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 | 野洋参 |
---|---|
门类 | 中药材·《中药大辞典》 |
中文名 | 野洋参 |
拉丁名 | Yě Yánɡ Shēn |
英文名 | |
别名 | |
界 | 植物界、动物界、其它 |
门 | |
纲 | |
目 | |
科 | |
属 | |
种 | |
分布区域 | 生于草坡。分布贵州、云南、四川。 |
命名者及年代 | |
保护级别 | |
备注 | 摘录:《中药大辞典》;出处 《贵州民间药物》 |
更多 | 为报春花科植物滇北球花报春的根。夏初采收。 |
《中药大辞典》:野洋参
拼音注音
Yě Yánɡ Shēn
出处
《贵州民间药物》
来源
为报春花科植物滇北球花报春的根。夏初采收。
生境分布
生于草坡。分布贵州、云南、四川。
原形态
滇北球花报春,又名:米伞花。
多年生草本。根须状,白色,肉质。叶根出,无柄,叶片倒披针形,长4~7.5厘米,宽1.2~2厘米,先端短尖,基部渐次狭窄,近全缘,两面均有短柔毛,侧脉明显。花茎由叶丛中直生,高约20厘米;伞形花序顶生,有小花12枚;萼绿色,钟状,5齿裂;花冠漏斗形,紫色,先端5裂,裂片复2裂。蒴果球形。
性味
性平,味辛甘。
功能主治
治虚痨。
复方
①治痨咳:野洋参、胖血藤各五钱。炖猪心肺吃。(性味以下出《贵州民间药物》)
②治乳汁不下:野洋参五钱,通草根三钱。炖猪蹄吃。(《贵州草药》)
摘录
《中药大辞典》