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独叶山兰(山茨菇、小白芨)的功效与作用_中华本草_独叶山兰图片_中药材

时间 : 11-02 投稿人 : 鹏宇 点击 :
物种 独叶山兰
门类 中药材·《中华本草》
中文名 独叶山兰
拉丁名
英文名
别名 山茨菇、小白芨、山慈菇
植物界、动物界、其它
分布区域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000-3600m的山谷灌丛下或混交林下。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湖北、四川、云南、西藏。
命名者及年代
保护级别
备注
更多 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小山兰的假鳞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reorchis foliosa Lindl采收和储藏:春季采挖假鳞茎,鲜用或晒干。

拼音注音

Dú Yè Shān Lán

别名

山茨菇、小白芨、山慈菇

来源

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小山兰的假鳞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reorchis foliosa Lindl

采收和储藏:春季采挖假鳞茎,鲜用或晒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000-3600m的山谷灌丛下或混交林下。

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湖北、四川、云南、西藏。

原形态

小山兰,多年生附生草本。假鳞茎扁球形,数个相连,生于纤细的根状茎上,干后淡黄色,稍透明,具1-2圈环纹,被稀疏纤维,顶生1叶。叶片狭椭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3-15cm,宽2.5cm,先端急尖,基部收窄成短柄。花草顶生于假鳞茎上,长达50cm,被3枚筒状鞘;总状花序具多数花,小苞片小;花黄褐色,花被张开;萼片近等大,中萼片狭长圆形,长约8mm,侧萼片镰状长圆形;花瓣比萼片稍短窄;唇瓣3裂,侧裂片近三角形,中裂片近肾形;蕊柱纤细,在基部扩大。

性味

味甘;微辛;性寒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主痈肿疔毒;瘰疬;蛇咬伤;虫咬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g。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

《中华本草》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