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 | 曲 |
---|---|
门类 | 中药材·《本草述钩元》· |
中文名 | 曲 |
拉丁名 | |
英文名 | |
别名 | |
界 | 植物界、动物界、其它 |
门 | |
纲 | |
目 | |
科 | |
属 | |
种 | |
分布区域 | |
命名者及年代 | 杨时泰·清(公元1644-1911年) |
保护级别 | |
备注 | 曲·《本草述钩元》·杨时泰 |
更多 | 《本草述钩元》清·杨时泰(公元1644-1911年) 著 |
曲有麦面米。造者不一。或小麦连皮。井水淘净。晒干。六月六日磨碎。以淘麦水和作块。楮叶包扎。悬风处七十日。可用矣。面曲造法。三伏时用白面五斤。绿豆五斤。以蓼汁煮烂。辣蓼末五两。杏仁泥十两。和踏成饼。楮叶裹。悬风处。候生黄。收之。造白曲法。
用面用糯其各地
小麦曲
气味甘温。麸皮曲凉。入大肠经。(丹溪)调中下气开胃。疗脏腑中风寒。(藏器)去冷气。除肠胃中塞。不下食。(吴瑞)主霍乱心膈气痰逆。除烦破症结。(孟诜)止痢
面曲米曲
气味同前。主消食积酒积糯米积。(研末酒服立愈)余功同小麦曲。方书治胁痛痹。泄泻滞下。香港脚前阴疾。及耳猝气闭。
〔论〕曲有麦面米之殊。其性消导。不甚相远。却不可以消导之功尽之。盖天地人物。
不外取五谷第就其逐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