风去湿,洗疮疥、癞风毒烂,酒风。"

②《本草求原》:"祛风散湿。治肿痛,洗烂脚疥癞。浸酒良。"

③《岭南采药录》:"脚弱,以之浸酒服;红白痢疾,水煎服。"

④《陆川本草》:"镇咳,祛风湿。治咳嗽多痰,风湿骨痛。"

⑤《四川中药志》:"治虚损劳伤咳嗽,红崩白带,产后血气痛及小儿惊风。"

⑥《广西药植名录》:"止咳化痰,催乳,散血。治关节痛,腹痛,风湿,跌打。"

⑦《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治腰肌劳损,瘫痪,衄血,小儿惊风。"

⑧《西藏常用中草药》:"治腰腿酸痛,高血压,胎动,乳少。"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炖肉服,1~2两;或浸酒服。外用:煎水洗或研末调涂。

复方

①治产后血气痛:螃蟹夹,醪糟炖服。(《四川中药志》)

②治妇人白带:螃蟹夹、百节藕、天冬、兰草根、白芨煎水,炖猪心肺服。(《四川中药志》)

③治小儿牙疳:扁枝槲寄生全株研末吹入患处。(《云南中草药》)

④治牛皮癣:扁枝槲寄生研末,用鸡蛋油调匀搽患处。(《云南中草药》)

摘录

《中药大辞典》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